张林军
- 作品数:30 被引量:163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汉语语音范畴性知觉及其发展被引量:20
- 2009年
- 范畴性是言语知觉的一个显著特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汉语不同语音特征的范畴性知觉特点及其发展模式迄今为止还很少有研究涉及。本研究利用语音合成的方法分别改变辅音的送气/不送气特征和声调的基频曲线,生成语音刺激连续体,采用范畴性知觉的经典研究范式探讨了汉语正常成人被试嗓音启动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和声调范畴性知觉的特点及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成人被试对VOT和声调的知觉是范畴性的;(2)对于汉语声调特征,6岁儿童已经具有类似成人的范畴性知觉能力;而在VOT这一维度上,范畴知觉能力随着年龄发展不断精细化,但7岁儿童也尚未达到成年人的敏感程度,说明汉语VOT和声调这两个不同的语音特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 席洁姜薇张林军舒华
- 关键词:声调
- 美国留学生汉语声调的音位和声学信息加工被引量:24
- 2011年
- 本研究考察了初级和中级汉语水平的美国留学生汉语声调的音位和声学信息加工的特点及发展模式,发现:初级水平的学习者已经具有明确的声调范畴,而且加工速度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但声调在词汇加工中独立的音位表征却远未形成;美国留学生对声调的平均音高更为敏感,音高斜率的作用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增强,但敏感性程度仍然和汉语母语者存在很大差异。基于上述发现,对外汉语的声调教学应该重视提高学习者词汇加工中的声调意识以及对音高曲线的敏感程度。
- 张林军
- 关键词:美国留学生声调
- 知觉训练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作用——兼论对外汉语的语音习得和教学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知觉训练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作用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证实,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希望通过对知觉训练不同方法的介绍对对外汉语的语音习得和教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一方面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为解决知觉训练所面临的理论问题提供一些证据,另一方面,能够将知觉训练的方法应用于语音教学实践,进一步改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效果。
- 张林军
- 关键词:知觉训练对外汉语语音习得语音教学
- 音高和时长信息感知的范畴特异性及其发展
- 2011年
- 通过考察不同范畴间相同声音特征和同一范畴内不同声音特征的感知探讨了言语和音乐中音高和时长信息感知的特异性及发展模式。结果发现:同一范畴内不同声音特征的感知显著相关,支持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的范畴特异性理论;高一学生只在言语中的音高和时长信息的感知上具有明显的范畴特异性,说明范畴特异性的形成因声音范畴属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高一学生言语中音高信息的感知能力好于对时长信息的感知,而成人却没有差异,可能是受到了母语和第二语言学习经验的影响。
- 吴寒张林军舒华
- 关键词:音高时长
- 师生互动与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 本文通过对17个对外汉语课堂课堂过程的实际观察,探讨课堂类型因素(高互动╱低互动)对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发展的影响;并在师生互动的理论背景下,探讨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习者的参与行为特点及其同语言能力发展的关系,以期对教师现有...
- 张林军
-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类型学习者参与
- 音高模式加工的大脑偏侧化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作为一种超音段成分,音高在言语的理解和产生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包括:区别不同声调的词汇意义,区别陈述、疑问等不同的语调,标志话语的情绪色彩等。音段、语义和句法信息的加工具有左脑优势,但音高模式加工的单侧优势及其机制还存在很多争论,本文从音高模式加工的两个主要理论———功能假设和声音信号假设出发,对相关研究加以评述。
- 张林军舒华
- 关键词:偏侧化
- 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在额下回眶部(BA47)的分离——来自fMRI实验的证据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了额下回眶部(BA47)在言语中的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发现音高和时长信息的加工在该脑区存在着明显的分离,这种分离可能是听觉加工腹侧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左脑和右脑颞叶的听觉和听觉相关皮层分别负责音高和时长信息的声学特征分析,而对应的额下回腹侧眶部则分别负责相关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表征和保持,研究结果为音高和时长信息加工的声音信号假设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证据。
- 张林军周峰英舒华
- 关键词:音高时长
- 美国留学生汉语声调感知的左右耳优势被引量:10
- 2013年
- 研究通过双耳分听实验考察了不同汉语水平的美国留学生感知汉语声调的左右耳优势,发现:初级水平学习者的感知是双耳平衡的,中级水平的学习者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右耳优势;同时,无论是初级还是中级水平的学习者之间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研究还发现双耳分听时声调感知的右侧化指数和非双耳分听时的词语再认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说明部分美国留学生能够在语言优势半球建立起声调独立的音位表征,从而使声调在词汇加工中承担重要作用;但也有学习者即使到中级水平对声调的感知也主要依靠声学语音学信息而非音位信息,表现出声调加工能力发展的"化石化"。
- 张林军
- 关键词:美国留学生汉语声调
- 脑干诱发电位在言语感知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脑干诱发电位是一种考察听觉脑干加工声音信号时神经活动的非侵入性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探索言语感知的神经基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察成年人和正常发展儿童语音编码时脑干的活动特征及发展模式,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及其他语言损伤的语音编码缺陷及其神经表现等方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初级语音编码和高级言语加工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考察阅读障碍的底层神经基础将成为未来该技术在言语感知研究中应用的重点。
- 夏志超洪恬张林军舒华
- 关键词:脑干诱发电位言语感知神经机制发展性阅读障碍
- 音乐训练与语言能力发展的关系
- 言语和音乐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声音范畴,而音高和时长又是言语和音乐中极为重要的两个声音特征。对于言语和音乐中音高和时长信息的加工机制,一直存在着范畴特异性和特征特异性理论的争论。同时,言语和音乐的加工过程中,音高和时长...
- 吴寒周凤英张林军舒华高定国
- 关键词:音乐训练音高时长语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