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朝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轴承
  • 3篇径向
  • 2篇电致发光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2篇润滑
  • 2篇曲轴
  • 2篇径向轴承
  • 2篇光学
  • 2篇发光
  • 2篇粗糙度
  • 1篇单层膜
  • 1篇单色
  • 1篇弹流
  • 1篇弹流润滑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等离子体刻蚀
  • 1篇电池
  • 1篇电致发光二极...
  • 1篇电致发光器件
  • 1篇电子束曝光

机构

  • 8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张朝
  • 4篇魏斌
  • 4篇徐韬
  • 2篇张建华
  • 1篇王肖
  • 1篇林洋
  • 1篇景悦林
  • 1篇张直明
  • 1篇张静
  • 1篇黄荣娟
  • 1篇李炜玲
  • 1篇童亮
  • 1篇徐明

传媒

  • 2篇内燃机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计入剪切变薄和粘弹效应的数据库辅助曲轴轴承分析被引量:3
1998年
数据库由采用雷诺边界条件和考虑供油特性的影响,联立求解雷诺方程和热平衡方程获得的全油槽、半油槽和单孔轴承的对应于一系列幂律指数、偏心率、偏位角、旋转、挤压和供油压力因子的无量纲油膜承载能力、最大油膜压力、流量和耗功组成。剪切变薄和粘弹效应分别由幂律流体和Maxwel流体表征。数据库线性插值。本方法在486/66微机上运行仅需几分钟,其精度完全满足轴承设计的需要。
张朝
关键词:径向轴承数据库内燃机粘弹效应
基于OLED调制的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OLED调制的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器件包括顶发光器件和底发光器件,所述底发光器件包括透明电极、第一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电子注入层,第一发光层引出电...
王肖景悦林张朝黄荣娟徐韬魏斌
文献传递
高速重载径向滑动轴承的热弹流润滑TEHD研究和粗糙度与非牛顿流变学对动载滑动轴承影响的研究
张朝
关键词:滑动轴承热弹流润滑
独立寻址的色温可调白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被引量:2
2014年
提出了一种利用Ag/Al电极作为叠层结构的连接层,有效调控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WOLEDs)的发射光谱和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的新方法。当连接层厚度从9nm降到5nm,白光区域内的色坐标从(0.27,0.29)变化到(0.38,0.31)。此外,通过调控任意色度的互补色(蓝黄)WOLEDs,成功地制备了色温从8009K到4539K的可以独立寻址的器件。最后,论文讨论了基于独立寻址实现色温可控的红绿蓝三基色WOLEDs的光电性能。
张朝郭坤平林洋徐韬张建华魏斌
关键词:光学器件叠层结构
可控尺寸及表面结构的纳米柱阵列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尺寸及表面结构的纳米柱阵列制备方法,对SiO<Sub>2</Sub>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具有亲水及疏水的双亲性;然后用Langmuir-Blodget膜技术在衬底上沉积SiO<Sub>2</Su...
张朝郭坤平陈长博李炜玲张静徐韬魏斌
文献传递
计入非牛顿效应的曲轴轴承的混合润滑分析被引量:20
1999年
分析了剪切变薄的非牛顿流变学特性和两表面都具有的纵向、横向和各向同性粗糙度对动载有限宽径向滑动轴承性能的综合影响。 Christensen 的粗糙表面流体动力润滑的随机模型和 Greenw ood Tripp 接触压力的计算模型用于处理粗糙问题,并考虑了磨合对粗糙高度分布的影响。幂律流体模型用来表征剪切变薄的流变学特征,质量守恒的油膜破裂算法用于雷诺方程的求解。计算结果表明,粗糙度总是减小最小名义油膜厚度,并使油膜压力在接触区剧烈振荡,其幅值大于光滑表面时周期内的最大名义油膜压力。名义最小油膜厚度在纵向粗糙时最大,横向粗糙时最小。粗糙纹理相同时,相同粗糙结构下的名义最小油膜厚度在牛顿流体时大于不同粗糙结构时的相应值,在非牛顿流体情况下,结论相反。混合润滑的轴承性能受粗糙纹理和结构、幂律指数、轴承几何结构、轴颈质量及运行工况的综合影响。
张朝张直明
关键词:混合润滑径向轴承表面粗糙度流变学
基于硅纳米柱阵列的杂化太阳能电池研究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永续利用的清洁能源,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在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中,光伏发电技术(Photovoltaic)是发展最快的领域。在目前的光伏市场上,以晶硅制备的第一代太阳电池仍然是主流,然而其高昂的发电成本制...
张朝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
文献传递
可控表面结构Si纳米柱阵列的制备及光学特性研究
2013年
采用纳米球刻蚀法发展针对有序Si纳米柱阵列的低成本及可控制备方法,首先运用Langmuir—Blodgett法在n—Si(100)片上制备Si02粒子单层膜,并以此为掩膜系统考察深度反应离子刻蚀及低损伤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对于Si纳米柱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并且通过控制刻蚀参数有效调控Si纳米柱阵列的尺寸、分布及表面结构。反射谱测试结果表明,si纳米柱阵列可以起到显著的减反射作用,且在400~1000nm的光谱范围内的最优光反射率约为5%。
童亮张朝徐明徐韬魏斌张建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