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月雄

作品数:63 被引量:223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1篇水稻
  • 22篇基因
  • 17篇抗性
  • 16篇野生
  • 16篇野生稻
  • 13篇普通野生稻
  • 11篇性状
  • 11篇褐飞虱
  • 11篇飞虱
  • 10篇育种
  • 10篇恢复系
  • 9篇稻褐飞虱
  • 9篇枯病
  • 8篇叶枯病
  • 8篇水稻恢复系
  • 8篇白叶枯
  • 8篇白叶枯病
  • 7篇杂交
  • 6篇稻瘟
  • 6篇稻瘟病

机构

  • 51篇广西农业科学...
  • 29篇广西大学
  • 10篇广西作物遗传...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西亚热带生...
  • 1篇玉林市农业科...

作者

  • 63篇张月雄
  • 55篇黄大辉
  • 51篇刘驰
  • 48篇马增凤
  • 31篇李容柏
  • 29篇秦钢
  • 17篇李振经
  • 16篇罗同平
  • 14篇岑贞陆
  • 11篇邱永福
  • 11篇秦媛媛
  • 10篇梁海福
  • 9篇黄凤宽
  • 7篇刘芳
  • 6篇陈英之
  • 6篇阳海宁
  • 6篇覃宝祥
  • 6篇阎勇
  • 6篇韦燕萍
  • 5篇颜群

传媒

  • 11篇西南农业学报
  • 8篇南方农业学报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杂交水稻
  • 1篇种子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Agricu...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桂恢717(水稻)
秦钢黄大辉刘驰马增凤张月雄李振经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1、课题来源:该课题得到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水稻抗性育种研究”(合同编号:2015TY11)资助。2、课题背景:杂交水稻恢复系是使不育系恢复育性且出现强大杂种优势的品种,多数性状由保持...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
水稻细条病田间抗性鉴定及指标评价
2015年
以50份水稻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细条病抗性观察鉴定,对病斑占总叶面积率(病斑占比)、病斑长度、病叶率和病情指数等抗性指标进行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研究3个指数间及其与剑叶宽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病斑占比是田间评价细条病发病情况的理想指标;病斑长度是唯一与剑叶宽度存在极显著相关的指数;按照病斑占比(IRRI标准),5份材料L424、L425、L427、L433和L443表现为中抗(10%),15份表现为中感(30%),20份表现为感病(40%),10份表现为高感(20%)。
马增凤刘驰张月雄秦钢李永清谭建林黄大辉
关键词:水稻细条病抗性
水稻恢复系187R重组自交系的亲和性分析
2011年
【目的】对水稻恢复系187R的18个重组自交系进行亲和性测定,为选配水稻新品种(组合)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籼稻天B、粳稻白R56和辽粳224作为测验种,分别与187R的18个重组自交系杂交,考察分析杂交F1小穗结实率。【结果】对天B、白R56和辽粳224均表现较高亲和力的自交系有WC26、WC69、WC187、WC209、WC217、WC219、WC246,属于中间型,具有一定广亲和性;对籼稻天B有特殊亲和力的重组自交系有WC65、WC70、WC191、WC203、WC225、WC228、WC350、WC373,表现亲籼性;对粳稻有特殊亲和力的重组自交系有WC22和WC25,表现亲粳性。【结论】具有广亲和特性的重组自交系可作为研究材料和育种材料,有较高利用价值;而具有亲粳性和亲籼性的重组自交系可作为育种中间材料或与粳或籼稻配组,筛选出优势强的组合用于水稻生产。
刘驰马增凤韦庆元黄大辉张月雄李容柏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亲和性
多重PCR技术可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
2022年
为建立一种利用多重PCR技术对水稻多个基因位点进行同步检测的方法,本研究以‘丰田优553’、‘吉丰优3550’及其杂交种子为试验材料,根据不同SSR分子标记的扩增片段差异,筛出亲本间差异明显的SSR分子标记,然后设计多重PCR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的纯度,并与普通PCR的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多重PCR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实用性。结果显示,共筛选到48对SSR分子标记,其中‘丰田1A’与‘桂恢553’之间的差异性引物有23对;‘吉丰A’与‘广恢3550’之间的差异性引物有24对。根据PCR扩增片段大小的差异,对两个杂交组合设计的两组双重PCR的纯度鉴定发现,普通PCR的鉴定结果与多重PCR的结果一致。说明多重PCR能够对多个水稻基因位点进行同步检测,为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的鉴定提供技术参考。
马增凤韦敏益黄大辉张月雄刘驰罗同平李振经秦钢
关键词:多重PCR纯度鉴定杂交水稻
抗稻白叶枯病水稻雄性不育系先抗A和天抗A的选育
李容柏张月雄马增凤黄大辉岑贞陆阳海宁刘驰韦燕萍韦绍丽
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由于病原菌的变异,近年来在中国不少地方有所抬头,华南南部沿海地区、海南岛、邻国越南等地稻白叶枯病大面积发生和流行,很多田块造成严重减产。该项目针对不少地区急需或预期需要抗稻白叶枯病水稻品种的生...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杂交选育高抗性
广西普通野生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源的鉴定与评价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鉴定与评价149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培育广谱持久的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品种提供材料.[方法]利用华南籼稻区优势菌株(Ⅳ型),对1498份广西普通野生稻进行抗性初筛鉴定;并根据初筛获得的部分抗性稳定材料进行多菌系重复鉴定;对广西普通野生稻的居群抗病性与遗传多样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经抗性初筛,获得70份对白叶枯病抗性稳定的材料;利用7个广西优势菌株(广西Ⅰ~Ⅶ型菌株)对其中60份材料进行广谱抗性筛选鉴定,结果发现在60份材料中,对Ⅰ~Ⅶ菌株抗性表现中抗以上的材料分别为43、50、45、58、52、46和46份.两份材料(RB11和RB19)对7个供试菌株均表现为抗水平;3份材料(RB5、RB7和RB31)分别对Ⅶ、Ⅴ、Ⅴ型菌株表现高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普通野生稻抗性材料出现的频率与居群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不显著,但与居群地理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鉴定获得一批广谱抗源和高抗野生稻材料,可作为今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的重要抗源亲本.
覃宝祥刘驰焦晓真黄大辉张月雄马增凤冯家勋岑贞陆刘芳邱永福李容柏
关键词:野生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抗性评价
植物多基因控制性状的单基因分离群体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植物多基因控制性状的单基因分离群体构建方法,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水稻多基因控制性状的单基因分离群体构建方法,该方法针对开关基因控制的相关性状,通过对后代基因的定向筛选,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
杨行海张宗琼夏秀忠农保选李丹婷邓国富曾宇吴艳艳许娟高菊梁海福张月雄
文献传递
基于SSSL的水稻稻瘟病QTL的定位与聚合
稻瘟病是由病原菌Magnaporthegrisea Barr.(无性态:Pyricularia grisea Sate.)引起的世界性水稻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评价和鉴定稻瘟病持久抗性的稻种资源,开展持久...
张月雄
关键词:水稻单片段代换系稻瘟病QTL定位基因聚合
文献传递
水稻白叶枯病和细条病稻兼抗资源筛选及兼抗基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为获得抗白叶枯病兼抗细条病抗源,对285份水稻材料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获得对强毒型白叶枯病Ⅴ型表现为抗的材料9份,中抗的7份;对于细条病菌JZ-8菌株,高抗的2份,抗的31份,中抗的为50份;对于细条病菌LZ-4菌株,高抗的16份,抗的68份,中抗的100份;对白叶枯病菌和至少1个以上细条病菌株抗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的兼抗材料有9份。兼抗材料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其中2份材料含有兼抗基因xa5,其他7份不含该基因,属于另一类型的兼抗性。白叶枯病抗性与细条病抗性无显著相关,细条病不同菌株抗性间存在极显著相关。
秦钢阎勇马增凤陈远孟秦媛媛岑贞陆罗同平刘驰张月雄黄大辉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细条病资源筛选基因
华南常用籼稻亲本稻瘟病抗性评价及抗性基因鉴定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评价分析华南地区常用籼稻亲本稻瘟病抗性及抗性基因,为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人工接种鉴定对52份华南地区常用籼稻亲本进行稻瘟病抗性分析,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稻株携带的抗性基因,分析亲本材料稻瘟病抗性与其所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间的关系。【结果】从52份适应华南生态条件的籼稻亲本材料中筛选获得4份广谱抗源(2份抗谱为100.0%,2份抗谱为92.9%);常规稻较恢复系和保持系具有更高的稻瘟病抗性。ZA1、ZA9和ZB9生理小种较ZB1和ZB5生理小种表现出更强的致病力,具有较低的抗性频率。Pi-ta和Pi54基因的出现频率最高,均为0.42;其次是Pib基因,出现频率为0.37;Pi-km基因的出现频率较低,仅0.06;所有籼稻亲本材料中均未检测出Pi9基因。携带Pib+Pi54+Pi-km和Pi-ta+Pib+Pi54三基因稻株的抗性高于所有单基因或双基因稻株。【结论】华南常用籼稻亲本材料中存在着优良的稻瘟病广谱抗源,可利用这些抗源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培育抗病优良品种。多个抗性基因聚合能有效提高稻株对稻瘟病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在育种实践中应加强多基因聚合材料的创制和利用研究。
阎勇马增凤秦钢陈远孟秦媛媛颜群刘驰张月雄黄大辉
关键词:籼稻稻瘟病抗性基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