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强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星载
  • 3篇图像
  • 3篇热模型
  • 3篇热设计
  • 3篇温度均匀性
  • 3篇均温
  • 3篇均匀性
  • 3篇黑体
  • 3篇辐射计
  • 2篇导热
  • 2篇寻优
  • 2篇配准
  • 2篇配准精度
  • 2篇气象
  • 2篇气象卫星
  • 2篇热仿真
  • 2篇卫星
  • 2篇温度
  • 2篇温度测试
  • 2篇高温度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分...

作者

  • 12篇张强
  • 6篇杨宝玉
  • 6篇吴亦农
  • 3篇王淦泉
  • 3篇陈桂林
  • 1篇韩培

传媒

  • 3篇红外技术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红外
  • 1篇航空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的图像配准精度被引量:2
2005年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将通过其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对地球进行扫描和成像。根据此辐射计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图像配准精度的两大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用于消除这两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的一些方法。
张强
关键词:辐射计图像配准影响图气象卫星
卫星光机载荷热模型参数高效修正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卫星光机载荷的光学效能与热设计密切相关,热控系统的模型修正是热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国内外涌现出许多基于深度学习和寻优算法的提高热模型修正效率和精确度的方法可供参考,但没有进行系统的归纳。本文针对新出现的修正方法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在卫星光机载荷热控模型修正这一特殊问题中提高修正效率的几种手段——合适的寻优算法、构建代理模型和开发自动修正工具等。具体分析了这3种手段各自的研究进展及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并提出了对于修正工具开发的思考。最后,对卫星光机载荷热控模型修正领域进行了展望,为后续提高热模型精确度和修正效率提供了方向。
李玉涵杨宝玉吴亦农吴亦农唐晓
关键词:模型修正代理模型热设计
一种星载高温度均匀性面源黑体辐射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高温度均匀性面源黑体辐射源,包括黑体、均温结构、加热膜、热管和温度传感器,黑体正面的圆形有效区域为V型槽结构,温度传感器安装于黑体背面的凹槽内;均温结构正面与黑体背面导热安装并用螺钉固定,均温结构由紫...
杨宝玉张强郭志鹏吴亦农李玉涵
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遴选要求
韩培张伟王朋张九星于喜河王海红刘朝霞王正义刘红张强郑慧琼董永伟刘秋生郑伟波
提高FY-4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图像配准精度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根据FY-4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图像配准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消除这些因素的方法。对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的研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张强王淦泉陈桂林
关键词:配准精度辐射计多通道图像
一种用于低温光学链路热模型参数的自动修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光学链路热模型参数的自动修正方法,涉及空间热控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以下步骤:S1、低温光学链路热仿真建模;S2、工作流搭建与试验设计迭代计算;S3、灵敏度分析与代理模型的训练;S4、温度测试与...
杨宝玉李玉涵张强吴亦农徐梦娜
高精度二维扫描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2006年
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是FY-4气象卫星上的主要载荷之一,其扫描镜的工作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卫星所提供的气象云图。根据扫描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并利用避错、容错技术来消除这些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以保证扫描镜的稳定工作。最后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张强王淦泉陈桂林
关键词:容错
星载黑体温度均匀性的优化研究
2024年
星载黑体是对星上红外探测器的线性响应度和非均匀性进行标定和校正的关键部件。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中所用黑体同时有高温和低温的需求,因此其温度均匀性较难控制。文中对该黑体温度非均匀性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拦截温度非均匀性来源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了将整片隔热材料应用于黑体均温结构的方案。根据黑体周围环境设计并建立了模拟环境及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设计了不同的由紫铜板(Cu)、热解石墨(TPG)和聚酰亚胺(PI)组成的均温结构,并对其均温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一层PI时,温差基本随着PI位置远离黑体而下降,PI在最下层时温差最小且平均温度高于不使用PI的结构;PI位置相同时,PI在紫铜板下一层时温差最小。对于使用两层PI的六层均温结构,PI位置相同的情况下,温差最小结构的特点为优先满足PI之间有两层高导热层,其次满足紧邻黑体有两层高导热层。最优均温结构为“2TPG-PI-TPG-Cu-PI”,使用该结构时黑体温差为0.07 K,显著优于国外同类黑体的0.25 K。
张强杨宝玉郭志鹏李玉涵李军飞吴亦农
关键词:温度均匀性优化设计
FY—4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二维扫描系统高性能控制器研究
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以下简称辐射计)是FY-4气象卫星上的主要载荷之一,其功能是对地扫描成像。为了满足FY-4辐射计的性能要求,将采用高精度二维低速扫描技术,其核心是电机驱动扫描镜的系统控制。因此,二维扫描控制器的性能...
张强
关键词:冗余技术气象卫星
一种星载高温度均匀性面源黑体辐射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高温度均匀性面源黑体辐射源,包括黑体、均温结构、加热膜、热管和温度传感器,黑体正面的圆形有效区域为V型槽结构,温度传感器安装于黑体背面的凹槽内;均温结构正面与黑体背面导热安装并用螺钉固定,均温结构由紫...
杨宝玉张强郭志鹏吴亦农李玉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