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安超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钙
  • 1篇低钙血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低钙血...
  • 1篇新生儿湿肺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害
  • 1篇血栓
  • 1篇血症
  • 1篇药店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湿肺
  • 1篇售药
  • 1篇酸钠
  • 1篇评估量表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注射液
  • 1篇注射液
  • 1篇注射用

机构

  • 4篇潍坊市妇幼保...

作者

  • 4篇张安超
  • 3篇曹建英
  • 1篇徐德丽
  • 1篇孙广宁
  • 1篇李忠良
  • 1篇张金环
  • 1篇惠培业
  • 1篇魏文华
  • 1篇曲秀君
  • 1篇张君
  • 1篇王鹤
  • 1篇宋晓莹

传媒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妇儿健康导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潍坊市儿童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及价格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潍坊市儿童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情况和价格水平,为我国儿童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和促进儿童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健康行动国际组织共同制定的标准化法,对潍坊市6个县的34家公立医院和37家零售药店的30种儿童基本药物的价格和可获得性进行调研,将价格与国际参考价进行对比研究,评价药物的可负担性。结果:原研药在公立医院和零售药店的可获得性分别为15.8%和30.3%,最低价格仿制药在公立医院和零售药店的可获得性分别为44.8%和36.7%。原研药在公立医院和零售药店的中位MPR大于1.5,最低价格仿制药在公立医院的中位MPR小于1.5,在零售药店大于1.5。原研药可负担性小于1的品种数占比在公立医院和零售药店分别为50.0%和57.14%,最低价格仿制药品种占比在两类机构中分别为88.89%和100%。结论:儿童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一般;原研药的价格远高于国际参考价;最低价格仿制药公立医院的价格低于零售药店;原研药的可负担性一般,最低价格仿制药的可负担性较好。建议尽快出台儿童基本药物目录,鼓励医疗机构对儿童专用剂型和规格的采购,促进原研药合理定价。
王潇张安超王鹤徐德丽
关键词:零售药店可获得性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致新生儿低钙血症2例被引量:4
2019年
病例1:患儿,男,体重3kg。因“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湿肺”于2018年7月17日出生后6分钟入住我院新生儿科治疗。2018年7月19日15:08因“心肌损害”(CK-MB201 U·L^-1;肌钙蛋白I1.67μg·L^-1),给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0.5g(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803022)+5%葡萄糖注射液5mL泵内注射,每天1次,保护心肌治疗。
曹建英曲秀君秦英石仲歌张安超李忠良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新生儿低钙血症注射用葡萄糖注射液新生儿湿肺心肌损害
不同指南血栓评估量表对产褥期静脉血栓预测价值比较
2022年
目的比较昆士兰卫生组织(QLD)、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CMAOG)、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RCOG)和Caprini评分量表对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简称“我院”)收治的21例产褥期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评分量表采用QLD、CMAOG、RCOG及Caprini。以产前和产后24 h为时间节点,对患者风险因素评分和产前及产褥期预防性药物抗凝的理论与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在RCOG指南指导下,产褥期理论预防性药物抗凝率最高,覆盖率达100.00%。产褥期VTE患者中,RCOG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次为QLD和Caprini评分,CMAOG最小。结论在RCOG指南指导下产褥期药物预防抗凝覆盖面较广,能够覆盖更多VTE患者。四种血栓评估量表均能预测产褥期VTE的发生风险,RCOG评估量表对产褥期VTE发生风险预测价值更高。目前,我院存在VTE预防性药物抗凝使用不足的问题,医生应提高对VTE风险因素的认识和筛查,并加强对中、高风险VTE孕产妇的监护。
冯占芹惠培业孙广宁曹建英张安超宋晓莹张君
关键词:产褥期静脉血栓抗凝
1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特别是儿童和妊娠期、围产期妇女ADR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避免ADR的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2011-2012年我院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66例ADR为研究对象,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66例ADR患者中,女性107例,男性59例;0~12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共82例,其中1~3岁的儿童为40例;抗菌药物引起ADR最多,共118例,占71.1%;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共150例,占90.36%;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共105例,占63.25%;166例ADR中,新的ADR为2例,严重的ADR为2例.结论:应加强ADR监测知识的培训和普及,使每位医务工作者都能充分认识到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特别要加强特殊人群的用药监测,防止不良反应重复发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张金环魏文华曹建英张安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