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守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市海慈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4篇股骨
  • 3篇丹参
  • 3篇骨头
  • 3篇股骨头
  • 2篇置换术
  • 2篇人工股骨头
  • 2篇人工股骨头置...
  • 2篇人工股骨头置...
  • 2篇坏死
  • 2篇缓释
  • 2篇缓释剂
  • 2篇股骨颈
  • 2篇股骨头置换
  • 2篇股骨头置换术
  • 2篇关节
  • 2篇粉碎性
  • 2篇粉碎性骨折
  • 2篇高龄
  • 1篇单侧

机构

  • 10篇青岛市海慈医...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篇张守平
  • 8篇曹斌
  • 6篇刘永辉
  • 3篇王开友
  • 3篇赵新刚
  • 2篇俞能宝
  • 2篇郭新生
  • 2篇魏京军
  • 1篇王兆林
  • 1篇刘秀珍
  • 1篇牛惠生
  • 1篇臧继传
  • 1篇邓念
  • 1篇唐胜建
  • 1篇王颖
  • 1篇李怀芬
  • 1篇王俊国

传媒

  • 5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山东省创作外...
  • 1篇山东省第十一...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iNi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被引量:8
2004年
郭新生张守平刘永辉臧继传刘秀珍
关键词:手术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四肢骨折
植入型丹参缓释剂的研制与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试图研究一种用于治疗骨坏死的局部植入型丹参缓释剂。方法 用现代技术提取丹参有效成分 ,再与1 2 5Ⅰ及赋形剂经特殊工艺加工制成植入型1 2 5Ⅰ 丹参缓释剂 ,植入大白兔股骨内 ,观察丹参的血药浓度。结果 植入后 2 7天内 ,血液内一直保持较高的丹参浓度 ;2 7天后血药浓度逐渐下降 ,持续至 33天左右。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实植入型丹参缓释剂能够持续而稳定的释放出丹参药物达30天左右 ,可继续进一步相关研究。
曹斌刘永辉王开友张守平李怀芬牛惠生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丹参缓释剂骨坏死
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诱发电位和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王颖曹斌张守平修晓光
关键词:脊髓损伤运动诱发电位选择性COX-2抑制剂
低应力遮挡效应交锁髓内钉的研制与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研究新型股骨低应力遮挡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将股骨干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孔向近端分别扩大 1、 2、 3mm ,采用 4具成人男性尸体 8根股骨干标本制成横断骨折模型 ,分别打入 4种不同孔径髓内钉 ,进行骨折断端应力分析实验。结果 :远端锁孔直径 3mm的交锁髓内钉与实验中其它组相比较 ,应力遮挡率最小 ( 2 0 .6 0 %) (P <0 .0 5 ) ,在载荷—应变、载荷—位移、轴向强度及刚度上均占有明显优势 (P <0 .0 5 )。而 4种髓内钉在弯矩—应变、弯矩—桡度、扭矩—扭角关系中无明显差别。结论 :远端锁孔直径扩大 3mm的交锁髓内钉不但应力遮挡小 ,而且强度、刚度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 ,从而该实验为临床应用低应力遮挡交锁髓内钉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曹斌张守平王兆林赵新刚邓念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生物力学
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
2001年
目的 分析有限内固定结合骨外固定技术在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探计其可行性。方法 28例接受此手术。腓骨骨折先行克氏针内固定;利用有限内固定将骨折端较大碎骨块固定于胫骨干,使不稳定骨折变成稳定性骨折,然后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20个月。28例中疗效优良者25例,占89.3%;骨不连者1例,,占3.9%;发生浅表感染者4例,占14.3%;钉道感染者5例,占17.8%。结论 利用有限内固定结合骨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便于对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疗效满意。
张守平曹斌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内固定外固定
植入型复方丹参缓释剂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观察丹参缓释剂植入骨折局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42只新西兰健康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于右前肢桡骨中段制成3mm骨缺损的骨折模型,同时实验组放置丹参缓释剂60mg,对照组放置等量赋形剂。分别于术后第2、4、5、6周取右桡骨行X线片及组织学检查;第2、4、6周行电镜及骨密度检查;第5、6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X线片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提前。组织学观察实验组纤维性骨痂、软骨性骨痂、骨小梁之间过渡加快,毛细血管增生明显。电镜检查实验组示骨折修复细胞形态学变化均有利于修复骨折。术后第2、4、6周时骨密度值实验组均较对照组高,其中第4周时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5、6周实验组抗折力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折局部使用丹参缓释剂对骨折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王俊国曹斌唐胜建刘永辉张守平
关键词:骨折愈合缓释剂丹参植入型
高龄股骨颈基底部粉碎性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人群增多,发生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的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高龄股骨颈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常伴有严重骨质疏松、一骨折块复杂,处理十分棘手。近三年本科处理16例此类病例,现对其手术方式进行了介绍,并...
曹斌刘永辉张守平魏京军
关键词:股骨颈基底部粉碎性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文献传递
植入型丹参缓释剂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2003年
目的 研究丹参缓释剂植入股骨头内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 参照Rich等方法,用马血清、醋酸强的松龙复制家兔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造模8周后实验组(A组)将丹参缓释剂40mg植入到右侧股骨头内。对照组(B组)用同样方法植入赋形剂40 mg。正常对照(C组)。术后不同时间做X线摄片、ECT扫描、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X线片示A组右侧股骨头骨密度增高,透光区较小,B组骨密度减低,有大小不等透光区;ECT扫描示A组静态放射性分布中等浓聚,而B组静态图像放射性分布呈炸面包圈样改变,欠均匀;组织学检查显示A组骨空陷窝率、血管数、骨髓腔内脂肪细胞直径较B组明显改善(P<0.01);扫描电镜检查显示A组松质骨结构较规则,骨陷窝结构完整,部分骨板断裂,骨小管可见。B组结构紊乱不清,骨板断裂,骨陷窝少,骨小管消失。结论 丹参缓释剂植入到坏死的股骨头模型内,能改善股骨头血供,促进坏死骨的吸收、修复与重建。为股骨头坏死这种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曹斌刘永辉王开友张守平赵新刚俞能宝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组织学丹参
骨折复位固定后继发骨质疏松的防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找出骨折复位固定后继发骨质疏松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防治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在不影响骨应力改变的前提下及时去除内固定改换成石膏或支具,进行骨折端的“动力化”.患肢功能锻炼,局部应...
郭新生张守平王开友赵新刚俞能宝
文献传递
高龄股骨颈基底部粉碎性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006年
曹斌刘永辉张守平魏京军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