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黄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理学更多>>
- 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设置方式探析被引量:2
- 2019年
-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教师群体中的最基层组织,也是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基层党务工作者需要结合工作实际,提高工作政策性和合理性,科学规范地做好教师党支部设置工作,发挥好教师党支部的基层党建战斗堡垒作用。
- 张培
-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支部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脑卒中后焦虑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可达34.2%[1],仅次于卒中后抑郁[2],但在脑卒中急性期,焦虑较抑郁更为普遍[3]。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影响患者病情的转归。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焦虑药物存在不良反应较大、疗程较长、停药难等问题,而心理疗法需要长期良好的依从性,且治疗费用昂贵。针灸治疗作为一种绿色疗法.
- 张培王莹赵红
- 关键词:针灸疗法
- 中医治疗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卒中后情感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其不但降低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干扰患者躯体、认知功能的恢复。积极预防、治疗卒中后情感障碍可使卒中患者获益。中医对卒中后情感障碍有独特的认识,整理总结近年中医治疗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相关文献,表明中药、针刺等中医治疗方法在预防、治疗及延缓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病势发展上疗效肯定;同时具有治疗方法多样、起效时间短、可减轻西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等特点,未来需要更多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来指导临床。
- 张培赵红
- 关键词:卒中郁证
- 赵建国重视基础治疗临床经验介绍被引量:1
- 2009年
- 赵建国认为基础治疗是任何疾病都不能忽视的。基础治疗可以使患者远离疾病的诱因,消除病因,使机体处在有利于疾病向愈的状态转变。基础治疗包括饮食的调控、情绪的调节、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等多方面。基础治疗涉及到每种疾病,做好基础治疗,可保障其他治疗方法应有、甚至更好的疗效;而对于一些疾病来说,基础治疗便是治疗方案的全部。
- 张培赵红赵建国
- 关键词:便秘痤疮胆囊炎肾石病
-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最佳方案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在证实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PSD)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针刺治疗PSD的最佳方案。方法将81例确诊为PSD的住院患者按病程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计9组),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神经功能评分(CSS)作为观测指标,运用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水平的针刺时机、穴位配伍、针刺疗程及针刺频次对针刺疗效的影响,选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结果针刺治疗PSD有效,其最佳方案为:两个月以内病程的PSD患者,选取头体穴,每日一针刺一次,疗程30天。结论针刺治疗PSD有效,其中针刺时机(病程)因素影响最为显著。
- 张培赵红
-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症针刺治疗
- 互动式针法治疗外展神经麻痹1例被引量:2
- 2021年
- 外展神经麻痹是引起眼外肌麻痹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为复视、斜视、代偿性头位、头晕、头痛等。大部分患者会由于复视、头晕而不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只能通过蒙上单眼才能正常走路[1-2]。外展神经麻痹的病因复杂,相应的治疗方案也比较多样。该疾病患者主要是在病因清楚、病情稳定半年后仍有斜视时才进行手术治疗。因而,在疾病早期如何促进外展神经、外直肌功能恢复,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 张培王莹赵红
- 关键词:外展神经麻痹针灸疗法验案
- 针刺配合微波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微波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8月我院针灸理疗科收治的72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80.56%,29/36)(P<0.05);两组治疗前的面神经麻痹、口角歪斜、流涎、闭目不全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刺配合微波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效果满意,可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张培
- 关键词:针刺微波急性面神经炎
- 针刺干预代谢综合征短期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评价针刺对代谢综合征(MetS)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09年6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MetS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为MetS的常规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针刺基础穴位(以腹部穴位为主),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按压激发经气留针法。观察两周后腰围、血糖、血脂、血压的变化。结果各组间、组内腰围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A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BP、D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F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BP、DBP、TG、HDL-C及F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SBP治疗前后差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TG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可以减小患者的腰围、降低血压与空腹血糖、升高HDL-C,配合按压激发经气留针法疗效更显著,同时后者具有降低TG的作用,两者对MetS均有短期治疗作用,配合按压激发经气发疗效更佳。
- 赵建国张培牛博真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针刺短期疗效血脂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