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口腔不良习惯与髁突骨质改变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口腔不良习惯与颞下颌关节髁突骨质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106例,问卷调查患者的口腔不良习惯,并行双侧颞下颌关节锥形束CT成像,分析患者口腔不良习惯与颞下颌关节髁突骨质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106例患者中,口腔不良习惯以偏侧咀嚼、紧咬牙、夜磨牙和喜食硬物较常见。经统计学分析,喜食硬物是出现髁突骨皮质模糊消失型改变的危险因素(P=0.019,OR=2.570)。喜食硬物是髁突前外侧(P=0.025,OR=2.298)、髁突后外侧(P=0.023,OR=2.692)及关节结节(P=0.020,OR=3.067)易出现骨质改变的危险因素。偏侧咀嚼习惯则是关节窝前内侧(P=0.013,OR=0.311)易出现骨质改变的危险因素。结论口腔的不良习惯与颞下颌关节骨质改变的类型及部位有一定相关性。
- 张伟华余丽霞王晓冬李晓箐
- 关键词:口腔不良习惯锥形束CT骨质改变
- 一种全天然植物基隔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天然植物基隔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先采用预处理溶液预处理植物生物质,控制植物生物质中木质素的含量为5%‑15%;然后采用脱木质素后的植物生物质作为原料制备培养基,培养真菌菌丝体,获得菌丝体‑...
- 张伟华石碧
- 菌丝体的生长方法、菌丝体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菌丝体技术领域,公开了菌丝体的生长方法、菌丝体及应用。本发明方法包括:将多孔材料浸泡于营养液中,充分浸润后,取出多孔材料进行干燥;将灵芝菌种接种到干燥后的多孔材料的大孔壁上进行培养,得到多孔材料培养的灵芝菌种;...
- 张伟华石碧周建飞郝旸李双洋
- 一种可持续生长菌丝体的培育装置
-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菌丝体材料培育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持续生长菌丝体的培育装置,包括箱体和安装于箱体内的培养池,在所述培养池的上方通过伸缩件安装有位于培养池上方的多孔隔板,所述伸缩件连接于所述箱体。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巧...
- 张伟华石碧周建飞郝旸李双洋
- 一种全天然植物基隔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天然植物基隔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先采用预处理溶液预处理植物生物质,控制植物生物质中木质素的含量为5%‑15%;然后采用脱木质素后的植物生物质作为原料制备培养基,培养真菌菌丝体,获得菌丝体‑...
- 张伟华石碧
- 真菌菌丝止血材料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真菌菌丝止血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菌丝体材料进行碱处理,使得菌丝体材料中的甲壳素脱乙酰化,并保留菌丝本身的结构,提高菌丝表面氨基的含量,赋予菌丝体良好的抗菌性能。另外,暴露的氨基可...
- 张伟华石碧周建飞郝旸李双洋
- 菌丝体-杨木颗粒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保温阻燃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石油基高分子多孔材料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塑料污染(“白色污染”)。在这项工作中,采用了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合成策略,通过在杨木颗粒上接种培养真菌菌丝体,使其生长贯穿整个颗粒,最终制备出了一种菌丝体-杨木颗粒多孔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多孔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0.165 g·cm^(-3))、较高的孔隙率(82.7%)和疏水性(接触角:131.8°),并展示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压缩强度2.39 MPa;杨氏模量9.79 MPa)。另外,多孔复合材料还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0.066 W/mK)和优异的阻燃性能(氧指数为28.4%)。这项研究工作展示了一种简捷和清洁环保的菌丝体-杨木颗粒多孔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对农林生物质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张伟华郝旸石碧
- 关键词:菌丝体复合材料保温阻燃
- 低强度激光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评估低强度激光(LLLT)治疗颞下颌关节痛的效果。方法将颞下颌关节痛的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激光组(n=21)和对照组(n=21),每位患者均接受连续6 d、每天1次的激光或假激光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1月、治疗后2月4个时点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状态进行测量和评估。结果 2组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激光组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更多。无痛最大开口度(MVO)、左侧偏动距离(LLE)和右侧偏动距离(RLE)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激光组中各指标值上升更快。下颌前伸距离(PE)的时间与组别交互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尚不能认为组别和时间对PE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LLT适宜治疗颞下颌关节痛。
- 王晓冬杨征张伟华易新竹梁春燕李晓箐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关节痛激光疗法随机对照试验
- 青少年上颌第一前磨牙锥形束CT三维成像测量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解剖形态,探讨锥形束CT在牙体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对成都地区青少年120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锥形束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三维牙体模型进行牙体解剖学指标测量,测量指标有10项,包括:牙齿全长、牙冠长度、牙根长度、牙齿冠根比、牙冠宽度(冠近远中径)、牙颈部宽度(颈近远中径)、牙齿冠宽与颈宽之比(冠、颈近远中径之比)、牙冠厚度(冠颊舌径)、牙颈部厚度(颈颊舌径)、牙齿冠厚与颈厚之比(冠、颈颊舌径之比)。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锥形束CT图像可以建立良好的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牙体模型,检测者2次测量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57(P=0.007)。同性别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各测量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长度、冠根比、牙冠厚度3项指标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的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锥体束CT进行牙体模型三维重建并测量牙体解剖学指标是可行的。
- 宋庆松余丽霞张伟华
- 关键词:青少年上颌第一前磨牙锥形束CT
- TMD患者口腔不良习惯与CBCT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分析TMD患者口腔不良习惯与TMJ骨质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来华西口腔医院颞颌关节科就诊,采用RDC/TMD标准诊断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106例,并对其进行口腔不良习惯调查...
- 张伟华余丽霞杨征易新竹李晓箐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口腔不良习惯CBCT影像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