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培养基成分对桑树试管苗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2008年
- 基于探讨适合桑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优化培养条件,以桑品种陕桑305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及其添加量对桑树试管苗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果糖的质量浓度为30g/L,氮元素浓度为60.02mmol/L,氨态氮与硝态氮物质的量比为0.3165,MnSO4·4H2O和ZnSO4·7H2O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1.15、4.3mg/L,激素质量浓度为0.1mg/LNAA(α-萘乙酸)、0.5mg/L6-BA(6-苄氨基嘌呤)、0.5mg/LKT(激动素)时,有利于桑树试管苗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Mn2+和Zn2+浓度能影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当培养基中的MnSO4·4H2O和ZnSO4·7H2O分别为11.15、4.3mg/L时,酶活性最高。
- 王军妮崔西才张乐伟李君王彦文窦宏伟牟志美
- 关键词:桑树试管苗黄酮类化合物苯丙氨酸解氨酶
- YG中间砧对富士苹果芳香物质成分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为探明抗病砧木YG作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及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红富士果实主要芳香物质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富士/八棱海棠和富士/YG/八棱海棠两种处理,果实中主要的芳香物质是酯类和醇类,酯类含量又显著高于醇类含量;富士/YG/八棱海棠比富士/八棱海棠果实中酯类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都多。其中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乙酸己酯是两种果实中酯类相对含量较多的化合物。抗病中间砧能够提高果实中酯类和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果实中醇类和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
- 姜继芳姜中武张乐伟王超李宪利
- 关键词:富士苹果芳香物质
- 桑叶挥发性成分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基于为桑树的生理生态、病虫害防治及家蚕的取食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方法与数据的目的,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并分析比较了实生桑及桑品种鲁7946和农桑14号的桑叶挥发性成分。在供试的实生桑和桑品种的桑叶中都检测鉴定出超过3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为烃(烷烃和烯烃)、醇(酮)和酯类物质,实生桑及不同桑品种桑叶中的挥发物成分和比例不同,其共有成分的种类占50%左右。推测其共有成分为桑叶的一般性挥发物,而一些特异成分则属于检测桑叶样品中高度特异性的挥发物。
- 李卫国张乐伟王超王彦文牟志美冀宪领
- 关键词:桑叶挥发性成分
- 桑树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2009年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 4.3.1.5)是植物体内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和限速酶,与植物的抗病性和植物体内黄酮类色素等多种次生物质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利用同源克隆方法成功克隆了桑树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cDNA片段(GenBank登录号:FJ938356),该片段长1 105 bp,编码36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的34-50区域为PAL的特征序列。桑树pal基因和其他植物pal基因的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与甜樱桃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82%,与树莓的同源性达80%,与杨树和咖啡树也达到75%,由此也证实克隆的桑树cDNA片段为pal基因家族成员之一。
- 张乐伟窦宏伟王洪利牟志美王彦文
- 关键词:桑树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克隆
- 桑树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EC4.3.1.5)是连接植物初级代谢和苯丙烷类代谢、催化苯丙烷类代谢第一步反应的酶,是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研究最多的酶,也是苯丙烷途径的关键...
- 张乐伟
- 关键词: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