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新
- 作品数:30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重点资助项目江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枕动脉轴型头皮瓣修复头皮缺损被引量:8
- 2003年
- 廖立新刘曾旭赵英李国辉曾元临郭光华余于荣
- 关键词:头皮缺损皮瓣移植电烧伤
- 欣纳星在烧伤创面应用
- 目的观察欣纳星在烧伤创面应用疗效。方法创面应用采用半暴露和包扎用药。结果颜面和颈部半暴露治疗创面愈时间为10.37d,色素沉着不明显,疤痕形成少。用于切削痂深Ⅱ°及Ⅲ°创面术前用药,可保持创面新鲜,未见加深创面倾向。结论...
- 余於荣闵定宏刘上基廖立新郭光华曾元临李国辉
- 文献传递
- 39例手指急性损伤修复方式与功能的探讨
- 2000年
- 赵英廖立新余于荣杨大华李国辉
- 关键词:修复手术皮瓣修复术清创缝合术手术适应征
- 欣纳星在治疗烧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1年
- 廖立新赵英李国辉曹勇郭光华
- 关键词:烧伤药物疗法创面感染
-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合并吸入性损伤后入院行气管切开术的烧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18例,治疗组2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均常规治疗,每6 h行超声雾化治疗1次,治疗组每1 ml超声雾化液中加入表皮细胞生长因子30 000 U,分别比较伤后气管切开前、气管切开后第3、5、7、14天的PO2,记录气道血性分泌物持续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5天开始,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性分泌物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拔管时间提前(P<0.05)。结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用于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有助于肺组织的修复,缩短愈合时间。
- 赵英廖立新杨大华李国辉
- 关键词: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烧伤吸入性损伤
- 吻合血管组织移植的临床应用
- 2001年
- 闵定宏李国辉曾元临张志安廖立新刘丽忠郭光华余於荣刘上基
- 关键词:外科手术皮瓣
- 核黄素银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为了解核黄素银的抗菌作用。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观察烧伤后创面痂下组织细菌计数及创面愈合程度、体外抗菌活性实验发现:核黄素银对金葡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31、31、62μg/ml。结论:核黄素银对烧伤常见的感染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 廖立新王文曹勇李国辉王年云徐成儒
- 关键词:MBC最低杀菌浓度抗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
- 全文增补中
- 高频喷射通气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的呼吸支持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观察高频喷射通气 (highfrequencyjetventilation ,HFJV)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的治疗作用。 方法 2 0例重度烧伤 (TBSA 79.6 %± 2 9.3% )并吸入性损伤患者 ,其中 19例行气管切开手术 ,1例经鼻插管。为防低氧血症 ,所有患者均应用HFJV ,观察通气前和通气后 11d内血气、呼吸率和脉搏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气管切开时间为伤后 (2 .7± 2 .4 )d ,HFJV时间为伤后(4.4 0± 2 .9)d。HFJV后 1~ 3d ,PaO2 显著高于通气前水平 (P <0 .0 1) ,随后HFJV 1周 ,PaO2 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整个通气期间 ,PaCO2 、呼吸率和脉搏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早期 ,HFJV有利于氧合作用的改善而无明显副作用 。
- 郭光华李悦刘仔兰范锟铻赵英廖立新余於荣杨鸿明闵定宏刘上基李国辉
- 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重度烧伤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血气分析
- 表皮生长因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烧伤创面修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对老年糖尿病烧伤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36例烧伤患者采用自身对照 ,治疗组按 5 μg/ml,每日 1次 ,外用表皮生长因子 ,对照组用油纱布换药 ,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 36例患者烧伤创面 5周内全部愈合 ,有效率达 10 0 %。治疗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EGF能改变糖尿病人烧伤创面环境 ,促进创面愈合。
- 赵英杨大华廖立新李国辉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创面修复烧伤糖尿病老年人
- 小儿烧伤并发中毒性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
- 2000年
- 赵英廖立新余干荣李国辉
- 关键词:小儿烧伤中毒性脑病并发症发病机理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