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冰
- 作品数:53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GMD2B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附1例病例报道)
- 廖冰姚晓黎李洵桦张成
- 鼻颅底小圆细胞恶性肿瘤诊断中免疫组化指标的选择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组织病理学为小圆细胞的各种鼻颅底恶性肿瘤的特征和诊断中免疫组化指标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复习既往10年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小圆细胞的鼻颅底恶性肿瘤122例,比较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结果122例患者组织学上是分化差的小圆细胞,全部经免疫组化检测明确诊断,多数患者都在检测5~6个标记物后作出诊断,个别甚至检测20多个标记物才确诊。其中恶性淋巴瘤4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5例,原始神经外胚叶恶性肿瘤10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7例,浆细胞瘤4例,间叶性软骨肉瘤3例,尤文氏(Ewing)肉瘤2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肝细胞癌颅底转移2例。结论本组患者病理组织学特征可确定病变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但难以单凭此作出具体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组织学特征作出可能的诊断考虑,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免疫组化指标进行检测,可有效地减少诊断延误,使患者得到及时和准确的治疗。
- 雷文斌董俞姜捷苏振忠文卫平史剑波廖冰林汉良
- 关键词:鼻颅底
- 影响肝内胆管癌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影响肝内胆管癌肝切除术后达到教科书式结局(TO)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5例肝内胆管癌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0例,女65例;年龄为60(26~82)岁。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2)TO情况。(3)影响术后达到TO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Yates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根据资料类型选择对应的统计学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指标诊断价值(最佳截断值)。结果(1)治疗情况。155例患者完成肝切除术,其中46例行小范围肝切除,109例行大范围肝切除;21例联合行胆管切除重建;95例行淋巴结清扫,其中41例淋巴结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15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0.0(95.0~720.0)min,术中出血量为300.0(50.0~15000.0)mL;ROC曲线计算达到TO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47.5 min、325.0 mL。155例患者中,44例术中输血,10例术后输血(其中5例为术中、术后均输血);7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39例为轻症并发症,35例为严重并发症。155例患者总住院时间为19(8~77)d。(2)TO情况。155例患者中,150例达到R 0切除,120例无主要术后并发症,106例围手术期无输血,79例住院时间无延长,152例术后30 d内无死亡,150例出院后30 d内无再入院。155例患者中,56例术后达到TO,99例术后未达到TO。(3)影响术后达到TO的危险因素�
- 赵莹庹情松廖冰梁倚华陈燕柔殷晓煜赖佳明梁力建陈东
- 关键词:胆道肿瘤肝切除术预后
- 后腹腔镜肾上腺髓脂肪瘤切除术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后腹腔镜肾上腺髓脂肪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对6例肾上腺髓脂肪瘤患者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9.8岁;左侧2例,右侧4例;CT示肿瘤直径为2.6~6.2cm,平均4.5cm。结果本组手术平均时间11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8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天;术中、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病理结果证实均为肾上腺髓脂肪瘤。随访4至48个月,6例患者均未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髓脂肪瘤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
- 罗俊航陈炜廖冰陈凌武丘少鹏李晓飞戴宇平
- 关键词:肾上腺髓脂肪瘤疗效
- 成人原发性肾肉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成人原发性肾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18例。年龄27~76岁,平均50岁。临床表现为腰、腹部疼痛24例,腹部包块2例,肉眼血尿4例,发热2例,体检发现21例。肿瘤位于左肾31例,右肾17例。肿瘤直径3~16 cm,平均8 cm。48例术前行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检查。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肿物内部不均匀回声,边界不清,部分肿瘤内部可合并液化坏死病灶。CT、MRI检查主要表现为肾占位性病变,部分肿瘤内有液化、坏死,可呈囊性改变,增强后肿物不规则强化,边缘不清。其中脂肪肉瘤平均直径10.2 cm,CT检查示肿瘤密度较低,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难以鉴别;平滑肌肉瘤平均直径6.5 cm,增强扫描肿瘤密度低于肾实质。4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行肾肿瘤穿刺活检术。结果本组48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脂肪肉瘤19例,平滑肌肉瘤9例,滑膜肉瘤4例,尤文肉瘤4例,其他肉瘤12例。36例获得随访,存活4~64个月,平均28个月。脂肪肉瘤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最长,为32个月(11~64)个月,滑膜肉瘤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5个月(5~58)个月,尤文肉瘤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2个月(12~46)个月,平滑肌肉瘤患者平均生存期最短,为20个月(4~36)个月。结论肾肉瘤是成人罕见的肿瘤类型,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不典型,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共同诊断。
- 唐一鸣曹云郭燕陈炜陈文芳廖冰陈旭韦锦焕张志凌罗俊航
- 关键词:肾肿瘤肉瘤
- 卵圆细胞在人体肝脏中存在的意义及与肝细胞癌发生关系的初步探讨
- 该实验,旨在探讨卵圆细胞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以对肝癌的癌变机理及其发生学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据目前掌握的文献,该实验是国内外同行中首先采用人体肝组织标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细胞连接蛋白在人体卵圆...
- 廖冰
- 关键词:卵圆细胞肝细胞癌CONNEXIN32
- 鼻颅底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的诊断(附123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鼻颅底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的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病理学特点为小圆细胞的鼻颅底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比较其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结果。结果:123例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鼻塞,头痛,涕中带血,复视,视力下降伴体重减轻等。体检发现多数患者单侧鼻腔鼻窦有粗糙易出血的肿物。影像学检查发现鼻颅底软组织肿块,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骨壁破坏。组织学上是分化差的小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多数患者在进行5~6个标记物的检测后作出诊断,个别甚至检测20多个标记物才确诊。透射电镜检查5例,可找到桥粒、肌丝等特征性表现。结论: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对肿物的恶性生物学特性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病理组织学特征可进一步确定病变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但往往难以单凭此作出具体诊断;各种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确定病变的组织来源,是确诊关键之一;透射电镜检查是诊断的有力辅助。
- 雷文斌苏振忠文卫平史剑波廖冰吴星辰许庚
- AKT/mTOR信号通路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研究AKT/mTOR信号通路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p-AKT和p-mTOR在喉癌(84例)、癌旁(24例)和正常黏膜组织(20例)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常见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p-AKT在喉癌、癌旁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8.3%、29.2%、25%,p-mTOR在喉癌、癌旁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6.4%、50%、20%;AKT/mTOR信号通路的过度表达在喉癌、癌旁和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减的趋势;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Akt与p-mTOR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此通路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性。【结论】AKT/mTOR信号通路在大部分喉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是喉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 贾涛雷文斌苏振忠祝小林文卫平廖冰
- 关键词:AKTMTOR喉癌病理分化
-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的制作
- 2011年
- 目的制作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Ib鼠模型。方法以C57BL/6(H_2^b)小鼠为供者,Balb/c(H-2A^4)小鼠为受者,进行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设立全身照射(TBI)对照组(4只)、GVHD组(10只)、单纯骨髓移植组(10只)及正常对照组(4只)。TBI对照组仅进行致死性TBI,TBI后不进行骨髓移植;GVHD组于TBI前5d开始饮用含320mg/L庆大霉素和250mg/L红霉素的饮用水,移植当天以。。Coy射线行一次性TBI,总剂量8.0Gy,TBI后5h内每只小鼠经尾静脉输注C57BL/6小鼠骨髓细胞2×10^6个+脾细胞1×10’个;单纯骨髓移植组预处理与GVHD组相同,每只小鼠经尾静脉输注C57BL/6小鼠骨髓细胞2×10“个。移植后观察小鼠的精神状态、活动能力、体位改变、皮毛、体重和大便等,记录每只小鼠的存活时问,计算存活率,并绘制生存曲线。濒死小鼠的皮肤、肝脏、小肠和骨髓行病理检查。结果TBI对照组小鼠的存活时间为(9.0±0.7)d,GVHD组为(32.0±3.2)d,单纯骨髓移植组为(17.5±1.6)d,3组间两两比较,存活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TBI对照组病理检查显示造血功能衰竭。GVHD组于移植后第10~13天出现急性GVHD表现,其皮肤、肝脏和小肠组织的病理表现均符合I~Ⅱ度急性GVHD改变,单纯骨髓移植组也于移植后第10~13天出现GVHD表现,但其GVHD表现和组织学改变明显轻于GVHD组,仅为0~I度GVHD。结论Ba|b/c小鼠经致死性TBI后移植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细胞+脾细胞可成功制作稳定的急性GVHD模型。
- 纳宁何善阳徐霖陈康何霞廖冰曹开源
- 关键词: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
- 鼻、颅底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的特点和诊断策略
- 目的探讨鼻颅底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的特征和准确快速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复习本院既往10年组织病理学特点为小圆细胞的鼻颅底恶性肿瘤122例,比较它们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结果。结果 122例患者,临床上多...
- 苏振忠文卫平史剑波廖冰吴星辰许庚
- 关键词:鼻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