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明泉

作品数:42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棘球蚴
  • 17篇棘球蚴病
  • 13篇细胞
  • 12篇多房棘球蚴
  • 11篇虫病
  • 9篇包虫
  • 9篇包虫病
  • 6篇泡型
  • 5篇蛋白
  • 5篇多房棘球蚴病
  • 5篇泡型包虫病
  • 4篇肝细胞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动物
  • 3篇鼠肝
  • 3篇切除
  • 3篇细粒棘球蚴
  • 3篇小鼠
  • 3篇肝切除

机构

  • 42篇青海大学
  • 3篇桂林医学院
  • 3篇北京医院
  • 2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青海省畜牧兽...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青海红十字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安阳市肿瘤医...
  • 1篇零氪科技(北...

作者

  • 42篇庞明泉
  • 31篇樊海宁
  • 16篇王海久
  • 14篇王志鑫
  • 8篇任利
  • 6篇侯立朝
  • 6篇张灵强
  • 5篇马洁
  • 5篇周虎
  • 4篇汤锋
  • 4篇任宾
  • 3篇邓勇
  • 3篇崔红元
  • 3篇王展
  • 3篇周瀛
  • 2篇刘辉琦
  • 2篇吴穹
  • 2篇刘杰
  • 2篇刘瑞欣
  • 2篇李衍飞

传媒

  • 6篇临床肝胆病杂...
  • 6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中国高原医学...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青海医学院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临床普外科电...

年份

  • 3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2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泡型包虫病早期诊疗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型包虫病早期诊疗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保护用于检测目标蛋白质的物质在制备用于诊断或辅助诊断泡型包虫病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目标蛋白质为如下(a1)或(a2)或(a3):(a1)ALDH1A1蛋白和TA...
庞明泉樊海宁王海久刘川川靳翔董家鸿
多房棘球蚴抗原蛋白TSP3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预测多房棘球绦虫抗原蛋白TSP3的二级结构和优势抗原表位(T细胞和B细胞表位)。方法 Genbank获取TSP3的氨基酸序列后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SOPMA预测二级结构特征,进一步通过在线软件IEDB、SYFPEITHI、Bcepred和ABCpred预测TSP3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同时对TSP3的亲水性、柔韧性、抗原性及蛋白表面暴露区域的特征进行预测。结果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分别占TSP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25.68%和4.05%,说明潜在优势抗原性表位存在。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出TSP3潜在的T细胞表位为T33-42、T45-55、T53-63、T68-77、T80-90、T92-104、T110-122、T134-144;TSP3潜在的B细胞表位为T18-33、T45-55、T53-63、T64-75、T80-90、T92-104、T110-122。结论 TSP3的二级结构特征显示潜在优势抗原性表位存在,预测出8种T细胞抗原表位和7种B细胞抗原表位,为后续表位疫苗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庞明泉汤锋周虎万陈飞阳丹才让樊海宁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生物信息学抗原表位
多房棘球蚴重组蛋白CTB-Emy162的原核表达及分离纯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构建融合基因CTB-Emy162原核表达系统,纯化得到多房棘球蚴重组蛋白CTB-Emy162。方法根据多房棘球蚴抗原Emy162在Gen Bank中的序列,用生物信息学软件Optimum^(^(TM)) Codon优化密码子适应指数(CAI)、最优密码子频率(FOP)及GC含量从而获得适合大肠杆菌BL-21表达的Emy162基因序列。PCR扩增Emy162基因,定向在p ET-28a-CTB的CTB基因5'端插入Emy162基因。构建CTB和Emy162双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 ET28a-CTB-Emy162,将该质粒转化于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利用Ni-NTA柱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后获得目的蛋白。结果 Optimum^(TM)Codon获得优化后的Emy162序列,经生物公司测序及酶切鉴定结果证明重组质粒p ET28a-CTB-Emy162构建成功,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CTB-Emy162在原核表达系统p ET-28a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在可溶部位少量表达。继而经Ni-NTA柱亲和纯化及离子交换色谱纯化获得CTB-Emy162纯蛋白。结论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及p ET-28a构成的原核表达系统能够成功表达重组蛋白CTB-Emy162,Ni-NTA纯化柱能够纯化目的蛋白CTB-Emy162。
周虎汤锋庞明泉万陈飞樊海宁阳丹才让邓勇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原核表达系统
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在普外科老年人群中应用现状与进展
2024年
营养不良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导致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延迟康复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疾病预后。因此,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老年人群营养不良的诊断主要包括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主观全面评定(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等。GLIM进入临床应用较晚,能否全面反映外科老年人群的营养状态仍有争议。本文主要探讨GLIM在普外科老年人群中诊断营养不良的应用现状,旨在为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诊断提供参考。
戴尧季昱东朱青马洁庞明泉樊海宁崔红元
关键词:普外科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筛查
肝细粒棘球蚴病合并结核性脓胸误诊为肝 肺细粒棘球蚴病1例
2022年
肝细粒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感染人或动物肝脏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结核性脓胸是一种慢性活动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胸膜间隙引起内脏、壁胸膜增厚。同时感染上述两种疾病的患者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肝细粒棘球蚴病合并结核性脓胸误诊为肝、肺细粒棘球蚴病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鉴别能力。
李文登庞明泉李超群徐凯董允赵文倩王炎樊海宁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结核性脓胸误诊
脑多房棘球蚴病误诊为脑梗死1例
2021年
患者,男,47岁,喇嘛,青海省班玛县人。于2014年12月4日因"行走不稳50 d伴言语不清20 d"入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患者50 d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行走不稳,左右摇晃,20 d前上诉症状进行性加重,偶有跌倒,同时伴言语不清,就诊于班玛县人民医院,给予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上诉症状未改善。患者既往体健,无慢性病史,长期居住于青海省班玛县,无牧区生活史。入院后查体:血压100/60 mmHg(1 mmHg=0.133 kPa),常规内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李文登冯浩杰张占红陈屹冲徐凯乜茹庞明泉刘处处樊海宁
关键词:言语不清进行性加重血液循环
棘球蚴病患者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
2023年
2020年10—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集13例棘球蚴患者(其中7例多房棘球蚴病、6例细粒棘球蚴病,为感染组)与13例护理患者健康家属(为对照组)的粪样。提取粪样DNA并测定浓度,逆转录合成cDNA文库,利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平台进行测序。用线性判别分析统计棘球蚴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棘球蚴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属于厚壁菌门、拟杆菌群门、变形菌门及放线菌门等。多房棘球蚴组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是另枝菌、拟杆菌,细粒棘球蚴组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是另枝菌、史氏甲烷短杆菌、前庭链球菌。健康对照组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是粪拟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琥珀酸考拉杆菌。其中另枝菌和粪拟杆菌是差异较大的细菌。本研究中的差异菌群或许可成为棘球蚴病肠道微生物标志菌,值得进一步研究。
曹得萍毋德芳庞明泉庞明泉彭小红樊海宁
关键词:棘球蚴病肠道菌群多样性
囊型包虫病药物新剂型研发及新药开发现状被引量:7
2019年
囊型包虫病(CE)由细粒棘球蚴感染引起,可累及全身器官。手术是治疗CE的主要方法。随着技术发展、精准手术及无瘤手术标准的引用,CE的手术禁区越来越小,但仍有许多患者因为无法手术而只能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然而,目前治疗CE的药物选择很少,仅有苯并咪唑一类有较确切的疗效。现回顾目前国内外CE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为药物开发研究及临床药物应用选择提供参考。
尹杰樊海宁温浩温浩王海久庞明泉张灵强王涛潘思宇
关键词:药用制剂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的影响以及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差异。方法选择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连续收治的肝泡型包虫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28例纳入试验组,男性15列,女性13例,平均年龄35岁,无乙肝肝泡型包虫病患者20例纳入对照组,男性7列,女性13例,平均年龄34岁。试验组根据HBV-DNA载量分为低水平组(HBV-DNA载量<200 IU/ml,n=6)、中水平组(HBV-DNA载量200~20000 IU/ml,n=15)、高水平组(HBV-DNA载量>20000 IU/ml,n=7)。比较两组肝切除术后并发症、肝功能等。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术后总胆红素10.6(8.3,16.9)μmol/L、直接胆红素5.3(3.4,10.0)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3.6(13.0,15.8)s、并发症发生率25.0%(5/20),优于试验组12.6(8.4,46.9)μmol/L、6.7(3.1,26.4)μmol/L、15.4(13.5,18.1)s、78.6%(2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染HBV(OR=4.593,95%CI:1.128~18.708)及术中出血量≥1000 ml(OR=2.200,95%CI:1.106~4.378)是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三组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感染HBV的肝泡型包虫患者手术切除术后肝功能更差,更易发生并发症,但不同HBV-DNA载量患者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差异。
叶海雯许晓磊张灵强庞明泉邓勇王海久周瀛任利阳丹才让侯立朝樊海宁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DNA载量肝切除
包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郑云慧樊海宁邓勇王虎王海久马霄李伟付永冶青善乔志忠周瀛任利阳丹才让侯立朝任宾马洁张静霄刘昇李衍飞于文昊毋德芳庞明泉周虎
该项目以三江源地区的玉树州及果洛州包虫病高发区作为项目开展与推广示范基地,建立重点人群和家畜包虫病的防控体系,通过加强宣传、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线,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手段,同时进行包虫病的规范化诊...
关键词:
关键词:包虫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