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静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中华绒螯
  • 4篇中华绒螯蟹
  • 4篇绒螯蟹
  • 3篇性腺
  • 2篇挥发性
  • 2篇捕集
  • 2篇捕集剂
  • 1篇野杂鱼
  • 1篇育肥
  • 1篇育肥方式
  • 1篇杂鱼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脂肪酸组成分...
  • 1篇质谱联用
  • 1篇质谱联用仪
  • 1篇色谱
  • 1篇熟制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机构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王锡昌
  • 4篇顾赛麒
  • 4篇庄静
  • 3篇陶宁萍
  • 2篇吴娜
  • 1篇王帅
  • 1篇邹磊
  • 1篇李太行
  • 1篇龚骏
  • 1篇石婧
  • 1篇刘明英
  • 1篇谢雨岑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育肥方式对中华绒螯蟹雄蟹肌肉呈味物质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等测定了配合饲料和野杂鱼育肥的中华绒螯蟹雄蟹肌肉中非挥发性呈味物质,包括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和呈味无机离子,并且采用味道强度值和味精当量对这些成分的呈味强度进行评价。FD蟹肉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稍高于TF蟹肉(二者分别为2270、2016 mg/100 g),两种蟹肉中呈味氨基酸含量均占总量的68%,对FD和TF蟹肉滋味均有贡献。FD和TF蟹肉中的呈味核苷酸含量较低,TAV值小于1,对蟹肉滋味没有直接贡献,但可与其他成分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蟹肉滋味。无机离子中K+、PO3+4和Ca2+对TF蟹肉有直接贡献,而对FD蟹肉有直接贡献的是K+和PO3+4。结果表明TF蟹肌肉EUC值是1.61 g MSG/100 g,FD蟹肌肉EUC值是是2.50 g MSG/100 g,味精当量的TAV值是53.7和83.3,鲜味强烈,并且FD蟹肉鲜味显著(p=0.01)优于TF蟹肌肉。
石婧王帅龚骏顾赛麒庄静王锡昌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野杂鱼育肥
基于MonoTrap捕集法检测中华绒螯蟹性腺和肝胰腺中的香气成分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新型材料——MonoTrap作为固相萃取整体捕集剂,提取中华绒螯蟹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雌性中华绒螯蟹生/熟两个部位(肝胰腺和性腺)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得到8大类74种挥发性物质。对这些物质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和主体呈香物质的分析,并对其产生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肝胰腺和性腺中的挥发性物质具有显著性差异,且生样蒸熟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醛类、酮类、醇类、呋喃类、含氮类化合物,推断这些物质是在加热过程中由风味前体物质反应或分解生成。在主体呈香物质中,癸醛、三甲胺、壬醛为生/熟肝胰腺和性腺所共有的,而3-甲基丁醛、辛醛则是熟制样品特有的挥发性物质,此外,熟制肝胰腺中含有独特的2-甲基丁醛。
高先楚顾赛麒陶宁萍王锡昌庄静吴娜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生、熟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性腺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新型材料固相萃取整体捕集剂,提取中华绒螯蟹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雄性中华绒螯蟹生、熟2个部位(肝胰腺和性腺)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得到8类90种挥发性物质。对这些物质进行显著性差异比较发现,除芳香族外,其他7类挥发性物质在生、熟肝胰腺和性腺中均表现显著性差异,且生样变成熟样的过程中,有大量的醛类、呋喃类、含氮类、含硫类化合物产生,推断这些物质是在加热过程中由风味前体物质反应分解生成。此后,通过相对气味活性值法,在这4种样品中筛选出15种主要挥发性物质和9种主体呈香化合物。通过比较,其中癸醛、三甲胺、壬醛、辛醛被认为在生、熟肝胰腺和性腺呈香过程中都起到关键作用。
高先楚顾赛麒陶宁萍王锡昌庄静吴娜李太行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
中华绒螯蟹性腺加热熟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27
2014年
对中华绒螯蟹生/熟性腺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同时测定了生鲜和熟制性腺中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所测四个样品中共检查出62种物质,对这些物质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和气味活性值计算后发现,雌/雄蟹性腺中的挥发性物质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由生变熟的过程中,有大量的醛类、呋喃类、含氮类化合物、含硫类化合物产生,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为: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辛醛、2-戊基呋喃、二甲基二硫化物等物质,这些物质通常具有较高的气味活性值(OAV值),对香气贡献较大。我们推断这些化合物可能是加热过程中由风味前提物质反应分解生成。中华绒螯蟹性腺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UFA)高达75%左右,且在由生变熟的过程中,与风味相关性较大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变化明显,变化趋势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呈现正相关性,说明脂质是产生蟹性腺风味的重要前体物质。
高先楚王锡昌顾赛麒陶宁萍庄静谢雨岑邹磊刘明英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挥发性成分脂肪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