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伤寒
  • 4篇儿童
  • 3篇细胞
  • 3篇小儿
  • 3篇小儿伤寒
  • 2篇伤寒杆菌
  • 2篇免疫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感染
  • 1篇沙门氏菌
  • 1篇伤寒沙门氏菌
  • 1篇实验动物感染
  • 1篇重症伤寒
  • 1篇细胞免疫
  • 1篇耐药伤寒
  • 1篇巨细胞
  • 1篇巨细胞病毒
  • 1篇巨细胞病毒感...
  • 1篇抗药
  • 1篇抗药性

机构

  • 7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庄诗美
  • 6篇王岱明
  • 1篇张公惠
  • 1篇顾新焕
  • 1篇张育才
  • 1篇邵彩虹
  • 1篇郑培君

传媒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近年来小儿伤寒的临床特点及免疫功能观察被引量:3
1991年
对66例小儿伤寒分析,不规则发热占36.4%,并发症发生率达60.6%,且累及多系统。免疫状态的观察结果T淋巴细胞亚群中Leu 3a、Leu 2a、Leu 4均降低。尤以Leu 3a(T_H和T_I)最显著。病程恢复后1~1年半随访血肥达氏反应,82.4%已转阴性。以上观察说明小儿伤寒细胞及体液免疫均降低。
王岱明庄诗美郑培君张公惠
关键词:伤寒儿童免疫T细胞
小儿伤寒的循环变化
1992年
为了解伤寒杆菌感染时的循环变化情况,我们采用血液动力学测定仪检测了17例伤寒患儿。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对象 1991年8月~9月收住本院的伤寒患儿17例,男10例,女7例,其中~3岁2例,~7岁5例,~12岁10例。临床上均无严重并发症,为普通型伤寒。17例肥达氏反应均阳性,其中8例皿培养阳性。所有患儿均无心血管疾病史。
庄诗美王岱明
关键词:伤寒儿童
实验动物感染伤寒杆菌后体内Vi抗原的动态变化
1993年
伤寒的诊断有赖血培养及肥达反应,但其阳性率受到发病初期应用抗生素的影响,部份患者肥达反应始终阴性,宜探求一种早期确诊的方法。本文采用乳胶凝集试验(LAT)及葡萄球菌协同试验(SCT)检测大鼠感染伤寒菌后Vi抗原出现情况、持续时间,与血及尿中伤寒菌存在的关系,并在对照治疗中进行观察。
王岱明庄诗美顾新焕
关键词:伤寒沙门氏菌VI抗原抗原
小儿伤寒防治进展(综述)被引量:1
1990年
迄今伤寒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均有本病的广泛流行,尤以学龄期儿童发病率最高。近年来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伤寒的治疗日益困难。现就小儿伤寒防治进展介绍如下。
庄诗美王岱明
关键词:伤寒儿童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被引量:1
1989年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非常普遍,在免疫缺损者及少数先天感染患儿可引起严重疾病。但是,目前尚无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对CMV感染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如提供CMV-IgM阴性的血制品、经生理盐水洗涤的红细胞及冰冻去甘油血细胞等,预防输血相关的CMV传播,采用CMV免疫球蛋白或疫苗预防器官移植后CMV感染,以及使用磷酸甲酸(phosphonofor-mic acidP,FA)和9-(1,3-二羟基-2-丙氧基甲基)鸟嘌呤(DHPG,ganciclov- ir)治疗CMv引起的疾病。
庄诗美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
耐药伤寒临床、细胞免疫及菌株质粒表现
1995年
伤寒在发展中国家仍有散发或流行,耐药菌株发生率上升、耐药谱增加,使治疗发生困难.我院近年收治耐药伤寒患儿36例,对其临床表现、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细菌耐药谱及菌株质粒进行了观察,并于1年后对部分患儿随访肥达氏反应消长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对象 36例均经血、粪便及骨髓培养伤寒杆菌阳性而确诊.其中28例血培养阳性、9例粪便培养及2例骨髓培养阳性.6例血及粪便两种标本培养均阳性、1例骨髓及粪便培养阳性、1例血及骨髓培养阳性.
王岱明庄诗美邵彩虹
关键词:伤寒抗药性细胞免疫伤寒杆菌
重症伤寒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王岱明庄诗美张育才
关键词:伤寒儿童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