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艳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内皮
  • 1篇血浆内皮素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治疗
  • 1篇针灸
  • 1篇针灸疗法
  • 1篇脂质体
  • 1篇治法
  • 1篇突变
  • 1篇皮素
  • 1篇中医
  • 1篇中医治法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效应

机构

  • 3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李航森
  • 3篇崔艳
  • 2篇余萍
  • 1篇邹俊清
  • 1篇王大宪
  • 1篇陈长虹
  • 1篇向希雄
  • 1篇刘小平
  • 1篇向楠

传媒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医药学刊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化癥口服液对荷瘤小鼠p53突变及内皮素表达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化癥口服液对荷H22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75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荷瘤模型组、化癥口服液高、中剂量组(简称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以皮下注射瘤细胞悬液,0·2ml/只造模。于造模第2天,空白对照组和荷瘤模型组小鼠以生理盐水(NS)灌胃。高、中剂量组小鼠分别予100%、50%浓度的化癥口服液10ml/kg灌胃,2次/d,共10天。阳性对照组小鼠以CTX10ml/kg腹腔内注射,隔日1次,共5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瘤体内突变的p53蛋白;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荷瘤模型组小鼠的突变型p5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3个治疗组小鼠突变型p53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其余各组的比较,E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以高剂量组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且与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化癥口服液可以降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降低血浆ET水平并减少肿瘤的血供,这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王大宪李航森向楠陈长虹崔艳向希雄余萍吴晓丰
关键词:血浆内皮素
苦参碱脂质体增强抗肿瘤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研究苦参碱脂质体分别对小鼠S180、EAC、H22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是否优于苦参碱。方法:分别用小鼠S180、EAC、H22移植性肿瘤造模,筛选出最佳苦参碱脂质体抑癌剂量,解剖各组荷瘤小鼠,取瘤体、脾脏、胸腺称湿重并计算抑瘤率,检测淋巴细胞转化率(LTT)。结果:苦参碱脂质体中剂量抑瘤作用最高,与同等剂量苦参碱相比,对S180、EAC、H22的抑制作用均优于苦参碱,对H22小鼠的LTT高于苦参碱。结论:苦参碱经脂质体包裹处理后较苦参碱有更强的抗瘤效果,且在抑瘤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
李航森刘小平余萍邹俊清崔艳
关键词:苦参碱脂质体抗肿瘤
中医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概况被引量:1
2005年
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优势、中医基础理论指导性原则、动物实验及其在临床中具体运用4方面, 对近5年来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研究进行综述,认为遵循中医基础理论进行针刺治 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
邓小林李航森崔艳
关键词:抑郁症针灸疗法中医治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