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凤梅 作品数:81 被引量:200 H指数:7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医学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硫酸镁抑制经辐射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γ-H2AX的表达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硫酸镁对照射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HUVEC)存活率及γ-H2AX表达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硫酸镁对HUVEC存活率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4Gy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HUVEC中γ-H2AX簇集点(foci)的数量;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γ-H2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CK-8法显示,1.25 mg/ml浓度的硫酸镁能提高照射后的细胞存活率(t=-6.34,P<0.05);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照射后0.5~1 hfoci焦点数达到最高值,平均达45个,随着时间的延长loci点数变少,强度减弱,具有时间依赖性,而硫酸镁在照后0.5、1、2、6、12 h均可以明显减少loci的形成(t=12.62、6.36、11.93、5.75、9.43,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硫酸镁在照后0.5、1、2h可以抑制X射线照射后γ-H2AX蛋白表达量的增加(t=6.07、5.32、11.85,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细胞免疫荧光结果一致.结论 硫酸镁可以增加照射后HUVEC的存活率,降低X射线诱导的DNA损伤蛋白γ-H2AX的表达. 徐华林 孙阳 崔凤梅 涂彧关键词:硫酸镁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CCK-8 Γ-H2AX 放疗对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 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了解放疗对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 ,探讨hprt基因突变分析作为放疗致机体辐射损伤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放疗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其突变频率的变化。结果 放疗可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 ,突变频率随放疗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在同一剂量点 ,鼻咽癌病人与乳腺癌病人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肿瘤病人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均较正常对照组高。结论 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分析可作为放疗致机体辐射损伤监测的生物学标志。 王利利 涂 周菊英 崔凤梅 徐晓婷关键词:放疗 肿瘤 外周血 淋巴细胞 多核细胞法 突变频率 60Coγ射线照射致小鼠肝脏的miRNAs表达改变 应用miRNA芯片筛选4Gyγ射线照射后小鼠肝脏中差异表达的miRNAs,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差异表达miRNAs调控的主要功能.SPF级C57BL/6J小鼠接受4Gy60Co-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后,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 孙秀锦 张晗 黄铖铖 胡明江 王道锦 涂彧 崔凤梅关键词:Γ射线 MIRNA MIRNA芯片 电离辐射诱发的非编码小分子RNA改变 2010年 非编码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长约19—25nt,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作用于靶mRNA,导致靶mRNA降解或转录后翻译受抑。miRNA掌握真核细胞许多功能,影响基因表达、细胞周期调控和个体发育等多种行为。大量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孙秀锦 崔凤梅 涂彧关键词:小分子RNA MIRNA 电离 细胞周期调控 RNA降解 MRNA 硫酸镁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辐射防护的作用 被引量:3 2014年 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实验组,照射组和实验组均接受γ-射线辐照,实验组于照射前0.5 h加入硫酸镁。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显示,6.25mg·mL-1以下浓度的硫酸镁对HUVEC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6.25 mg·mL-1的硫酸镁可提高照射后HUVEC细胞的存活率,改善γ-射线诱导的HUVEC细胞G2/M期阻滞,降低HUVEC细胞凋亡率。提示硫酸镁对HUVEC细胞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封士成 崔凤梅 涂彧关键词:辐射防护 硫酸镁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硫酸镁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硫酸镁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的影响,探讨硫酸镁对电离辐射诱发的脑组织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成熟的SD 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硫酸镁实验用药 袁文佳 崔凤梅 刘萍 王利利 涂彧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 硫酸镁 文献传递 氚水的内照射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09年 为探讨氚水染毒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改变,小鼠腹腔注入不同初始量的氚水,2、4、6、10和28 d眼球摘除取血,处死后取两侧股骨,并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表明,随氚水初始注入量的增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相应增高(p<0.05),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相应降低,但只有初始注入量为16.65×105Bq/g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氚水初始注入量相同时,随注入后时间延长,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持续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第2天至第6天持续下降(p<0.05),第10天后已恢复。表明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可作为氚水染毒后的早期辐射损伤指标。 崔凤梅 胡明江 包广粮 孙亮 王道锦 童建关键词:氚水 小鼠 外周血白细胞 嗜多染红细胞 微核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的DNA损伤效应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内照射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经不同累积剂量和不同剂量率的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内照射后 ,获得PBMC单细胞悬液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 (Singlecellgelelectrophoresis ,SCGE)技术 ,检测细胞DNA链的断裂改变。结果 经晚期混合裂变产物作用后 ,各照射组PBMCDNA链断裂的迁移长度增加 (P <0 .0 5 ) ,显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率效应关系 ,均符合直线模型。结论 在本实验的内照射剂量下 ,晚期混合裂变产物能引起PBMC的DNA损伤 ,且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率效应关系。 崔凤梅 赵经涌 洪承皎 劳勤华 王六一 杨淑琴关键词:PBMC 内照射 DNA损伤 剂量效应关系 DNA链断裂 裂变产物 ^3H-TdR与^125Ⅰ-UdR掺入淋巴细胞增殖的比较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比较3H-TdR与125Ⅰ-UdR掺入淋巴细胞的增殖效应.方法 用3H-TdR与125Ⅰ-UdR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和Daudi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 3H-TdR和125Ⅰ-UdR在正常淋巴细胞中的掺入率分别为20.95%±1.06%和1.00%±0.04%,在Daudi淋巴瘤细胞中的掺入率分别为29.94%±4.10%和6.02%±0.73%.3H-TdR在细胞中的掺入率明显高于125Ⅰ-UdR;且3H-TdR和125Ⅰ-UdR在淋巴瘤细胞中的掺入率高于正常淋巴细胞.结论 就淋巴细胞而言,作为示踪剂125Ⅰ-UdR不能替代3H-TdR;但对于淋巴瘤细胞,能否代替3H-TdR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万建美 张友九 范我 朱然 宁萍 崔凤梅关键词:淋巴细胞 淋巴瘤细胞 3H-TDR 第二届全球华人辐射研究大会在苏州召开 2014年 由国际辐射研究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中国核学会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电磁学专业委员会协办,苏州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球华人辐射研究大会(the 2nd Global Chinese Congress of Radiation Research,简称GCCRR 2014)于2014年5月11-15日在中国苏州召开. 柴之芳 崔凤梅 文万信 王殳凹 田欣 杨再兴 张舒羽 朱本兴 许玉杰 杨红英关键词:辐射防护 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