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辉府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处方因素对司盘—吐温复配乳化剂乳膏稳定性影响规律研究
- 中药乳膏剂属于目前较为传统的外用剂型之一,由于其使用方便、毒副作用较小,易清洗等特点,深受患者的亲睐,然而物理稳定性问题一直是中药乳膏制剂研究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中药乳膏制剂在储存期间容易发生聚结、絮凝、乳析、分层、老化等...
- 尹辉府
- 关键词:微观结构物理稳定性中药单体理化性质
- 文献传递
- 非离子型乳化剂形成的o/w型乳膏液晶胶网结构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基于液晶胶网结构理论,研究由非离子型乳化剂、两亲性化合物等形成的o/w型乳膏的液晶胶网结构及其稳定性。分别采用甲基葡萄糖苷倍半硬脂酸酯-甲基葡萄糖苷聚乙二醇-20醚倍半硬脂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Myrj 52或Span40-Tween 60(重量比均为1∶1)为乳化剂,十六十八醇为两亲性化合物制备了o/w型的乳膏1~3。结果表明,在25℃贮存100 d期间,乳膏1和乳膏3稳定性较好;而乳膏2稳定性较差。经偏光显微镜、热重分析、电导率和流变学分析表明,乳膏2中形成的层状液晶结构较少且形状不规则,电导率升高、自由水增多,乳膏结构受外力易被破坏。
- 王森姜旭朱卫丰尹辉府吴德智
- 关键词:O稳定性层状液晶
- 中药单体对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该文分别以结构母核相近的黄酮类及生物碱类中药单体为乳膏所载药物,以稳定的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乳化体系为乳膏基质,采用近红外稳定性分析技术定量表征乳膏的物理稳定性,基于乳膏凝胶网状结构理论、溶度参数理论、双电层理论、界面膜理论,探寻中药单体对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延胡索乙素、苦参碱、柚皮素、氧化苦参碱中药单体与乳膏基质辅料具有接近的溶度参数,其制备的乳膏具有较高的Zeta电位值,较强的物理稳定性,且与基质乳膏具有较为接近的微观结构信息;而黄芩苷、小檗碱、黄藤素、黄芩素中药单体与乳膏基质辅料的溶度参数差异较大,其制备的乳膏具有较低的Zeta电位值,较差的物理稳定性,且与基质乳膏的微观结构信息差异较大。
- 尹辉府聂鹤云王森朱卫丰李荣苗
- 关键词:物理稳定性溶度参数
- 处方因素对乳膏体系微观结构及物理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考察Span-60(S60)和Tween-80 (T80)复配比例、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及盐(氯化钠)用量对乳膏微观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不同处方乳膏的微观结构,并测定了屈服值、黏弹性、水分分布、电导值及保水能力.结果表明,IPM用量、S60与T80的复配比例及氯化钠用量均能通过改变乳膏微观结构而影响乳膏稳定性.油相用量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乳膏结晶凝胶结构的形成;S60与T80的比值增大,易形成乳膏亲脂凝胶相结构,微观结构强度也增大,且制品的离心和耐热稳定性增强;添加0.05%~0.2%的氯化钠均可明显削弱乳膏亲脂凝胶相的形成,降低乳膏的离心和耐热稳定性,且随盐含量的增加影响越大.
- 尹辉府王森李荣苗朱卫丰
- 关键词:微观结构稳定性盐效应
- 处方组成对乳膏液晶胶网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进展
- 乳膏制剂是药物与油相、乳化剂、水相混合,借助乳化技术制备的半固体油水分散制剂,属于典型的多组分多相复杂结构体系。本文以液晶胶网结构为切入点,综述国内外乳膏处方组成对液晶胶网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为筛选稳定、有效的乳膏处...
- 尹辉府王森朱卫丰
- 关键词:乳膏处方组成
- 文献传递
- 基于凝胶网状结构的中药提取物与乳膏基质相容性研究——中药提取物对司盘60-吐温80复配乳化剂乳膏的凝胶网络结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寻中药提取物对乳膏凝胶网状结构形成与稳定的影响。方法:以苦参碱、甘草次酸、小檗碱等6种中药提取物为模型药物,以司盘60-吐温80复配乳化剂制备乳膏,考察提取物在油相中的溶解性能、药物的油水界面活性,药物对乳膏宏观稳定性、凝胶网络结构和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苦参碱、甘草次酸和大黄素有促进乳膏凝胶网络结构形成与稳定的作用,黄芩苷和小檗碱降低乳膏凝胶网络结构形成与稳定的作用,丹皮酚对其影响不大。结论:中药提取物与乳膏基质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复杂理化性质,影响了凝胶网状结构形成、交联和溶胀。
- 王森任翔朱卫丰尹辉府袁涛
- 关键词:中药提取物乳膏基质相容性物理稳定性
- 基于司盘-吐温系列复配乳化剂的乳膏凝胶网络结构的动态变化与稳定性研究
- 通过测定由司盘系列和吐温系列表面活性剂组成的乳膏基质处方在放置一个月过程中的自由/结合水分布、电导率、表观粘度和粒径大小的变化率,考察以司盘吐温类表面活性剂形成乳膏体系放置过程中凝胶网状结构的动态变化与加速条件下宏观稳定...
- 任翔王森朱卫丰尹辉府袁涛钟莉银
- 关键词:乳膏基质稳定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基于乳化剂配比变化的乳膏微观结构与稳定性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利用因子分析探讨含司盘-吐温复配乳化剂乳膏的微观结构与物理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通过显微观察、流变测量等技术表征乳膏微观结构;利用热重技术及近红外稳定性分析技术定量表征乳膏物理稳定性。结果:在司盘60-吐温80和司盘60-吐温60复配乳化剂乳膏中,随着司盘60比例的增加,乳膏电导值及其在50℃-70℃内失去的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偏光下呈现的球形层状液晶结构逐渐清晰且增多,70℃-110℃失去的水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黏弹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司盘与吐温的比例分别在2∶2、1∶3时黏弹性最强。结论:稳定性与微观结构公因子关联性分析表明:乳膏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稳定性与乳膏"结构密集度"、"结构抗破坏能力"呈正相关,与"亲水凝胶相水分分布指数"呈负相关。
- 尹辉府王森李荣苗朱卫丰
- 关键词: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