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善青

作品数:70 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学

主题

  • 25篇骨折
  • 17篇关节
  • 16篇皮瓣
  • 14篇缺损
  • 14篇尺骨
  • 13篇疗效
  • 12篇动脉
  • 12篇外科
  • 10篇手术
  • 8篇腕关节
  • 8篇固定术
  • 7篇术后
  • 7篇撞击综合征
  • 7篇静脉
  • 7篇尺骨撞击综合...
  • 6篇疗效比较
  • 6篇内固定
  • 6篇骨折固定
  • 6篇骨折固定术
  • 5篇愈合

机构

  • 62篇宁波市第六医...
  • 5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丽水市中医院
  • 1篇奉化市中医院

作者

  • 70篇尹善青
  • 44篇潘佳栋
  • 44篇王欣
  • 39篇黄耀鹏
  • 12篇黄剑
  • 12篇丁文全
  • 10篇陈宏
  • 10篇周丹亚
  • 10篇王晓峰
  • 9篇方炫量
  • 6篇李学渊
  • 6篇周映玲
  • 5篇郭晓山
  • 3篇王胜伟
  • 3篇张健
  • 3篇林志红
  • 3篇胡瑞斌
  • 3篇孙勇飞
  • 3篇章伟文
  • 3篇郭浩

传媒

  • 7篇中华显微外科...
  • 6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中国骨伤
  • 4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烧伤与创...
  • 1篇第六届《中华...
  • 1篇2015年浙...
  • 1篇2016年浙...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游离前臂骨间背动脉分叶皮瓣在手部多创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游离前臂外侧分叶皮瓣修复手部多个有深部组织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3年12月对12例患有手部多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创面的患者,择期采用游离前臂骨间背动脉分叶皮瓣进行修复。其中手...
黄剑尹善青王晓峰李学渊陈宏
关键词:手损伤外科皮瓣
文献传递
吻合血管的游离第二趾间关节修复手部PIP关节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第二趾间关节修复手部PIP 关节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2005 年7 月至2014 年1 月,应用带血供的第二趾间关节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14 例手部PIP 关节缺损患者,...
尹善青王欣潘佳栋黄耀鹏周丹亚方炫量
关键词:血管吻合关节缺损
后内外不同入路治疗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经后内侧和后外侧两种术式治疗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空心拉力螺钉治疗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患者25例。15例采用经后内侧切口入路拉力螺钉内固定(后内侧切口组),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1-67岁,平均(48.1±1.3)岁。按Denis-Weber AO骨折分型:A型5例,B型6例,C型4例。10例采用经后外侧切口拉力螺钉内固定(后外侧切口组),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3-64岁,平均(46.9±1.5)岁。Denis-Weber AO骨折分型:A型3例,B型5例,C型2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X线暴露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采用Baird-Jackson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功能评价。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49个月,平均20.6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入路治疗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可以在直视下显露和固定骨折块,具有手术耗时短、X线暴露次数少、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是值得选择的手术入路方式。
蒋曙尹善青郭晓山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外科手术
拇手指再造的多组织移植术后血管危象探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通过回顾多个游离组织再造拇手指并修复足部供区的患者资料,探讨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原因及有效处理方法,提高移植组织成活率。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59例拇手指缺损患者。男46例,女13例;年龄18~42岁,平均30.6岁。采用不同形式的与?甲瓣同一血管蒂的复合组织瓣移植再造拇手指并修复皮肤缺损,同时用穿支皮瓣修复供区,共涉及197个游离组织。术后17例21个游离组织(10.7%)(再造指或皮瓣)发生血管危象,其中动脉危象8例9个游离组织(4.6%),静脉危象10例12个游离组织(6.1%)。首先均行保守治疗;7例8个游离组织因保守治疗无效,行术中探查发现4例5个游离组织吻合口栓塞,1例1个游离组织血管蒂扭曲,1例1个游离组织血肿压迫,1例1个游离组织吻合口栓塞合并血肿压迫,予以清理血肿、切除栓塞血管、调节血管张力、重新吻合或血管移植处理。结果动脉危象患者中,5例5个游离组织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全部成活;3例4个游离组织行手术探查者,其中1个发生部分坏死。静脉危象患者中,6例8个游离组织经保守治疗后1个发生坏死,1个发生部分坏死;4例4个游离组织行手术探查,其中1个部分坏死。4个发生坏死部位,2个行再次皮瓣修复,2个行植皮修复,均成活。结论多个游离组织移植再造拇手指术后血管危象情况复杂,一旦发现危象应及时处理,可获得较高成活率。
张健黄剑潘佳栋周丹亚尹善青李俊杰王欣
关键词:拇手指再造游离组织移植血管危象
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治疗分析
尹善青
钩钢板治疗手指撕脱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钩钢板治疗手指撕脱骨折的疗效及方法.方法我院于2009.02-2011.02应用钩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12例手指撕脱骨折,其中4例为中节掌侧基底撕脱骨折,5例为中节指骨中央腱背侧撕脱骨折,3例为末节指骨终腱背侧....
黄剑尹善青毛维晟王晓峰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
Wafer术治疗特发性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尹善青王欣
腕关节镜在尺骨截骨治疗特发性尺骨撞击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在尺骨短缩截骨术治疗特发性尺骨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25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均为单侧病变),采用尺骨斜形短缩截骨术治疗之前,术中常规采用腕关节镜行腕关...
方炫量王欣潘佳栋黄耀鹏周丹亚尹善青
文献传递
一种尺骨断段加压的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尺骨断段加压的辅助工具,包括接骨板和辅助加压机构,所述接骨板与辅助加压机构活动连接;所述辅助加压机构包括拉杆一、拉杆二、施压调节件一和施压调节件二,所述拉杆一底端活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底端设有固定螺钉...
尹善青黄耀鹏潘佳栋王欣
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分指及指蹼成形术序贯治疗全手脱套毁损性创面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采用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联合分指及指蹼成形术序贯治疗全手脱套毁损性创面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2012年1月—2023年1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全手脱套毁损性创面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7~75岁,创面均合并骨骼或肌腱外露。Ⅰ期皮瓣移植术前均急诊行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1.0 cm×3.0 cm~23.0 cm×13.5 cm。设计并切取一侧或双侧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面积为12.5 cm×5.0 cm~25.0 cm×15.5 cm),并对皮瓣进行修薄处理后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将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取对侧大腿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根据需要,于Ⅰ期术后每隔约3个月行1次或多次分指+指蹼成形术,对皮瓣进行整复。Ⅰ期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并发症发生情况,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观测皮瓣外观、两点辨别觉距离及手部功能等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患手功能进行评定。结果Ⅰ期术后,15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其中1例患者皮瓣出现动脉危象,经探查并重新吻合血管后完全成活;供区创面全部愈合。Ⅰ期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外形稍臃肿,有少许色素沉着,两点辨别觉距离为8~11 mm;手指可完成屈、伸、捏、握等基本生活动作。末次随访时,患手功能评定为优者3例、良者9例、可者3例。结论针对全手脱套毁损性创面,Ⅰ期采用游离移植一侧或双侧修薄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后期采用分指+指蹼成形术对皮瓣进行整复,可基本恢复患手生活所需的捏握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尹善青竺枫黄耀鹏潘佳栋肖栋超刘林海李学渊王欣
关键词:脱套伤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创面修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