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峻汉

作品数:46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3篇星系
  • 9篇活动星系
  • 9篇发射线
  • 9篇X射线
  • 8篇星体
  • 8篇星系核
  • 8篇射线
  • 8篇类星体
  • 8篇活动星系核
  • 7篇黑洞
  • 7篇超新星
  • 6篇SN1987...
  • 6篇
  • 5篇吸积
  • 4篇赛弗
  • 4篇黑洞物理
  • 4篇磁场
  • 3篇散射
  • 3篇双星
  • 3篇谱线

机构

  • 3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清华大学
  • 3篇西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6篇尤峻汉
  • 13篇刘当波
  • 9篇陈磊
  • 8篇林宣滨
  • 7篇陈军锋
  • 6篇程福臻
  • 5篇程富华
  • 5篇晏明
  • 4篇徐海光
  • 4篇傅承启
  • 3篇吴皓
  • 3篇魏春艳
  • 3篇袁爱芳
  • 2篇凌家杰
  • 2篇陈磊
  • 2篇邓劲松
  • 2篇叶忠国
  • 2篇丁利
  • 2篇施建荣
  • 2篇徐毅

传媒

  • 17篇天文学报
  • 9篇中国科学(A...
  • 8篇天体物理学报
  • 3篇天文学进展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Chines...
  • 1篇紫金山天文台...
  • 1篇2002年黑...
  • 1篇中国天文学会...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5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6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 7篇198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年来超新星SN1987A的研究
1994年
本文阐述了超新星SN1987A爆发六年多来的研究进展情况。分三个方面介绍,首先介绍关于热光变曲线演化的研究情况。其次,介绍超新星SN1987A的光谱形成及其演化(重点介绍星云相期间)。最后,讨论X射线和γ射线的辐射,并展望以后的研究方向。
林宣滨傅承启程福臻尤峻汉
关键词:超新星X射线
准周期振荡(QPO)天体GX5-1的双分支谱的唯象分析
1990年
本文对小质量X射线双星的准周期振荡的差频模型做了修正和补充。修正的要点是:要考虑柱吸积过程中的粘滞阻尼。由此即可成功地解释QPO天体GX5-1的双分支谱特性。
尤峻汉陆埮冯珑珑晏明
关键词:X射线双星准周期
磁中子星的一维吸积柱模型
1999年
本文给出了改进的一维吸积柱模型,探讨了在大吸积率下吸积柱的结构及物理性质,并理论推导吸积柱内下落物质的温度、密度及速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它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冲击区(辐射压减速压)、理想气体压减速区、简并气体压减速区、外流区。作为例证,详细计算了吸积率M≈10^17g/s,极区磁场强度Bm≈10^8T的中子星吸积柱。探讨了吸积柱内的热核反应。
吴皓徐海光尤峻汉林宣滨
关键词:中子星吸积热核反应
强磁场中的Compton散射被引量:2
1998年
利用Incoming绘景中QED微扰理论 ,在实验室坐标系中计算了强磁场中Compton散射过程 ,得到了截面的一般表式 ,它在电子静止坐标系中退化为前人的结果 .对于低频光子与高能电子散射的情形 ,截面公式可简化为一个简单表式 .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由于磁逆Compton散射所产生的高能光子的谱函数和功率谱 .它们具有明显的共振特性 .
徐宏华尤峻汉徐毅柴康敏
关键词:COMPTON散射强磁场
Fe^(+24),Fe^(+25)低能态能级结构及谱线的自发辐射跃迁几率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通过采用居间耦合形式下的解析波函数,用相对论微扰法完整地计算了Fe+24低能态(n=1,2,3)能级结构和相应的谱线自发辐射跃迁几率(Fe+25的数据也同时列出作为对比),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且其中涉及Fe+24n=3能级的数据是首次详细给出的。
徐海光章世伟陈军锋尤峻汉
关键词:原子过程X射线谱
破裂岩石的电子发射与压缩原子模型被引量:40
1989年
本文根据压缩原子模型提出岩石在高压及破裂过程中产生自由电子的一种可能机制。根据这种机制可在半定量水平上较为满意地解释岩石破裂中的电子发射、光辐射和岩石的爆炸式破裂。
郭自强尤峻汉李高施行觉
关键词:岩石破裂电子发射
金属表面半禁闭氢原子的特性
1989年
本文在合理的半禁闭近似下,对金属表面空位中的杂质原子(氢)的基态波函数和基态能量做了定量的理论计算。不同于自由氢原子,表面半禁闭氢原子的基态波函数不再具有球对称性,因而形成一个垂直表面并指向固体的非零电矩P。且基态能量E>-13.6cV,这两个特点增大了作为杂质的表面(不成键)氢原子的化学活性。
尤峻汉叶忠国
关键词:金属表面性质氢原子
超新星SN 1987A的热光度演化──内部中子星的贡献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介绍了超新星SN1987A爆发六年多来其热光度演化的研究情况.爆发后的前800天,观测的热光度曲线与由超新星爆发时合成的放射性元素的放射衰变加热模型符合得很好.但900天以后,观测的热光度曲线比考虑了所有放射性元素贡献后的理论曲线下降得还要缓慢.这可能表明有新的能源在起作用.我们认为这个新的能源可能是超新星爆发时产生的中子星的吸积.通过吸积超新星爆发时抛射气壳中小于逃逸速度的部分物质而增大SN1987A的热光度.这一模型能很好地解释900天以后的光度曲线的下降变级以及900至1200天之间光度曲线的凸起,这也为内部中子星的存在提供了间接的证据.
林宣滨尤峻汉程福臻吴皓
关键词:吸积超新星
活动星系核的铁Kα线是否来自切仑科夫线状辐射?
当热相对论电子穿过气体介质,或者轰击稠密气体云团的表面时,Cerenkov效应将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原子分子谱线.我们称之为“Cerenkov line-like radiation”,或简称“Cerenkov line”....
尤峻汉刘当波陈磊张双南
文献传递
超新星1987A发射线光变的理论分析
1994年
对超新星SN1987A的发射线所做的观测表明,发射线光变行为明显不同于热光度随时间的演化;中性氢HI线光变又不同于禁线,此外,无论允许线还是禁线,爆发后其前期光变方式不同于后期。本文试图从谱线发射机制和辐射转移机制对发射线光变行为给出理论的解释并做定量的拟合。
尤峻汉魏春艳傅承启林宣滨
关键词:超新星发射线光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