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孝方
- 作品数:23 被引量:186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铜及氧化铜对煤燃烧过程多环芳烃排放的影响被引量:8
- 2003年
- 在实验管式炉上研究了金属铜和氧化铜对烟煤燃烧过程中PAHs生成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分析PAHs。实验结果表明,铜会促进PAHs的生成,而且主要是促进中高分子量PAHs的生成,这是由于铜为PAHs的合成提供了大量的活性反应中心。另一方面氧化铜对PAHs的合成和裂解具有双重催化效果,从而显著增加了中分子量PAHs的排放。在800℃以下,添加铜和氧化铜都减小了PAHs排放的毒性当量。在900℃以上,添加铜增大了PAHs排放的毒性当量。添加氧化铜时与添加铜时的规律类似,但是在1100℃以上,PAHs排放的毒性当量要比不添加时小。
- 李晓东曹志勇祁明峰尤孝方严建华岑可法
- 关键词:铜氧化铜燃烧过程PAHS多环芳烃
- 商用垃圾流化床焚烧炉多环芳烃排放的环境评价被引量:13
- 2003年
- 对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中PAHs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烟囱烟气为流化床垃圾焚烧炉PAHs排放的主要途径 ,日排放量要高于其它途径 1— 2个数量级 ,且以低分子量物质为主 .脱除剂的添加对烟气中PAHs有减少的作用 ,但却增加了循环出口水中PAHs含量 .不同工况时PAHs环境排放毒性有变化 ,垃圾与煤混烧大于全煤 ,添加脱除剂大于未添加工况 ,但少于垃圾比例高的工况 .垃圾比例越高 。
- 尤孝方李晓东倪明江严建华岑可法
- 关键词:焚烧炉环境评价垃圾焚烧多环芳烃
- 不同煤燃烧方式多环芳烃生成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4年
- 研究比较了不同煤燃烧方式多环芳烃生成特性。固定床煤燃烧多环芳烃生成随温度升高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流化床煤燃烧多环芳烃生成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流化床煤燃烧多环芳烃生成量要少于固定床燃烧方式,总量上低1~2个数量级。固定床燃烧(管式炉等)PAHs低温由热解生成,高温由前驱物生成。流化床燃烧PAHs低温由高环芳香性物质的热分解和缩聚反应生成,高温由小分子烃类的聚合。
- 倪明江尤孝方李晓东尹雪峰曹志勇严建华岑可法
- 关键词:环境工程煤燃烧固定床流化床多环芳烃
- 燃煤流化床多环芳烃生成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在小型程序控温流化床试验台上研究煤燃烧生成多环芳烃的特性.考察了燃烧温度、停留时间、过量空气系数、脱硫剂和金属铁等因素对多环芳烃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800~900℃)范围内,流化床燃烧在850℃时多环芳烃生成量最少;多环芳烃生成量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出现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添加氧化钙增加了多环芳烃的生成量;少量铁的加入使多环芳烃生成量增加,大量铁则抑制了多环芳烃的生成.
- 倪明江尤孝方李晓东严建华祁明峰岑可法
- 关键词:多环芳烃流化床煤燃烧
- 垃圾与煤混烧PAHs排放特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2年
- 研究了杭州某 15 0T/d商业运行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中多环芳烃的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未添加脱除剂时垃圾与煤混烧产生的多环芳烃总量高于全煤燃烧 ,分别是 3 310 8mg/Nm3 和 0 32 35mg/Nm3 ,排放因子分别为4 4 5 5 4 μg/kg和 13 6 32 9μg/kg。产生的PAHs富集状态固相多于气相。同时还初步研究了脱除剂对垃圾焚烧产生多环芳烃的影响 ,Ca/S摩尔比 1时多于正常运行工况下多环芳烃的排放量 ,而Ca/S摩尔比 2时则少于正常运行工况。
- 尤孝方李晓东陆胜勇倪明江严建华岑可法
- 关键词:流化床垃圾煤混烧多环芳烃排放因子
- 煤燃烧过程中铜对多环芳烃生成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研究了两种燃烧方式煤燃烧过程中金属铜的添加对多环芳烃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铜煤质量比的增加,管式炉煤燃烧多环芳烃生成浓度是减少的;流化床煤燃烧多环芳烃生成浓度是增加的,但要小于管式炉条件下两个数量级。多环芳烃生成毒性分布类似于多环芳烃生成浓度分布。而单个多环芳烃生成有着较大区别,同燃烧方式、存在状态、铜的含量等有较大关系。在燃烧温度下,铜的添加主要对高环物质的催化作用较为明显。
- 倪明江尤孝方严建华李晓东岑可法
- 关键词:煤燃烧管式炉流化床金属铜多环芳烃
- 燃烧过程中多环芳烃的生成与数值模拟
- 燃烧过程中无机污染物的生成已有研究,国内国外对此类物质的排放限制已较为完善。然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等的研究较少,由于其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三致”作用,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越来越受到人们地关...
- 尤孝方
- 关键词:多环芳烃燃烧管式炉流化床气相色谱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煤中氯对多环芳烃生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本文在管式炉上研究了煤中氯对多环芳烃生成的影响,测定了煤中氯含量不同时多环芳烃生成量的变化,并分析了在不同气氛下不同含氯量的煤燃烧时多环芳烃与二(?)英生成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燃烧及氮气气氛热解条件下,随着氯含量的增加,多环芳烃呈减少趋势;氯代反应是导致多环芳烃生成量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 严建华尤孝方李晓东祁明峰倪明江岑可法
- 关键词:多环芳烃氯二恶英煤管式炉
- 混合塑料和煤在小型流化床中燃烧时多环芳烃的生成特性
- 2005年
- 为了明确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的塑料组分燃烧时生成的多环芳烃的特性,以及相应的抑制措施,在小型三段流化床上进行了混合塑料的燃烧试验,研究了不同燃烧温度时,以及相同一次风下二次风配比比例不同时多环芳烃的生成特性。并就混合塑料添加煤和不添加煤燃烧时多环芳烃的生成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混合塑料燃烧时,多环芳烃排放总量要比单组分燃烧多环芳烃量加权平均后的水平低;添加煤燃烧时,排放水平比不添加煤有明显的下降,在加20%的煤的时候排放水平最低;一次风量相同时,加适当比例(约0.20时)的二次风,可以取得抑制塑料垃圾生成多环芳烃的最佳效果。
- 尹雪峰李晓东尤孝方曹志勇谷月玲严建华倪明江岑可法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混合塑料流化床多环芳烃城市生活垃圾二次风
- 原煤中多环芳烃含量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 2003年
- 为了掌握煤燃烧过程中多环芳烃的排放特性 ,针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 5个煤种 2 0个煤样 ,经过索氏抽提、浓缩、纯化等步骤 ,对 17种多环芳烃进行了气相色谱的分析测定。在干燥无灰基碳含量 4 5 %~ 90 %之间 ,于 80 %~ 85 %区域多环芳烃的总量最大。随煤化程度提高 ,高环芳烃含量呈增加趋势 ,且原煤中碳含量、挥发分含量、氧碳摩尔比、氢碳摩尔比等参数与
- 姚艳严建华陆胜勇李晓东尤孝方谷月玲岑可法
- 关键词:原煤燃烧过程气相色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