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彦军

作品数:278 被引量:1,691H指数:24
供职机构:新疆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1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3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0篇天文地球
  • 65篇建筑科学
  • 3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篇矿业工程
  • 9篇水利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7篇地质
  • 40篇边坡
  • 31篇工程地质
  • 29篇滑坡
  • 22篇隧道
  • 21篇公路
  • 20篇岩体
  • 18篇花岗岩
  • 17篇地应力
  • 16篇地质灾害
  • 15篇川藏公路
  • 14篇风化花岗岩
  • 12篇断层
  • 12篇灾害
  • 12篇全风化
  • 12篇全风化花岗岩
  • 11篇数值模拟
  • 11篇掘进
  • 11篇黄土
  • 11篇发育

机构

  • 238篇中国科学院
  • 98篇新疆工程学院
  • 47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香港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华北水利水电...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中南大学
  • 7篇有色金属矿产...
  • 7篇交通部公路科...
  • 6篇河海大学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5篇新疆大学
  • 5篇中水北方勘测...
  • 5篇中国铁路设计...
  • 5篇中冶建筑研究...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 277篇尚彦军
  • 54篇杨志法
  • 48篇曹小红
  • 27篇张路青
  • 25篇袁广祥
  • 22篇史永跃
  • 19篇李坤
  • 19篇金维浚
  • 17篇曾庆利
  • 17篇孙元春
  • 15篇林达明
  • 15篇王思敬
  • 13篇丁继新
  • 12篇张峰玮
  • 11篇岳中琦
  • 11篇魏思宇
  • 10篇曲永新
  • 10篇王开洋
  • 10篇李丽慧
  • 10篇向旻

传媒

  • 54篇新疆地质
  • 40篇工程地质学报
  • 18篇岩石力学与工...
  • 9篇岩土力学
  • 6篇水文地质工程...
  • 5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地质灾害与环...
  • 4篇地质论评
  • 4篇工程勘察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中国地质灾害...
  • 3篇地质科学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煤炭技术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甘肃科技
  • 2篇地质与勘探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9篇2023
  • 18篇2022
  • 19篇2021
  • 16篇2020
  • 19篇2019
  • 19篇2018
  • 11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6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11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15篇2007
  • 6篇2006
  • 17篇2005
  • 18篇2004
2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排水孔纤维束导渗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水孔纤维束导渗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一用钻机按规定的口径和长度在工程岩土体指定的位置上钻出各钻孔;二准备足够的塑料管;三在塑料管上打上花孔,制成花管;四在花管内设有纤维束,各条纤维沿着钻孔轴向分布;...
杨志法刘大安刘英尚彦军张路青
文献传递
从不同成因的岩性看地应力差别及岩爆分级界限
对13个国家和地区近1200组的现场实测地应力数据对比发现:浅表高地应力常出现在侵入岩和变质岩中,而沉积岩中的高地应力通常出现在大埋深情况下。高级变质岩中地应力大于低级变质岩、深成侵入岩中地应力大于浅成侵入岩。沉积岩中最...
尚彦军王开洋李坤
关键词:地应力岩性岩爆
边坡工程加固需求度评价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稳定程度不足的边坡通常都需要进行加固。但在加固系统设计时工程师们必须搞清边坡的哪些部位应进行重点加固 ,哪些部位只需要一般加固 ,甚至不需要加固 ,以便合理地布置加固措施。在工程地质力学综合集成方法论 (EGMS)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边坡工程加固需求度 (DRD)的概念及其应用方法。
杨志法张路青尚彦军李丽慧
关键词:边坡工程工程地质力学
川藏公路然乌-鲁朗段泥石流灾害成因分析及定量化分区被引量:8
2006年
独特的地质、地形地貌、水文以及气候条件使得川藏公路然乌至鲁朗段各种山地灾害极其发育,尤其以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根据前人的成果以及作者的实地调查,认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强烈的地壳运动和河流切割、频繁的地震、丰富的松散堆积物、有利的地形地貌、现代冰川以及丰沛的降雨是研究区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减灾防灾,采用岩石工程系统方法对研究区对泥石流进行了定量化分区。通过与初步定性泥石流分区以及泥石流灾害的分布情况进行对照,验证了定量泥石流分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丁继新杨志法尚彦军
关键词:川藏公路泥石流灾害成因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煤层气测井含气量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气层测井含气量的预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煤层气测井含气量的预测方法。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煤层气测井含气量预测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机完成,实现该方法所需设备包括测井仪器、数据通讯接口及计算机;...
向旻张峰玮帕尔哈提·祖努尚彦军齐兴华安然
基于GIS的“三图–双预测法”的应用被引量:19
2015年
针对铁法集团大强煤矿1号煤可能存在的顶板涌(突)水危害问题,运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层次分析法(AHP)型"三图–双预测法",通过对含水层厚度、岩心采取率、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断层等5个主控因素的综合分析,在建立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的同时,对开采煤层的顶板安全性进行评价及分区。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运用GIS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叠加原理,提出了1号煤顶板涌(突)水条件综合分区的划分方案。根据综合分区结果,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即将开采的2-202工作面和三采区进行了涌水量预测。
李坤曾一凡尚彦军武强何万通
关键词:富水性多源地学信息涌水量预测
水库设计的三维可视化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为了提高水库设计的自动化水平,实现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本文研究了三维地形的建模方法及其在水库设计中的应用。采用了地性特征点和地性线参与三维建模的方法,提高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地形逼真度。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种综合了水平线和覆盖消隐算法的合成消隐算法实现了彻底的消隐以及图像的快速生成。通过三维水库模型,不仅可以得到水库的容量、库水的淹没边界和淹没面积,而且还可以生成地形剖面图。如果地形剖面图与地质图、水文图、构造图等进行叠加,可以形成综合剖面图。文章最后采用三维可视化方法模拟了某水库的部分设计工作,结果表明,通过水库的三维地形模型可以简单直观的完成坝址的选择、水库容量以及蓄水的水位线的确定等方面的工作。
丁继新尚彦军杨志法
关键词:水库设计三维可视化消隐光照模型
五种不同途径获取全风化花岗岩孔隙度数值对比被引量:3
2004年
 在岩土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土孔隙度是一个经常遇到和需要明确数值的参数。它的大小由常规土工试验数据换算得出。另外,还可通过压汞试验(包括氦孔隙仪和压汞仪)、薄片观测、扫描电镜图象处理等试验分析得到其数值。这5种不同途径得出的同一套土样孔隙度差别多大?本文以全风化花岗岩为例,通过5种途径对相当数量样品孔隙度进行了试验分析和计算。结果发现,这5种途径得到5种不同孔隙度数值;其差别一方面表现在数值大小上,另一方面显示孔隙度应属不同范畴和物理意义。区别对待这一点对工程计算应用很有意义。物理实验结果换算出的孔隙度为绝对孔隙度,数值结果最大;压汞试验得到的孔隙度是三维空间内孔隙的体积百分比(氦气计测得的为开孔隙度,压汞仪得到的应是有效孔隙度);薄片和扫描电镜图象处理得到的是不同尺度范围上二维平面内孔隙面积百分比,其中以薄片鉴定得到的孔隙度值最小,原因在于在毫米级观察尺度上很多粒内孔隙被忽略掉了。而因为局部结构影响被放大,扫描电镜图象处理得到的孔隙度值变化较大而不很稳定,但微孔隙基本得到了反映。5种孔隙度数值从大到小依次是:绝对孔隙度(物理实验法)>开孔隙度(氦孔隙仪)>SEM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压汞仪)>薄片孔隙度。总体看它们之间差值较明显。
尚彦军岳中琦胡瑞林涂新斌王思敬
关键词:岩土工程孔隙度全风化花岗岩压汞薄片扫描电镜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的CSNS工程地质适宜度评价被引量:3
2021年
为合理规划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的工程建设场地和工程装置布设方案的需要,文章对工程建设场地条件进行评价。首先,通过对拟建场址勘察资料的统计和分析,选取第四系厚度、全风化层厚度、强风化层厚度、标准贯入试验次数、主要地层岩性分布、构造和地形等作为主控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原理对场地地基稳定性和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其次,在上述评价的基础上,将地基稳定性和灾害易发性复合叠加分析,对工程场址进行适宜度评价及分区;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及CSNS装置工程布设要求,对工程布设方案和场地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工程建设及运行结果证明工程地质适宜度评价及工程布设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评价方法可为类似工程场地评价及工程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李坤尚彦军何万通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地基稳定性
一种公路边坡新型防护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边坡新型防护加强结构,包括加固层、排石阶梯、护坡网和浆砌片石层,所述加固层位于边坡本体的上端,所述一层护坡绿地和二层护坡绿地之间固定有下滑通道,所述排石阶梯位于二层护坡绿地的左右两侧,所述护坡网通...
曹小红韩琼尚彦军毛金峰陈亚军
文献传递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