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劲秋
- 作品数:26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农业科学更多>>
- 从知识经济学角度审视现代生态建筑
- 2010年
-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化和信息化展现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本文试从现代生态建筑的发展需要知识经济的支撑来分析对知识经济人类社会的冲击和震撼。
- 马宁寿劲秋
- 关键词:知识经济生态建筑
- 从失落到复活——大学校园历史建筑的活化再利用初探被引量:6
- 2015年
- 历史建筑是大学动态发展历程的产物。然而,在不同时代的价值观与历史建筑维护认知缺失的影响下,校园中的历史建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被冷落。实际上,正是历史建筑的存在,才使大学这一充满人文精神的学术环境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不仅是对校园场所记忆的尊重,更是大学文化特质传承的时空纽带。大学应该把握历史建筑活化的重点环节,根据现状条件与发展内在需求选择适宜的活化更新方式,提升校园的人文品质。
- 马宁寿劲秋
- 关键词:校园历史建筑活化
- Paneling Tools在建筑曲面推敲中的运用——以某售楼部表皮推敲为例
- 2018年
- 在多样化的建筑设计手法下,曲面造型常出现于建筑表皮设计中,曲面的复杂性在方案推敲时经常给建筑师造成一定困扰。本文以某售楼部表皮推敲为例,利用Rhino平台的轻量级Paneling Tools工具,进行方案的推敲比选,为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曲面优化提供了便利,提升了建筑师对曲面造型的把控能力,也为后期建筑师与专业幕墙公司对接打下良好的方案基础。
- 寿劲秋周振文郭奕爽
- 关键词:曲面造型建筑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高职教育创新模式初探被引量:2
- 2011年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以其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享誉全世界。组织文化、理念创新、能力开发、校企合作成为其办学的主要特色,"教学工厂"是其独到的教学模式。这些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马宁寿劲秋
- 文化体验语境下的企业博物馆设计初探被引量:2
- 2019年
- 企业博物馆的兴建反映了现代企业将文化视为重要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视野,然而企业博物馆建成后的使用状况却往往不尽人意。从建筑设计的角度,通过解读企业博物馆的文化特质,分析企业博物馆在体验经济时代下文化体验价值观的转变,探讨激发企业博物馆活力的内在动力,从而阐述企业博物馆适宜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 寿劲秋
- 关键词:企业博物馆文化特质体验经济文化体验
- 行为特征视角下的中学图书馆设计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中学图书馆在校园中的功能价值日益突显,成为中学生自我教育与素质内化的重要场所。然而中学图书馆目前仍较普遍地存在着使用频率低乏的现象。究其根源,对中学生行为需求关注的欠缺制约了图书馆从使用者的人本因素激发活力的源动力。因此,思考并理解中学生在校行为特征,并以之作为指引图书馆设计的思维缘起触点,将有助于从使用者的语境探索与中学图书馆相宜的设计策略。
- 寿劲秋张雅怡林师弘
- 关键词:中学生
- 校园规划的地域性思考——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被引量:1
- 2010年
- 该文通过对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的设计思考,阐述对校园规划设计地域性的理解,只有植根于基地地域文化的大学校园才能真正成为有活力的育人沃土。
- 寿劲秋马宁
- 关键词:校园规划地域性规划设计
- 浅论古典园林中的水体空间处理技术
- 2013年
- 阐述了我国古典园林水空间处理的手法、文化意境等方面的情况,并结合古典园林的实际情况对古典园林水空间处理的发展和继承进行了探讨,提出在中国古典园林水体空间处理的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水体空间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历史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促进历史文化的方式和理念再现。
- 马宁寿劲秋
- 关键词:古典园林处理技术
-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该文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特点、产生背景及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的一般经验,从区域位置选择、城市区位选择以及与城市的相互关系上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宏观可持续性;从用地规模、园区网络系统以及生态环境上探讨高新...
- 寿劲秋
-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动态规划知识经济
- 文献传递
- 大中型中医类医院治未病中心设计策略初探被引量:1
- 2021年
- 为顺应公众健康理念的转变,完善我国预防保健体系,国家已大力推进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而当前治未病中心的建筑设计研究仍处于缺位状态。文章拟以相关文献及建设标准研究为基础,结合案例的实地调研,对大型中医类医院治未病中心在目前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与剖析,探讨治未病中心建筑设计的主要影响要素,进而总结其设计策略,为治未病中心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 林师弘王玲寿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