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
- 作品数:18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犯罪侦查系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冷酷无情特质:一种易于暴力犯罪的人格倾向被引量:37
- 2014年
- 冷酷无情特质(callous unemotional trait,CU)是指对他人冷漠、缺乏罪责感、低共情的一种人格倾向,伴随有高频率和高破坏性的反社会行为甚至暴力犯罪。CU特质者在情感上表现为对负性情绪加工不敏感,缺乏共情;在认知上表现出追求奖赏、忽视惩罚;在生物学方面,CU特质者生理唤醒水平低、皮质醇水平低、杏仁核和腹内侧前额叶活动异常。未来研究的方向是修订发展本土化CU特质量表、探析CU特质者的性别差异、梳理CU与品行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的关系、为暴力犯循证矫正的方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肖玉琴张卓宋平杨波
-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暴力犯罪
- 品行障碍青少年的执行功能、情绪加工和奖惩学习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 2018年
- 品行障碍是青少年期出现的一种持续品行不端的行为模式。文中探讨了品行障碍青少年在执行功能、情绪加工和奖惩学习等社会认知脑功能成像方面的研究。品行障碍青少年在前额叶、杏仁核等脑功能上存在问题,这可能阻碍了其正常的社会化进程。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考察品行障碍的类型以及并发障碍对患者社会认知神经机制的可能影响,并整合基因、神经机制、认知等层面分析品行障碍青少年的社会认知神经机制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 宋平
- 关键词:品行障碍情绪加工脑功能成像
- 暴力风险量表成人版在暴力犯中的信效度检验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检验暴力风险量表(Violence Risk Scale-Chinese version,VRS-C)成人版在我国暴力犯样本中的信效度。方法:通过档案查阅和访谈,采用VRS-C为评估工具对北京市某监狱181名男性在押暴力犯进行暴力风险评估。结果:(1)除获释失败或逃跑史、情绪控制、精神障碍、监管环境/机构安全水平4个条目以外,其余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均达到统计学要求;(2)VRS-C静态条目、动态条目和总分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66、0.74和0.80,四名评分者的评分者信度为0.97;(3)采用VRS和LSI-R对暴力犯进行风险水平评定的结果具有一致性;(4)抢劫犯和故意伤害犯的VRS-C总分均显著高于故意杀人犯;多重罪名暴力犯的VRS-C总分显著高于单一罪名暴力犯;累犯的VRS-C静态条目、动态条目得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累犯;20-29周岁暴力犯的VRS-C总分显著高于30-39周岁和40周岁以上的暴力犯。结论:VRS-C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尝试性地用于国内暴力犯的再犯风险评估。
- 赵辉Stephen Wong张振姜玲隋丽娜刘笑殷海博肖玉琴宋平张卓杨波
- 关键词:信度暴力犯
- 电信网络诈骗的心理解析及其防控被引量:13
- 2017年
-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呈多发态势。过度追求物欲和急功近利是电信诈骗者犯罪的内在心理动因,低成本、高回报是其外在的心理诱因,电信诈骗的非接触性和低惩罚性导致犯罪者强烈的侥幸心理。电信诈骗者通过电信方式初步取得被骗人的信任,然后利用被骗人的趋利或避害心理操纵被骗人,导致被骗人的财产损失。防控需要创造不愿骗的社会心理氛围,形成不易骗的防御机制,提高不敢骗的打击力度,使电信诈骗罪犯形成不再骗的心理取向。
- 宋平
- 青少年暴力犯循证矫正的实践探索
- 研究考察了青少年暴力犯(248名),青少年强奸犯(80名)和正常青少年(232名)在人际活动指标问卷(IRI)上的得分差异,并考察了三组青少年的共情得分与其年龄的相关关系。研究分析了上述结果对青少年罪犯矫治的启示。研究结...
- 宋平肖玉琴孙越杨波
- 关键词:正常青少年共情罪犯矫治
- 文献传递
- 冲动性与犯罪
- 冲动性是指个体不经计划、快速的行为,为寻求奖赏或快乐表现出不成熟、高风险的行为。冲动性一方面是指个体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其对环境具有适应性;但另一方面,个体不能自控的冲动、脾气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产生非适应性的社会行...
- 宋平杨波
- 关键词:冲动性犯罪神经生理
- 精神病态暴力犯的恐惧情绪面孔识别特点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从眼部区域注意特点这个角度对精神病态个体的情绪面孔识别障碍进行解释。方法:使用精神病态核查表从某监狱400余名暴力犯中挑出25名精神病态暴力犯(PCL>25)和25名非精神病态暴力犯(PCL<13),要求被试逐一对情绪面孔图片进行类型判断,并用眼动设备记录被试的注视点分布。结果:精神病态暴力犯的恐惧情绪面孔识别错误率显著高于非精神病态暴力犯,同时眼部区域注视点平均时长和注视点个数则显著低于非精神病态暴力犯。结论:精神病态暴力犯对恐惧情绪面孔的识别存在缺陷,这种缺陷与他们对眼部区域注意不足有关。
- 郭笑宋平赵辉张峰王强龙孙晓敏殷海博张卓杨波
- 关键词:情绪识别
- 共情对反应性攻击影响的ERP证据
- 共情做为一种具有适应性的亲社会心理特征,对个体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先前研究表明:在低中等挑衅状态下,共情对反应性攻击是有抑制作用的。但关于两者关系的神经生理基础尚未有探究。本研究运用人际反应问卷(IRI)在男性大学生中筛选...
- 宋平
- 关键词:共情
- 文献传递
- 暴力青少年的共情研究及其对罪犯矫治的启示
- 研究考察了青少年暴力犯(248名),青少年强奸犯(80名)和正常青少年(232名)在人际活动指标问卷(IRI)上的得分差异,并考察了三组青少年的共情得分与其年龄的相关关系。研究分析了上述结果对青少年罪犯矫治的启示。研究结...
- 宋平肖玉琴孙越杨波
- 关键词:正常青少年共情罪犯矫治
- 文献传递
- 共情与攻击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共情在个体社会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共情与攻击的关系会受诸多变量的影响,如年龄、性别、性取向和挑衅等。关于精神病态的整合情感系统理论和阐释攻击的综合认知模型有利于认识共情与攻击的关系。前额叶和杏仁核的功能缺陷或两者之间的功能连接问题可能导致个体出现低共情和高攻击行为。未来研究需要探究不同类型品行障碍青少年的共情特点及其神经生理机制,共情与网络攻击的关系需要关注。在罪犯矫治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罪犯的共情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共情训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犯罪的再发生。
- 宋平张乐雅杨波
- 关键词:罪犯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