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军

作品数:117 被引量:96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科研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中医
  • 26篇血管
  • 25篇血府
  • 25篇血府逐瘀
  • 25篇逐瘀
  • 21篇血府逐瘀汤
  • 21篇逐瘀汤
  • 21篇府逐瘀汤
  • 18篇血管新生
  • 17篇失眠
  • 15篇中医药
  • 15篇内皮
  • 14篇细胞
  • 12篇中药
  • 9篇证候
  • 9篇中西医
  • 9篇中西医结合
  • 9篇祖细胞
  • 9篇内皮祖细胞
  • 8篇循证

机构

  • 86篇中国中医科学...
  • 4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6篇福建中医药大...
  • 13篇福建中医学院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阿坝州林业中...
  • 2篇北京好来医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南阳市第一人...
  • 1篇世界针灸学会...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王府中西...

作者

  • 115篇宋军
  • 36篇高冬
  • 32篇陈可冀
  • 22篇闪增郁
  • 14篇郑良朴
  • 12篇代金刚
  • 12篇林薇
  • 11篇吴立娅
  • 11篇陈文元
  • 11篇雷洪涛
  • 11篇袁霭凤
  • 10篇逯波
  • 9篇陈可冀
  • 8篇林久茂
  • 8篇胡雅琼
  • 7篇陈旭征
  • 7篇焦雨欢
  • 6篇张静思
  • 5篇陈燕萍
  • 4篇王一铮

传媒

  • 20篇中国中西医结...
  • 12篇中国中医基础...
  • 9篇中医杂志
  • 4篇英国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陕西中医
  • 2篇中药材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处方药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世界睡眠医学...
  • 1篇家庭中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医药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8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府逐瘀汤影响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数量、表型、细胞周期和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血府逐瘀汤高(13g/kg)、中(6.5g/kg)、低剂量(3.25g/kg)组,灌胃给药7天后,分离骨髓造血干细胞,进行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造血干细胞表型Sca和细胞周期,并采用甲基半固体培养基检测集落的形成。结果各组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和悬浮细胞数量以及集落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低剂量组CD34和Sca-1的表达提高(P<0.05),中剂量组只能明显增加Sca-1的表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通过增加较早期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提高造血能力,从而达到去瘀生新的作用。
高冬林久茂郑良朴林薇陈旭征宋军陈可冀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造血干细胞骨髓
基于智能脉诊仪和红外热图的“天地人”年节律及其相位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通过脉图与热图信息,分析其年节律变化情况,探讨"天地人"年节律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相位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于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和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每月下旬节气前后三天,分别采集两轮次的脉诊信息,应用正弦函数谐波拟合方法构建脉图模型;应用红外热像仪,于2016年至2018年的相同时间点,采集一轮次的红外热图信息并分析。结果:脉位、脉力及体表温度与太阳角度及地表气温同步变化明显;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脉位、脉力、体表温度与太阳角度的相位延迟分别为12.85°、25.71°和45°,其中,最低气温与脉位、脉力的相位延迟一致。结论:脉位、脉力及体表温度存在四时节律变化,相位可作为"天地人"年节律的评价指标;绘出"天地人"年节律模型图,为"人与天地相参"提供现代科学依据。
于艺党娇娇张喜陈燕萍逯波宋军闪增郁
关键词:天人相应脉诊仪红外热图相位脉图参数
中医药改善老年睡眠
<正>~~
宋军
文献传递
曹洪欣教授治疗头痛验案3则
2008年
曹洪欣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治疗头痛验案介绍如下。
宋军曹洪欣
关键词:头痛病案
夏月应用桂枝汤验案举隅
2013年
桂枝汤被柯琴誉为“仲景群方之魁”,临床应用颇为广泛。但缘于“夏无伤寒”之说,且西晋医家王叔和更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诫,夏季临证较少应用桂枝汤。然宋军研究员对于桂枝汤有较为独到的理解,常运用桂枝汤方于夏季的杂病治疗上,且多能获效,现将部分验案摘录如下,以飨同道。
施伟丽卢鹏飞宋军
关键词:桂枝汤验案
在美国,大部分咽痛仍在使用抗生素治疗
2014年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尽管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其他组织数十年来一直努力防止抗生素滥用,但美国医师继续处方抗生素给大多数因单一咽痛就诊的成人。
宋军
关键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抗生素滥用咽痛
失眠证候研究方法学进展及概况被引量:4
2019年
本文从数理统计法、文献整理法、德尔菲法等方面梳理、归纳失眠证候的研究方法,回顾目前失眠证候的研究现状,提出从病因病机方法学角度探讨失眠证候的观点,希望能以此为失眠中医证候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可视化,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为提高失眠的临床辨证治疗水平及疗效评价有所裨益。
张喜袁霭凤宋军闪增郁
关键词:失眠证候研究方法德尔菲法
夏季纳凉当避穿堂风
2015年
近日在门诊坐诊之时,常发现患者有着凉的迹象。起初并不是太在意,只是在方药之中加些发散之品以疏解风寒。但是,随着出现上述问题的患者不断增加,医生的责任心和好奇心驱使我去发掘引起该现象的真实原因。贪凉而过度使用空调?或居住低洼、久处湿地,而招受阴寒之气?最初,几位从广东来诊的患者的说法,似乎"证实"了我的观点,"确实有点贪凉,
宋军
关键词:夏季好奇心责任心
血府逐瘀胶囊调控EphB4/EphrinB2促血管适度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胶囊适度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对EphB4/EphrinB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血府逐瘀胶囊含药血清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line 1,HMEC-1)活性、细胞周期、迁移、黏附和体外成血管的影响,明确药物具有适度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并运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药物对EphB4/EphrinB2表达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含药血清对内皮细胞活性及S期细胞比例均无影响。细胞迁移方面,1.25%含药血清作用24、48、72 h均显著增加细胞迁移能力;但2.50%含药血清在最初24 h抑制细胞迁移,随后显著促进迁移,与5.00%含药血清的影响趋势正好相反。细胞黏附方面,1.25%含药血清作用72 h时显著减少黏附细胞数;2.50%药物血清在前两个时间段增加细胞黏附数,随后在72 h抑制细胞黏附;5%含药血清在24 h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在48 h转为促进,随后作用消失。成血管方面,仅2.50%含药血清表现出促进作用,而5.00%含药血清作用48 h和72 h均出现抑制现象。2.50%含药血清组的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作用12 h上调EphB4的表达,作用24 h下调EphB4表达的同时上调EphrinB2的表达。结论仅2.50%含药血清作用48 h对HMEC-1的迁移、黏附和体外成血管均有促进作用,为最佳促血管生长条件,提示血府逐瘀胶囊促血管新生作用具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而药物调控EphB4/EphrinB2的表达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胡雅琼张静思林凡王一铮高冬宋军
关键词:血府逐瘀胶囊血管新生EPHB4EPHRINB2
失眠证候物质基础相关性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2021年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睡眠障碍。中医药治疗失眠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因其证候的复杂性及诊断的局限性限制了临床疗效。本文从神经递质、免疫、电生理、胃肠道相关物质等多方面阐述失眠证候的内在物质基础,梳理并分析当前已建立的失眠证候模型及建模方法,认为失眠证候物质基础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动物模型的建立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提出可根据睡眠—觉醒紊乱机制,利用系统生物学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探讨失眠证候的物质基础,以提高临床辨证的精确性,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于艺党娇娇雷洪涛宋军
关键词:失眠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病证结合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