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君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可溶液加工对称A-D-A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再生传统化石能源日渐短缺,并且化石能源的使用也带来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开发绿色无污染的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基于硅等无机半导体材料的传统太阳能电池不仅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过高,而且会引起环境污染问题。近10年来,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其因优异的光电转换性能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基于小分子材料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已达到16%~17%。给体材料是太阳能电池活性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关键基础,也是有机光伏器件未来产业化应用需要考虑的关键。选择合适的电子给体小分子与电子受体材料进行有效结合,可以优化器件的光吸收能力和调节电化学能级匹配度,是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关键。目前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主要分为非对称型电子推拉结构和对称型给体-受体-给体(或受体-给体-受体结构)。其中,以噻吩衍生物为主的对称结构小分子因其优异共轭平面性、高电荷传输率和可修饰性分子结构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可溶液加工对称结构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有寡聚噻吩类、苯并二噻吩类、吡咯并吡咯二酮类、二噻吩并噻咯类和卟啉类给体材料等。通过阐述已有对称小分子给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各种小分子给体材料的优缺点,展望小分子给体材料在有机光伏领域中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景。
- 范鸿志阿拉腾宝力格阿拉塔宁君塔娜特古斯
- 关键词:光电转换效率
- Nd_3Fe_(27.7-x)Ni_xTi_(1.3)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Nd3Fe1-xNixTi1.3系列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等手段研究了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研究结果表明:当0.2≤x≤0.8时,该系列化合物结晶为Nd3(Fe,Ti)29型(属于A2/m空间群)单斜结构;随着Ni含量的增加,化合物的晶格常数及晶胞体积略微变小,居里温度TC单调增加,自旋重取向温度Tsr基本不变.
- 宁君格日乐满都胡凯丽邰雪峰那日苏富泉
- 关键词:居里温度自旋重取向磁晶各向异性
- Mn_(1.18)Cr_(0.02)Fe_(0.8)P_(0.95-x)Ge_xSi_(0.05)化合物的磁热效应被引量:5
- 2010年
- 在氩气保护下用高能球磨和粉末烧结法制备了Mn1.18Cr0.02Fe0.8P0.95-xGexSi0.05(x=0.245,0.250,0.255,0.260)系列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和磁热效应。该系列化合物结晶为Fe2P型六角结构,少量Si的添加有利于稳定Fe2P型相。热磁曲线显示该系列化合物没有热滞或具有很小的热滞。该系列化合物的居里温度随Ge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0~1.5 T磁场下,最大等温磁熵变约为8J/kg.K。结果说明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室温磁热效应。
- 哈斯朝鲁宁君何小龙伊日勒图松林特古斯黄焦宏
- 关键词:磁热效应居里温度磁熵变
- 钝化NiO/CH3NH3PbI3界面对PIN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价格低廉,易制备,可在柔性衬底上制备等有点,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界面调控是一种常用于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的有效策略。钙钛矿薄膜内部以及界面会产生大量的缺陷,特别是ETL/Perovskit...
- 孟文兵吕晓宇宁君阿拉腾宝力格阿拉塔周炳卿
- 文献传递
- Y_2Co_(15.24-x)Fe_xCr_(1.76)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英文)
- 2013年
- 研究了Y2Co15.24-xFexCr1.76(x=2-8)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室温粉末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结晶为Th2Ni17型结构,晶格常数a,c和原胞体积V随铁成分增加线性增大.磁取向X射线衍射花样表明,x=2-6化合物显示单轴各向异性,而x=8化合物具有面各向异性,并且出现自旋重取向.该化合物的居里温度TC随铁成分增加而降低.该化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随铁成分增加而增加.各向异性场Ba和各向异性常数K1在x=6时出现最大值.
- 呼力雅格其特古斯宁君包富泉
- 关键词:稀土金属间化合物自旋重取向单轴各向异性
- 溶剂退火和热退火双重优化对P3HT:PCBM活性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2015年
- 采用旋涂法制备了聚3-已基噻吩(P3HT)和富勒烯衍生物【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61BM)的共混薄膜,通过调控制备过程中活性层的旋涂时间及热退火温度,研究了溶剂退火结合热退火的双重优化对活性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原子力显微镜(AFM轻敲模式)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测试手段,分别对P3HT︰PCBM活性层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P3HT:PCBM活性层的形貌和性能.
- 阿拉塔宁君阿日木申张天臣松林
- 关键词:光吸收微观形貌
- 稀土化合物Nd/_3Fe/_(27.7-x)Ni/_xTi/_(1.3)的结构和磁性研究
- 用X光衍射和磁测量手段研究了Nd/_3Fe/_/(27.7-x/)Ni/_xTi/_/(1.3/) /(x = 0.2 - 1.2/)系列化合物。X光衍射谱及热磁曲线分析表明,Nd/_3Fe/_/(27.7-x/)Ni/...
- 宁君
- 关键词:居里点饱和磁化强度磁晶各向异性
- 文献传递
- 超薄Ag透明电极的厚度对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
- 2021年
- 基于热蒸镀法制备了超薄透明银(Ag)电极,将其利用在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研究了超薄Ag透明电极的厚度对半透明有机太阳能电池透射率和光伏性能的影响。测试不同厚度Ag透明电极的透射率发现,当Ag电极厚度由15 nm增加到20 nm时,可见光区的透射率逐渐降低。透明Ag电极的厚度在18 nm时,器件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射率为23.02%,光电转换效率(PCE)可达到2.70%,比不透光器件的PCE数值3.93%降低21.95%。
- 吕晓宇宁君阿拉塔赵凤歧赵凤歧
-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透射率
- 可补足紫外光吸收的二苯基吡喃烯侧链给体-给体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应用
- 2020年
-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二苯基吡喃烯为侧链,噻吩和苯并二噻吩为主链的新型共轭聚合物,并应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对一系列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光吸收,电化学和光伏特性。吸收光谱表明,随着噻吩和苯并二噻吩共轭主链的增加,光吸收范围增大并逐渐发生红移,覆盖紫外光区300~400nm处和整个可见光区域。光致发光光谱表明,分子内发生了能量转移,随着主链共轭单元的增加,最大发射峰逐渐红移。通过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一系列聚合物均具有较高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可以与PC61BM较好的匹配,保证较高的开路电压。最后,合成的一系列聚合物作为给体材料,PC61BM作为受体材料制备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结果表明,光伏电池具有较好开路电压,PCE最高为0.59%。
- 田文亭阿拉腾宝力格张晓颖塔娜宁君阿拉塔特古斯
- 关键词:共轭聚合物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 Tb_3Fe_(29-x)Cr_x(2.5≤x≤6.0)化合物的结构和室温特性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Tb3Fe29-xCrx(2.5≤x≤6.0)系列化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等方法研究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和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r含量在2.5≤x≤6.0时化合物保持Nd3(Fe,Ti)29型单斜结构,属于A2/m空间群.Tb3Fe29-xCrx系列化合物晶胞体积V随Cr含量增加而增加.随着Cr含量的增加,化合物的居里温度TC单调减小,低温自发磁化强度M0和饱和磁化强度Ms降低,各向异性场Ba先增加后降低,在x=3.5处出现极大值.
- 格日勒满达呼富泉宁君凯丽呼力雅格其额尔敦陶克斯田晓
- 关键词: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居里温度晶格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