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家镕

作品数:32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电子电信
  • 13篇理学
  • 8篇机械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光学
  • 8篇时域有限差分
  • 8篇波导
  • 7篇时域有限
  • 7篇晶体
  • 7篇光子
  • 7篇光子晶体
  • 6篇聚硅氧烷
  • 6篇硅氧烷
  • 4篇互连
  • 4篇脊形
  • 4篇光互连
  • 4篇光栅
  • 4篇传输特性
  • 3篇多模
  • 3篇亚波长
  • 3篇亚波长光栅
  • 3篇折变
  • 3篇偏振
  • 3篇脊形波导

机构

  • 29篇国防科学技术...
  • 3篇解放军信息工...
  • 3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32篇季家镕
  • 15篇窦文华
  • 12篇温昌礼
  • 11篇宋艳生
  • 11篇冯向华
  • 11篇叶卫民
  • 10篇曾淳
  • 9篇袁晓东
  • 7篇朱志宏
  • 3篇张晚云
  • 3篇贾红辉
  • 3篇郭楚才
  • 3篇杨建坤
  • 3篇常胜利
  • 2篇冯莹
  • 2篇袁晓东
  • 1篇尹红伟
  • 1篇江涛
  • 1篇曾学文
  • 1篇兰勇

传媒

  • 10篇光学学报
  • 3篇光子学报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2篇激光技术
  • 2篇光学与光电技...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光学技术
  • 1篇光散射学报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第十届全国光...

年份

  • 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7
  • 1篇199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Gd_2O_3做介质缓冲层制作金属包覆光波导偏振器
1996年
首次报道了采用Gd2O3薄膜作介质缓冲层制作金属包覆Ti:LiNbO3光波导偏振器。通过对理论模型的计算选取合适的介质缓冲层厚度,给出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我们实际制作的Gd2O3/Al包覆Ti:LiNbO3偏振器的偏振消光比>35dB。
冯莹季家镕
关键词:缓冲层氧化钆
一种用于光互连的聚硅氧烷光波导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互连的聚硅氧烷光波导的制备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长度大于20cm,成本低的用于光互连的光波导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是设计光波导图样,制得模板;将PVDF溶液涂覆在模版上,脱模得到翻版;用苯基甲基环硅氧...
季家镕窦文华冯向华温昌礼宋艳生
脊形波导传输损耗理论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新一代计算机光互连普遍采用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是波长为850 nm的多模激光器。为了更好地与其匹配,需要开发截面大小与其输出面大小接近的脊形波导。在成功制备了最小截面积70μm×50μm,直线长度21 cm聚硅氧烷脊形波导的基础上,对其损耗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微扰理论分析可知吸收损耗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损耗由上下表面和侧面粗糙度引起的表面散射损耗决定。利用变分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气泡、缺陷和杂质对场分布的影响,得出了基模和1阶模受到肉眼可辨的影响和发生跃变时气泡、缺陷或杂质的具体量值。利用CCD摄像法测量传输损耗,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相符。
温昌礼季家镕窦文华冯向华宋艳生
关键词:集成光学传输损耗微扰法表面散射
光子晶体的非严格周期性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将时域有限差分法 (FDTD)用于光子晶体传输特性研究 ,以二维方格子光子晶体TM模为研究对象 ,分别讨论了光子晶体制作过程中圆柱半径和晶格常量误差对光子晶体传输特性和光子晶体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圆柱半径和晶格常量的误差越大 ,光子晶体的带隙效果越差 ,在一定的误差范围里 ,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能够被很好地保持 ;由于误差的存在 ,光子晶体点缺陷所形成的微腔的共振频率位置与理想情况发生了漂移 ;加工精度误差对光子晶体器件性能有较大影响。
朱志宏叶卫民季家镕袁晓东曾淳张晚云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子禁带误差分析导波与光纤光学时域有限差分法
单次散射近似研究非视线光传输中的误差被引量:7
2007年
基于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建立了非视线光传输多次散射模型,引入大气光传输系统脉冲响应峰值大小,定量计算了单次散射近似研究非视线光传输时的误差大小。结果表明:大气吸收系数ka对误差影响较小,误差随大气散射系数ks和非视线传输光程S的增大而增大;当P值(ks×S)>3时,由于多次散射作用明显,误差>80%;当P<3时,误差随P值减小而减小,P<0.3时,误差<10%,此时单次散射近似可用来研究散射大气中非视线光传输问题。
贾红辉常胜利杨建坤兰勇邵铮铮季家镕
关键词:大气光学蒙特卡罗法
光子晶体共振现象研究
2003年
完整二维光子晶体中引入点缺陷后,在光子晶体禁带中会有共振模出现;将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用于光子晶体共振特性研究中,给出共振频率的位置,直观地给出共振现象发生的过程。
朱志宏叶卫民季家镕袁晓东曾淳张晚云
关键词:光子晶体光子禁带时域有限差分法
多模脊形光波导的制备及其耦合对准和损耗测量系统被引量:2
2011年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目前在光互连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波长为850 nm的多模激光器,其光输出截面达50μm×50μm,为了更好的匹配该器件,需要研制大截面多模脊形波导,并且为了满足芯片间光互连的需求,对互连波导长度具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改进制备工艺,研制了直线长度为21 cm的多模聚硅氧烷脊形波导,并成功完成了通光实验;搭建了一套对波导完全无损伤的测量系统,实现了对多模脊形光波导的无损伤测量,测得损耗平均值为约0.18 dB/cm,并利用传统的截断法进行了验证。此外,该系统还可以用于不可见光波段的耦合对准。
温昌礼季家镕冯向华宋艳生窦文华
关键词:光学制造模压损耗测量
近红外亚波长硅光栅偏振器的设计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泄漏模共振效应以及等效介质理论设计出工作在近红外波段的一维亚波长硅光栅偏振器。采用散射矩阵方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模拟结果显示在正入射条件下,该偏振器在1 284~1 575 nm波长范围内的消光比大于100(20 dB),而TM模的透射率高于98%。同时对该偏振器的角度特性以及制备容差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该偏振器具有较大的角度与制备容差。
郭楚才叶卫民袁晓东季家镕
关键词:亚波长光栅偏振器
亚波长光栅偏振分束器的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利用单层亚波长硅光栅结构设计出工作在近红外波段的偏振分束器。该偏振分束器在45°入射角附近对TE偏振光具有很高的反射率同时对TM偏振光具有很高的透射率,其设计原理是基于亚波长光栅的泄漏模共振效应以及类布儒斯特效应。利用散射矩阵方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偏振分束器进行设计和分析。模拟结果显示,该偏振分束器在1390~16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反射与透射消光比大于100;同时该偏振分束器具有相对较大的入射角度容差,在有限尺寸高斯光束入射下能保持很好的性能。
郭楚才叶卫民袁晓东曾淳季家镕
关键词:光栅偏振分束器亚波长光栅
顺电相KTN中反射型全息相位栅的衍射效率分析
2010年
在顺电相光折变晶体中存储全息相位光栅是研制新型电控全息光开关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光栅的衍射效率,将Kogelnik耦合波理论与Kukhtarev方程相结合,得出了顺电相钽铌酸钾晶体中反射型相位栅衍射效率的解析式,对影响光栅衍射效率的各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使写入光的入射角远离45°、增加晶体厚度和增大外加电场等措施都可以使反射型全息相位栅的衍射效率提高。45°入射角附近出现较宽的低衍射区。衍射效率对入射角、晶体厚度以及外加电场的变化敏感,其中任一个参量的较小改变都可以引起衍射效率的较大变化。晶体的吸收对衍射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分析结果有助于在实践中调整参量以获得较高的读出光衍射效率。
宋艳生季家镕窦文华温昌礼
关键词:全息衍射效率耦合波理论光折变效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