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盼

作品数:132 被引量:562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2篇抑郁
  • 48篇抑郁症
  • 39篇并发
  • 32篇海马
  • 31篇解郁
  • 29篇解郁方
  • 28篇糖尿
  • 28篇糖尿病
  • 28篇糖尿病并发
  • 14篇抑郁模型
  • 14篇神经元
  • 14篇胶囊
  • 13篇应激
  • 13篇模型大鼠
  • 13篇海马神经
  • 12篇抑郁症大鼠
  • 12篇乳腺
  • 12篇乳腺癌
  • 12篇腺癌
  • 11篇慢性

机构

  • 114篇湖南中医药大...
  • 65篇湖南中医药大...
  • 12篇湖南省中医药...
  • 8篇中南大学
  • 8篇广东药科大学
  • 3篇广东技术师范...
  • 3篇湖南省肿瘤医...
  • 3篇长沙市第四医...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湖南省脑科医...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湖南科技职业...
  • 1篇邵阳学院
  • 1篇湖南省药品检...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湖南省第二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6篇孟盼
  • 96篇王宇红
  • 60篇杨蕙
  • 49篇赵洪庆
  • 36篇韩远山
  • 28篇张秀丽
  • 25篇刘检
  • 19篇蔺晓源
  • 18篇向韵
  • 18篇雷昌
  • 16篇柳卓
  • 13篇蔡川
  • 11篇李薇
  • 11篇杜青
  • 11篇杨琴
  • 11篇刘林
  • 10篇蔡光先
  • 10篇黄丹
  • 9篇凌佳
  • 7篇朱青

传媒

  • 13篇中国中医药信...
  • 9篇湖南中医药大...
  • 6篇亚太传统医药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中草药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成药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广东药学院学...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11篇2024
  • 11篇2023
  • 12篇2022
  • 11篇2021
  • 7篇2020
  • 14篇2019
  • 9篇2018
  • 20篇2017
  • 1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郁症大脑海马神经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或兴趣丧失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精神疾病。关于抑郁症发病机制假说有以下几种:儿茶酚胺及受体假说;单胺假说;受体敏感假说;
孟盼王宇红张秀丽
关键词:抑郁症BDNFCREB突触素
一种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中药、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药制成:熟地黄16‑20%,山茱萸8‑12%,女贞子8‑12%,贯叶连翘4‑6%,姜黄8‑15%,郁金10‑13%,人参7‑11%,怀牛膝8‑12%,黄...
王宇红杨蕙孟盼蔺晓源龙红萍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检测动物主动逃避行为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动物主动逃避行为的装置,包括外围笼,所述外围笼内中部固定安装有中心笼,中心笼下侧上开设有开口,开口处转动安装有门体,所述外围笼内底端对应开口设有踩板,踩板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杆一,连杆一上套设有弹...
赵洪庆王宇红韩远山杨冬梅孟盼柳卓邹蔓姝
文献传递
基于海马损伤与保护的抗抑郁机制研究及中医药应用
王宇红谭元生杨蕙孟盼蔺晓源郭纯张秀丽李东雅刘检韩远山
该项目属中医中药学研究领域。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578、81202693)、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1A087)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5030)等6项课题。抑郁症已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发病率...
关键词:
关键词:抑郁症抗抑郁药物中医药防治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JNK、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灌胃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继续给予28 d慢性应激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末次给药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Western blot检测海马JNK、Bcl-2、Bax蛋白表达;RT-PCR检测JNK、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JNK、Bax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上升,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降糖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JNK、Bax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孟盼赵洪庆杜青王宇红杨蕙张秀丽徐雅岚
关键词:神经元凋亡JNK
制草乌传统饮片和超微粉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本文以制草乌传统饮片和超微粉为研究载体,将传统饮片与超微粉对照,评价微粉化对制草乌安全性的影响。
张熙王宇红孟盼蔡川杨蕙蔡光先
关键词:制草乌传统饮片超微粉
文献传递
逍遥方3种制剂疏肝解郁功效的谱效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确定逍遥方3种制剂指纹图谱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与疏肝解郁功效的关系,为建立"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HPLC法研究逍遥方3种不同制剂的化学成分,即传统丸剂、汤剂、新制剂,采用复合病因肝郁脾虚模型探究其药理效应,灰关联度分析法解析逍遥方3种制剂的谱效关系。结果:逍遥方3种制剂疏肝解郁的功效是其所有化学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关联度的大小排列逍遥方不同制剂指纹图谱对疏肝解郁作用相关的成分峰来源,依次为新制剂峰>汤剂峰>丸剂峰。结论:新制剂所用工艺合理、质量稳定,该评价方法对经典名方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王宇红李波蔡光先孟盼杨永华
关键词:疏肝解郁谱效关系
百事乐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GR/p-GR/SGK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百事乐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及百事乐胶囊高、中、低(2.88,1.44,0.72 g·kg-1)剂量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连续21 d Morris水迷宫测定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放射免疫法观察大鼠血浆CORT含量的变化,Western-blotting观察大鼠海马GR,p-GR,SGK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EL)、目标象限潜伏时间显著增长(P<0.01);穿越目标象限的次数显著降低(P<0.05);CORT含量显著增高(P<0.01),海马GR、p-GR的表达下调(P<0.01),SGK1的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百事乐胶囊高剂量能缩短模型大鼠的EL(P<0.05),并能缩短目标象限潜伏时间(P<0.05),增加目标象限的穿越次数(P<0.05);同时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浆CORT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高、中剂量组海马GR、p-GR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高剂量组SGK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百事乐胶囊可能通过GR/p-GR/SGK1信号级联增加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的功能,进而实现抗抑郁的作用。
孟盼赵洪庆雷昌王宇红杨蕙张秀丽刘检
关键词:海马GRSGK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PM2.5的影响因素权重确定方法被引量:9
2016年
以武汉市的空气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AQI中5项分指标及其对应污染物(含量)的权重大小.结果发现PM2.5的影响因素按权重大小分别为: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该结果为减排PM2.5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董健卫陈艳美孟盼
关键词:PM2.5主成分分析
不同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抑郁模型大鼠的生物学特点,为抑郁模型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媒对照组、束缚应激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组,皮质酮注射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分别进行造模,时间均为21 d,造模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种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但只有皮质酮组大鼠进入目标象限潜伏期时间增加(P<0.05);旷场测试中活动次数显著下降,其中CUMS组和皮质酮组对比束缚组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3种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中的不动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此外,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区BDNF、NGF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但各模型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束缚应激、CUMS、慢性皮质酮注射均能使大鼠产生明显的抑郁样行为,且在脑内神经营养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赵洪庆杜青柳卓向韵刘林孟盼王宇红
关键词:抑郁模型束缚应激神经营养因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