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秀东

作品数:38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大蒜
  • 8篇鳞茎
  • 7篇气生
  • 7篇气生鳞茎
  • 6篇辣椒
  • 6篇黄瓜
  • 6篇基因
  • 5篇休眠
  • 5篇番茄
  • 3篇杀菌
  • 3篇蒜薹
  • 3篇茄子
  • 3篇胁迫
  • 3篇克隆
  • 3篇花叶
  • 3篇花叶病
  • 3篇花叶病毒
  • 3篇黄瓜花叶病
  • 3篇黄瓜花叶病毒
  • 3篇基因克隆

机构

  • 34篇山东农业大学
  • 9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东省果树研...
  • 1篇泰安市农业科...
  • 1篇商丘市农林科...

作者

  • 38篇孙秀东
  • 19篇刘世琦
  • 7篇周淑梅
  • 6篇陈国菊
  • 6篇曹必好
  • 6篇雷建军
  • 5篇董飞
  • 5篇董玉惠
  • 4篇王立霞
  • 3篇杨超
  • 3篇孟成民
  • 2篇王传增
  • 2篇王晓云
  • 2篇谢冰
  • 2篇李小琴
  • 2篇高荣广
  • 2篇刘静
  • 2篇史庆华
  • 2篇张云飞
  • 2篇刘星辰

传媒

  • 8篇山东农业科学
  • 4篇园艺学报
  • 3篇中国蔬菜
  • 3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农药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现代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园艺学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打破大蒜休眠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破大蒜休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备好的大蒜鳞茎在最佳浓度的赤霉素、乙烯混合液中浸泡,然后将浸泡后的鳞茎置于12℃低温培养箱中培养8~20天。本发明通过两种激素浸泡结合低温处理,来减弱大蒜休眠物质活性,刺...
任煜倩刘世琦孙秀东刘静管梦娇
文献传递
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外源GA3解除大蒜气生鳞茎休眠相关基因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外源GA3打破’金乡’大蒜气生鳞茎休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休眠气生鳞茎和GA3处理气生鳞茎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响应外源GA3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究差异表达基因与GA3解除气生鳞茎休眠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GA3可有效打破气生鳞茎休眠;通过转录组测序得到上调差异基因4588个,下调差异基因55857个;2810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KEGG中获得注释,其中在代谢途径中获得注释的差异基因最多,其次为遗传信息处理途径。差异表达基因较多的富集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且富集结果显著;筛选出参与GA、ABA、ZR信号转导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GAI、SLR1、PP2C等,其表达情况与气生鳞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一致,推测外源GA3可通过抑制GA信号途径负调控因子DELLA基因的表达,激活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过程,使气生鳞茎休眠解除,同时PYL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从而使得脱落酸含量相对降低,有利于休眠解除;qRT-PCR验证结果显示测序结果和实际结果一致。
董玉惠王立霞顾启玉刘中良孙秀东刘世琦
关键词:大蒜外源GA3气生鳞茎休眠解除
辣椒CMV广州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分析及亚组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从广州市呈现花叶病症的辣椒上分离纯化得到1个黄瓜花叶病毒的分离物(CMV-GZ)。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该病毒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P)基因,其序列长度为657 bp,编码218个氨基酸。对CP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与CMV亚组Ⅰ5个株系的同源性均在90%以上,而与亚组Ⅱ4个株系的同源性均低于80%。据此将该分离物归属于CMV亚组Ⅰ。
孙秀东周淑梅雷建军曹必好陈国菊
关键词:辣椒CMVCP基因
蔬菜栽培学专题教学法初探被引量:2
2009年
《蔬菜栽培学》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专业课程。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结合课程内容,提出实施专题教学法,初步探讨专题教学法在《蔬菜栽培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与基本策略,评价教学效果。
谢冰王晓云孙秀东杨超
关键词:蔬菜栽培学专题教学法
甜玉米子粒果皮厚度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针对我国目前甜玉米育种的问题—果皮厚、柔嫩度差,本试验以超甜玉米、普甜玉米和普通玉米等3种不同基因型的7个玉米自交系、4个杂交种作研究材料,在摸索甜玉米果皮厚度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对甜玉米果皮厚度的变化规律作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甜玉米子粒发育过程中,果皮厚度呈抛物线状动态变化。即授粉后随着子粒发育果皮逐渐变厚,到乳熟后期或蜡熟期达最大值,然后随子粒脱水,果皮细胞排列紧密而变薄。
周淑梅李小琴孙秀东
关键词:甜玉米果皮厚度
适于大蒜田苗期施用的除草剂筛选与评价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明确大蒜田苗期除草剂茎叶处理对植株安全性及杂草的防除效果,筛选出适宜除草剂种类及最佳施用剂量。[方法]在大蒜出苗期,杂草4~5叶期采用茎叶施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0%精喹禾灵EC、15%精吡氟禾草灵EC、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12.5%烯禾啶EC、30%辛酰溴苯腈EC、48%灭草松AS 6种除草剂对青蒜苗安全,对田间优势杂草马唐和打碗花株防效均超过80%,鲜重防效达70%以上。大蒜田苗期茎叶处理除草剂防除杂草可选用10%精喹禾灵EC为525 m L/hm2、15%精吡氟禾草灵EC为750 m L/hm2、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为450 m L/hm2、12.5%烯禾啶EC为1350 m L/hm2、30%辛酰溴苯腈EC为1200 m L/hm2、48%灭草松AS为1500 m L/hm2。[结论]在大蒜苗期针对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可选用10%精喹禾灵EC、15%精吡氟禾草灵EC、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12.5%烯禾啶EC,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可选用30%辛酰溴苯腈EC、48%灭草松AS。
王丹刘世琦刘静刘静张云飞张云飞王立霞
关键词:大蒜苗期除草剂防效
番茄SlFHA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学信息分析
2023年
为明确番茄SlFHA1基因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盐胁迫下的表达特征,从番茄品种“895”叶片中成功克隆出SlFHA1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番茄中各器官中和不同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为研究番茄的耐盐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SlFHA1的cDNA序列全长为1023 bp,编340个氨基酸;SlFHA1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7613.47,分子式为C1671H2585N469O499S12,理论等电点为6.40,为疏水性蛋白,且是没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的蛋白。SlFHA1蛋白内含FHA结构域,属于forkhead family超家族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SlFHA1在番茄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且在叶中表达水平最高;盐处理后,SlFHA1的表达量升高。
张月周淑梅孙秀东
关键词:番茄基因克隆盐胁迫
一种大蒜气生鳞茎诱导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气生鳞茎诱导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蒜薹采摘及处理:使用无菌工具剪取蒜薹花苞段,并用酒精消毒后备用;(2)制备培养基:培养基为液体MS培养基,每升培养基中加入蔗糖30g,并将PH调为5.8,...
董玉惠刘世琦董飞孙秀东张现征
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光质对番茄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机理被引量:13
2019年
以‘Micro-To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材,种子发芽后30d移入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红/蓝光组合(1:1、3:1、5:1、7:1)处理,以白光处理为对照。在番茄果实绿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取样,测定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及蛋白组数据。结果表明,在转色期和成熟期,对番茄风味有积极作用的己醛、反式–2–己烯醛、β–紫罗兰酮、牻牛儿丙酮、6–甲基–5–庚烯–2–酮、2–苯乙醇、愈伤木酚的含量在红/蓝光3︰1组合处理中最高,而对风味有消极作用的水杨酸甲酯的含量较低,并且在成熟期为0。进一步分析了红/蓝光3︰1组合处理与对照相比的差异蛋白,在成熟过程中番茄果实共鉴定到12个与挥发性物质产生有关的差异蛋白,其中8个上调表达,4个下调表达。通过对12个差异蛋白进行mRNA水平的验证发现,只有转色期的苯丙酮酸互变异构酶(MIF)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表达不一致,其他11个蛋白在两个水平表达均一致。
董飞王传增孙秀东张庆董玉惠王立霞刘世琦
关键词:番茄蛋白组学光质挥发性物质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其生物学特征在经历气候变迁、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发生了多方面变异,从而形成了众多地方品种。因此,研究大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蒜的科学分类及品种鉴定、保存、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SR(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技术对55份大蒜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扩增。用POPGENE version1.32软件计算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遗传相似系数(GS)、遗传距离(GD)、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等指标,并采用NTSYS pc 21-2软件进行种质间的UPGMA(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聚类分析和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组群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对引物共扩增出75条带,多态性条带为73条(多态性比率为97.33%),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10.71个位点和10.43个多态性位点,说明SSR分子标记揭示的多态性强。55份大蒜种质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335和0.2278。大蒜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为一类的大蒜多来源于相同或相近区域。
孙亚丽史庆华刘世琦孙秀东陈亚霏钱胜艳刘星辰
关键词:大蒜SSR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