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春霞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型
  • 3篇输血
  • 2篇术后
  • 2篇剖宫产
  • 2篇母乳
  • 2篇母乳喂养
  • 2篇护理
  • 2篇分娩
  • 2篇妇科
  • 2篇HLA
  • 2篇测序
  • 2篇产妇
  • 1篇导乐
  • 1篇导乐式分娩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态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按摩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机构

  • 13篇宁波大学医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4篇孙春霞
  • 6篇裘亚君
  • 3篇陈文
  • 2篇洪雅华
  • 1篇赵群益
  • 1篇戴玲华
  • 1篇宣荣荣
  • 1篇童微星
  • 1篇洪亚华

传媒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人群HLA、HNA抗体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多次输血者,TRALI疑似患者,正常献血者等3类人群机体内与免疫性TRALI相关的HLA抗体和HNA抗体种类以及其水平的概况。方法利用HLA和HNA检测试剂盒对100例3类人群进行HLA抗体和HNA抗体检测以及特...
许德义孙春霞陆少燕王吟春俞露邓刚贺云蕾张继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分娩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4月就诊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9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分娩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发生不良分娩结局30例(31.91%),其中产后出血8例,胎盘早剥10例,羊水过少2例,产后感染3例,新生儿窒息3例,胎儿宫内窘迫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程度重度(OR=5.083,95%CI:1.176~21.980)、发病孕周<28周(OR=5.455,95%CI:1.493~19.931)、蛋白尿程度+++~++++(OR=4.333,95%CI:1.673~11.227)、分娩孕周<28周(OR=12.600,95%CI:1.401~113.312)、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症(OR=3.500,95%CI:1.212~10.10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异常(OR=2.514,95%CI:1.031~6.129)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异常(OR=2.497,95%CI:1.028~6.064)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分娩结局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分娩结局发生与疾病程度、蛋白尿程度、分娩孕周、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症、LDL-C水平及HDL-C水平有关。
肖珊珊戴玲华孙春霞宣荣荣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影响因素
剖宫产并发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1
2011年
羊水栓塞(amnioticfluidembolism,AFE)是分娩过程中羊水有形成分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突发死亡的分娩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羊水栓塞,病死率70%~80%,因此及时诊断及急救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2010年8月29日我科成功救治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现报道如下。
裘亚君孙春霞
关键词:迟发性羊水栓塞严重并发症剖宫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护理分娩过程
出院随访干预对提高初产妇产褥期纯母乳喂养率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出院随访干预对提高初产妇产褥期纯母乳喂养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该院分娩的初产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母乳喂养宣教与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出院随访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出院1个月时母乳喂养技巧和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纯母乳喂养时间和婴儿出生后1、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技巧和知识掌握评分为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婴儿出生后1、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更高,喂养时间更长;观察组睡眠、精神状态、食欲、日常活动、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初产妇产褥期实施出院随访干预,能有效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技巧和知识掌握度,延长纯母乳喂养时间,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生活质量。
裘亚君孙春霞杨莉芹方静肖珊珊王吟春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
宁波地区1055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成因分析与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孙春霞裘亚君金之瑾洪亚华陈文顾志芬陈健
关键词:围产儿出生缺陷先天性智力低下围产儿死亡
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护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8年
孙春霞裘亚君陈文
关键词:术前肠道准备术后肠功能恢复机械性肠道准备妇科预防性抗生素盆腔手术
400例导乐式分娩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评价导乐式分娩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实验组共400例,采用陪伴式分娩,有一个亲属陪伴,一位助产士全程陪伴,并指导产妇顺利渡过分娩期,对照组400例,为未开展陪伴分娩期的产妇,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产妇在分娩时的心理状态,各种原因的剖宫产率(导乐组为23%,对照组为39%)有显著差异(P<0.05);尤其是社会因素,实验组(11.96%)均优于对照组(33.97%)。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解除产妇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减少了各种原因的剖宫产率,保护、促进和支持了自然分娩。
孙春霞
关键词:导乐式分娩陪伴式分娩心理状态剖宫产率自然分娩
MN血型四种方法检测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MN血型四种方法检测方法的差异,为MN血型检测的准确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血型血清学、免疫印迹法、PCR-SSP法、直接测序法检测MN血型。血型血清学以免疫学为基础,按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测定;免疫印迹法是把SDS电泳分离的红细胞膜蛋白从凝胶转移到PVDF膜上,并检测目标蛋白。PCR-SSP法针对红细胞MN血型系统基因不同碱基的变异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测定;直接测序法可测出MN血型的相关外显子基因序列,并与正常人相应的测序进行比对。结果血清学方法检测MN血型200例,其中MM 57例(28.5%),MN 87例(43.5%),NN 56例(28%);基因频率:m为50.25%,n为49.75%。Ss血型系统中,表现型为ss 198例、Ss 2例,未检到SS血型。免疫印迹法结果表明不同血型的红细胞之间膜蛋白图谱基本相似,但存在一些差异点,提示不同血型的红细胞之间可能存在膜蛋白的差异。PCR-SSP法和测序法解决了血清学方法抗体特异性、大量输血患者或自身溶血性贫血患者等问题。4种方法测得的血型结果一致,符合率100%。其中直接测序法可获得核苷酸的变异,使得该方法在研究血型遗传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论 4种方法检测结果之间不存在差异,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优势,可实现相互验证,确保MN血型检测的准确性。
许德义孙春霞高家良邓刚梁伟贺云蕾彭明喜童微星
关键词:MN血型免疫印迹法PCR-SSPDNA测序
CisAB_(01)-A_(102)血型分子遗传分析及其红细胞抗原表达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ABO血型系统中Cis AB01/A102血型的分子机理及其红细胞A、B抗原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血清学、ABO基因直接测序、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确定献血者ABO血型。结果发现了1例比较少见的Cis AB01/A102亚型,该亚型是由于ABO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467C>T、803G>C突变,分别引起多肽链P156L、G268A替换。Cis AB01/A102血型红细胞表面A抗原荧光强度强度正常,而B抗原荧光强度则比正常B血型抗原强度略低。结论 ABO基因467C>T、803G>C突变是导致Cis AB01亚型的分子遗传基础,同时该亚型红细胞B抗原荧光强度与正常红细胞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弱。
孙春霞邓刚贺云蕾梁伟许德义
关键词:CIS流式细胞仪
2008-2011年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调查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各类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特别是免疫性输血反应的机理,建立一套比较完整、适宜的输血程序。方法:通过血型鉴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抗体效价测定等实验技术,分析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输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各类血液和血液成分制品输注56 825例中,其中全血218单位,红细胞悬液21 301单位,洗涤红细胞262单位,血小板8 580单位,血浆26 464单位,共发生输血反应123例(占0.22%);检测出的红细胞相关抗体11例,以特异性抗体占绝大多数(7例),而这些特异性抗体大多为Rh系统的抗体,尤以抗-E、抗-D最多(各2例)、抗-e 1例、抗-c1例、抗-M 1例,其他冷凝集素1例,非特异性抗体2例,自身抗体1例、抗体效价为16-128不等。结论:该院的输血反应发生率虽处于较低水平,但在输血前开展抗体筛选、血液辐照等,可以避免或减轻免疫性输血反应,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孙春霞洪雅华赵群益许德义朱兴德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血型不规则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