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芳芳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免疫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RUNX3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靶向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受体
  • 1篇脐静脉内皮
  • 1篇脐静脉内皮细...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姚芳芳
  • 2篇侯鹏
  • 2篇贺莉
  • 2篇郭长存
  • 2篇丁杰
  • 1篇陈瑜
  • 1篇韩宇
  • 1篇韩霜
  • 1篇樊代明
  • 1篇杨利萍
  • 1篇梁树辉
  • 1篇吴开春
  • 1篇韩英
  • 1篇殷健
  • 1篇曹姗姗
  • 1篇吴志强
  • 1篇陈蓓
  • 1篇闫堃
  • 1篇惠晓莉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RUNX3、SLC22A4和PPAR-γ的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RUNX3(rs2236851,A→G)、SLC22A4(rs3792876,C→T)和PPAR-γ(rs3892175,A→G)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过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等方法共同确诊的UC患者81例,健康对照组154例,提取患者的全血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的方法,检测UC患者、SLC22A4和PPAR-γ的基因型分布,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RUNX3的rs2236851位点的多态性与UC紧密相关(P<0.05);而SLC22A4的rs3792876位点与PPAR-γ的rs389217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UNX3的rs223685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遗传易感因素,而SLC22A4的rs3792876位点与PPAR-γ的rs3892175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姚芳芳郭长存丁杰侯鹏
关键词:RUNX3PPAR-Γ溃疡性结肠炎遗传易感性SNP
小肠错构瘤致消化道反复岀血一例被引量:4
2010年
患者女,22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解暗红色血便1次,量约500ml,伴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患者前往当地医院住院,行胃肠镜及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未见异常.给予止血、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8天后好转出院.2天前患者自觉活动后乏力.入院当天下午再次拉成型黑便一次,表面附暗红色血液,前来我院就诊,为进一步治疗以”便血待查”收入住我院消化科。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66mmHg。
姚芳芳殷健吴志强侯鹏
Runx3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Runx3在溃疡性结肠炎(UC)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RUNX3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经过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等方法共同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活检的石蜡标本和结肠癌手术切除标本残端的正常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Runx3蛋白在68例UC及50例对照结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Runx3在UC及对照组结肠粘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unx3的表达与UC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变严重程度之间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Runx3作为一个转录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通过非直接的方式发挥其重要作用。
姚芳芳郭长存贺莉韩霜丁杰
关键词:RUNX3溃疡性结肠炎免疫组化
应用免疫沉淀-质谱法筛选肿瘤血管靶向肽CGNSNPKSC的结合受体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筛选和鉴定肿瘤血管靶向肽GX1(CGNSNPKSC)的结合受体。方法:化学合成生物素标记的GX1,培养内皮细胞并收集细胞膜蛋白;利用免疫沉淀的方法进行免疫磁珠分离,富集能与血管特异性短肽GX1结合的蛋白质;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进行western blot免疫检测,筛选出能和GX1结合的目的条带;利用液相色谱-二级质谱(LC-MS/MS)对能与血管特异性短肽GX1结合的蛋白质进行测序鉴定。结果:利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的方法,获得了能与GX1结合的蛋白条带,其分子量为13KDa。利用LC-MS/MS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8个候选蛋白:cDNA FLJ40018fis,clone STOMA2006398,cytochromeP45019A1,probable histone-lysine N-methyltransferaseASH1L,adenylyl cyclase-associated protein2(CAP2),similar toankyrin repeat domain20A,diacylglycerol kinase iota(DGKI),isoform2of Inositol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type1,similar to annexinA2isoform1。结论:利用免疫沉淀-质谱法获得了8个GX1结合受体的候选蛋白,为进一步寻找血管抑制治疗的靶标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贺莉吴开春惠晓莉陈瑜梁树辉陈蓓曹姗姗闫堃韩宇姚芳芳杨利萍韩英樊代明
关键词:脐静脉内皮细胞免疫沉淀LC-MS/MS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