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当英

作品数:38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19篇社会学
  • 11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社会
  • 6篇秩序
  • 5篇乡村
  • 4篇宗教
  • 3篇信仰
  • 3篇庄子
  • 3篇文化
  • 2篇道德
  • 2篇道教
  • 2篇儒家
  • 2篇社会化
  • 2篇社会秩序
  • 2篇生活秩序
  • 2篇数字鸿沟
  • 2篇数字化
  • 2篇数字技术
  • 2篇农村
  • 2篇全真教
  • 2篇逍遥
  • 2篇逻辑

机构

  • 37篇安徽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作者

  • 38篇夏当英
  • 2篇孙语圣
  • 1篇宣朝庆
  • 1篇姚俊
  • 1篇王处辉
  • 1篇王朔柏
  • 1篇李静
  • 1篇卢玥

传媒

  • 6篇安徽大学学报...
  • 3篇沈阳大学学报...
  • 2篇孔子研究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教学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学术界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现代哲学
  • 1篇安徽省情省力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温州大学学报...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孟子视野中道德信仰的生成逻辑与建立机制
2014年
战国时期,既有规范及其精神基础崩解,孟子在孔子"仁学"基础上建立了以仁为本的道德体系,主张普及道德信仰以维护社会秩序。在孟子视界中,道德信仰的生成逻辑体现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中,"尽心知性以知天"规定了道德信仰是理性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孟子又赋予道德信仰形而下的意义,主张社会人伦提供了培育道德信仰的具体情境,要求行为主体以践行人伦规范的方式来显现道德信仰与道德情感,从而有效调整社会运行秩序。孟子仁政说强化统治者在推行道德信仰中的功能,期望国家权力给建立道德信仰以制度上的保障。
夏当英
关键词:儒学孔子
传统文化的嬗变与农村社会秩序重建
2017年
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即由共同体本位的社会转变为个人本位的社会,这个过程离不开小共同体的发展。近代以来,大共同体本位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而发生嬗变,小共同体所形成的农村社会秩序也发生了变迁。从传统文化的三个层面即技术、制度、观念与农村社会秩序的经济、家族、礼治的对应关系中分析传统文化嬗变对农村社会秩序变迁的影响,得出凡是能发扬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或承载人性伟大的传统文化都拥有顽强生命力的结论。由这类文化培养的民间精英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将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生和农村社会秩序得到重建。
夏当英朱富雷
关键词:传统文化宗教
论苏里南的宗教信仰及其社会凝聚作用
2018年
苏里南宗教信仰呈多源与多样化特征,欧洲、非洲、亚洲的移民以及本地土著形成了各自独立、界限分明的宗教派别,主要为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原始宗教等。宗教一直是苏里南社会变革的焦点,苏里南的多元社会结构与多宗教传统密切关联。但是,苏里南宗教在国家层面发挥了社会凝聚作用。宗教差别和民族界限没有影响苏里南民众的国家认同,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相互尊重与包容。在政治态度上,各派宗教均表现了政治参与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社会伦理上,各派宗教"善"的道德系统使苏里南多元宗教文化有着根本的一致性。
夏当英孙语圣
关键词:族群宗教信仰
论古代蒙养书《名贤集》体现的传统社会生活理念被引量:4
2007年
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落点在民间社会。《名贤集》作为宋明以降被广泛采用的蒙学教材,其社会生活理念是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一项内容。《名贤集》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以积极入世情怀强调人在现实世界的努力,要求人在行事处世时多行善事,淡泊名利,用志专心,且善于应变以适应社会环境。追求社会关系之和谐是《名贤集》思考的重要主题,其中诸多理念在当今中国社会中仍然存在。
夏当英王处辉
关键词:儒家社会行为
安命·逍遥·游戏:社会困境中的庄子处世模式被引量:1
2012年
庄子在洞察社会现实之后,指出人生中充满人与自我、人与外物的矛盾,而所有社会困境均是人力所无法扭转之必然。为此,庄子只好以"命"来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主张人要安命无为。庄子认为,人虽在社会中生活,但要追求精神上的逍遥自由,他提出"缘督以为经"的具体处世原则,主张过一种超脱世外、又混迹世中的游世生活。
夏当英卢玥
关键词:庄子逍遥游世
务工与电商:乡村“数字化家计”的形成被引量:7
2022年
在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中,乡村家庭主要体现为离散型家庭结构,并形成了“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乡村出现扎根型家庭结构,在家计上主要为就近务工或经商模式。国家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小农家计的转变带来新的契机,基于电商业的数字化家计模式逐渐兴起。数字化家计主要以有丰富务工经验的返乡创业青壮年为主导,其初步成功得益于国家政策、亲代奉献及各种社会强弱关系的作用。在一些不发达地区,数字化家计尚在起步阶段,农户如能够合理运用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务工经验,并且相关制度能够切实落地与嵌入得当,数字化家计将对优化家庭和村庄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夏当英辛昌泽
道教神仙信仰的俗世性特征被引量:6
2007年
道教神仙思想与中国民间信仰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道教神灵的产生离不开民众的参与;道教一系列敬神仪式因为不断迎合民众的需要而富于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社会长盛不衰;民众也期望借助于神灵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社会行为。
夏当英
关键词:道教神仙民间信仰
传统家国体制的理念演化与现代转型
2024年
家庭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中印证传统文化价值的基本要素,以其结构性与功能性特征为传统国家体制提供了深厚的制度性资源和习惯性场域,“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国家底蕴则构成联结传统与现代的基础性阐释框架与理想类型。传统家国体制在总体上是早期国家向王朝国家的演化过程,并与家本位秩序相统合,最终在统一的国家范围内实施儒家“家庭化”的制度理念,实现“皇权—官僚—小农”互为依存的结构体系。自晚清以后,传统家国体制经历了在政治上由王朝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在道德秩序上则产生以“家庭革命”为代表的家国分离运动。
夏当英
关键词:家国同构
“红色家风”的传承与困境:金寨县考察被引量:3
2018年
安徽省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是安徽省的革命高地,孕育了奉献的红色精神。同时,随着家风传承的热议,金寨县以她红色优势,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红色家风。但是,功利主义流行下的道德失范、生活世界殖民化与社会阻滞、红色文化在代际传承中的主体缺失,都让红色家风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境。红色家风的传承需要重视家庭对红色家风传承的主体作用、学校对红色家风传承的主导作用、社会对红色家风传承的主干作用。
翁良玉夏当英
关键词:革命老区红色文化
家庭抚育中的性别归责与父职实践被引量:1
2023年
儿童照顾责任的性别失衡问题在中国家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儿童照料主要由妻子或祖辈完成,丈夫往往对家庭抚育参与不足。全职妈妈育儿是在母性情感与差异性性别规范、家庭服务的私人化走向、公共照顾资源赤字、公共领域男性偏好等机制交互作用下所做出的选择;个体情感需求的满足、老年人“角色危机”的缓解、家本位文化的伦理下倾则是促使祖辈参与育儿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父母任意一方职能短缺或祖辈完全替代父职均会对家庭关系、家庭分工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构多元主体育儿支持网络、强化家庭抚育的父职实践、明确祖辈的职能与角色是当下缓解家庭抚育困境、处理家庭抚育代际冲突、平衡夫妻育儿责任的重要路径。
陈桂丽夏当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