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明
- 作品数:11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对澜沧地震震级的探讨
- 1992年
- 1988年11月6日在我国云南省的澜沧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我国地震台网公布的主震体波震级为m_B6.7和面波震级为M_s7.5,美国EDR公布的体波震级为m_b6.1和面波震级M_s7.3。这种震级的差异会影响到对地震活动性的估计,已经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 为了对澜沧地震的震级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
- 李鸿吉唐天明
- 关键词:地震震级
- 准静电场异常与地震——一种可靠的地震短临前兆信息探索
- <正>本文通过对白家疃及部分华北地区大气电场观测网点资料与近场地震关系研究,系统地介绍一种可靠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的探索研究过程及初步结果。 确定性地震预测研究依赖于可靠地震前兆信息的获得。可靠前兆仅存于能在各种介质中进行连...
- 郝建国唐天明李德瑞
- 文献传递
- 研究震源性质的倒谱方法
- <正>本研究课题从天然地震与爆炸源的震源差异入手,推断震源差异在各域(t,f,τ)的反映形式,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寻找表征这种差异的有效途径和标志参量.经过大量事件的反复检验,总结出一套识别震源性质的研究方法.
- 魏富胜唐天明
- 文献传递
- 区域震相强度比──岩石层热状态的有效指示
- 1995年
- 本文根据白家疃台60年代以来的短周期地震记录图,分析了区域震相的强度比。研究表明:Sn/Lg波的强度比与波传播路径上岩石层热结构、热状态及强地震活动等均有相关性,并就这种相关性对于强地震成因及其预测研究的直接意义进行了讨论。
- 高世玉张廉强唐天明付昌洪
- 关键词:岩石层
- 大气电场异常作为地震短临预报标志研究进展被引量:8
- 1998年
- 通过对华北地区进行震前大气电场异常观测研究的较为全面分析和总结 ,验证和论述了震前大气电场异常的基本特征 ,用大量的震例证实了在每次较大的近场地震发生前都能观测到该类异常现象 ,以及当较长一段时间内观测不到该类异常时 ,近场近期也不会有较大地震发生的可能。给出并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三要素间的一些定量或定性的判定指标。进一步用震例总结、较长一段时间的连续监测实践以及在地震短临预报实践中的应用结果 ,论述了异常信息与地震发生间可能存在的内在关系。并根据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深入探讨了地震电场异常产生的机理和传播规律 ,较好地解释观测到的非常明显的大气电场负异常现象。最后 ,通过对大气电场观测方法和一般地电场观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
- 郝建国唐天明李德瑞
- 关键词:大气电场自然电位地震预报
- 准静电场异常与地震——一种可靠短临地震前兆信息探索被引量:21
- 2000年
- 本专辑通过对白家疃及部分华北地区大气电场观测网点资料与近场地震关系研究 ,系统地介绍一种可靠地震短临前兆信息的探索研究过程及初步结果 ,全文共分为 1 0个专题。首先简要介绍了地震灾害、地震测量和地震烈度。同时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地震预测研究的看法和争论。并阐述了作者的认识和看法 :经验性的统计预测不应成为地震预测研究的主流和方向 ,确定性地震预测研究才是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唯一途径。确定性地震预测研究依赖于可靠地震前兆信息的获得。可靠前兆仅存于能在各种介质中进行连续有效传播并能在地表观测到的物理量中 ,如电场、磁场和重力场。通过对震前动物行为异常、地光等公认宏观地震前兆成因机理研究以及地电、大气电观测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后得出 :震前电场异常确有可能成为开展可靠地震短临前兆观测研究的理想领域之一。但其随机性及难于识别和提取等弊端 ,又使其现在还不能成为可靠地震前兆。毋庸置疑 ,信息的微弱性、干扰背景复杂和强烈性是造成上述结果的根本原因。因此 ,选择克服上述弊端的有效观测途径是该领域能否取得进展和突破的关键。在地震电异常的观测研究中 ,弄清其属性对于获得可靠地震前兆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低频电具有强电和弱电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强电不仅有持续不?
- 郝建国潘怀文毛国敏张云福唐天明李德瑞柳松
- 关键词:地震前兆地震预报
- 太阳活动,磁暴与震前大气电场异常关系研究被引量:5
- 1999年
- 通过对太阳活动,磁暴与大气电场异常关系的研究及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白家疃台大气电场和磁暴实际观测结果的分析,论述了震前观测到的大气电场负异常现象与太阳活动和磁暴现象无明显相关。
- 唐天明
- 关键词:磁暴大气电场太阳活动地震前兆
- 震前极低频电磁异常及其频谱特征被引量:28
- 1995年
- 大量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地震发生前极低频电磁异常信息既丰富又强烈.为探索对其规律性认识,本文通过对地震电偶极子的形成及传播规律研究后指出,震前垂直向极低频电场异常具有穿透能力强、干扰少、信息突出及易于提取和接收等优点,是探索地震可靠短临前兆信息的重要方面;进而通过对极低频准静场观测资料的频谱分析结果得出,近场地震前电磁异常的频谱大都集中在周期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极低频段,异常信息频谱与震中距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且震前极低频电磁异常与孕震区的空间分布范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地震渗滤电场异常信息及频谱的幅度与震级大小无明显相关.
- 郝建国张云福潘怀文李德瑞唐天明刘小芹
- 关键词:地震前兆电磁法大气电场
- 大气电场异常作为地震前兆信息效能的统计评估被引量:7
- 1998年
- 利用MG检验方法,通过对连续30个月上报的大气电场异常数据及该段时间内实际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论述了近场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大气电场负异常决非偶然。同时指出地震预报研究的复杂性,只有通过对前兆现象进行统计的、物理的及预报实践的多渠道深入研究才有可能为地震短临预报提供出一种较为有用的前兆信息。
- 郝建国唐天明李德瑞
- 关键词:大气电场泊松曲线地震前兆地震预报
- 震前准静电场异常现象研究
- <正>在地震电异常现象的观测研究中,由于还不可能确定哪种信息将出现或必定出现在地震发生前。长期以来人们使用各种不同的传感器观测研究地震发生前地电场可能出现的异常变化,以期获得地震发生前的确定性电场异常变化信息。经过数十年...
- 唐天明郝建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