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进

作品数:17 被引量:320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野生
  • 6篇野生稻
  • 6篇普通野生稻
  • 6篇种群
  • 5篇群落
  • 4篇植被
  • 4篇水生
  • 4篇水生植物
  • 4篇群落学
  • 3篇生物量
  • 3篇种群动态
  • 2篇演替
  • 2篇植物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物量
  • 2篇毛茛
  • 2篇COM
  • 2篇长喙毛茛泽泻
  • 2篇沉水
  • 2篇沉水植物

机构

  • 17篇武汉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3篇湖北农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7篇周进
  • 9篇陈家宽
  • 4篇刘贵华
  • 3篇王海洋
  • 3篇陈中义
  • 3篇钟扬
  • 2篇王徽勤
  • 2篇雷泽湘
  • 2篇郭友好
  • 2篇潘明清
  • 1篇何国庆
  • 1篇陈家宽
  • 1篇王海洋
  • 1篇文凤春
  • 1篇汪向明
  • 1篇李今

传媒

  • 6篇武汉植物学研...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江西普通野生稻居群变异的数量分类研究被引量:21
1992年
本文运用数量分类方法,对产于湖南、江西两省的普通野生稻居群和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分布于我国北界的普通野生稻居群的类型和性状间的关系,表明环境因素是决定居群类型的重要原因;东乡县两居群高度游离于所有其它居群,充分说明了其高度的特殊性和它们之间的遗传异质性。
周进汪向明钟扬
关键词:数量分类学稻属野生稻
武昌珞珈山植被及其演替研究 Ⅱ.植被演替被引量:5
1999年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对武昌珞珈山植被的演替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其主体植被类型小叶栎、马尾松林自 1 95 6年首次调查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 ,乔木层内小叶栎的份额基本未变 ( 级以上立木由 69.0 1 %略降为 67.4 6% ) ,而马尾松则由 2 1 .1 3%骤降至 5 .1 5 % ,小叶栎的高度和胸径增长速率大于后者。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明显消退 ,常绿阔叶树已侵入林中。武昌珞珈山植被由 1 92 8年全面绿化前的草丛和灌草丛 ,经人工栽培而成为马尾松、小叶栎混交林和少量针叶林 ,1 962~ 1 964年已发展到 2 1群系。与现存的 2 0群系相比 ,植被类型变化最大的是亚热带竹林植被型、栽培植被型中的木本亚型、沼泽和水生植被的消失 ,灌丛草地大面积衰退 ;杂木林和人工针叶林面积有所增加。预计本区植被最终演替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周进刘贵华潘明清翟波何建龙
关键词:次生植被次生演替
梁子湖六种沉水植物种群数量和生物量周年动态被引量:58
2000年
研究了梁子湖子湖之一满江湖的六种沉水植物种群数量和生物量在 1 997.3— 1 998.3的月动态。结果表明 :满江湖沉水植物群落中 ,优势种为黄丝草、金鱼藻和穗状狐尾藻 ;六种沉水植物种群最大密度、最大单位面积生物量出现的月份各不相同 ,但两者变化的趋势一致。黄丝草、穗状狐尾藻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金鱼藻、苦草、黑藻种群稳定发展 ,菹草种群有衰退的趋势。沉水植物群落的最大生物量达到 4676g/m2 (鲜重 ,1 0月 ) ,总水草的最大密度为 1 865枝 /m2 (1 1月 )。根据 1 997年 3— 1 2月植物生长期内的数据 ,拟合出了六种沉水植物和总水草的生长模型方程。
陈中义雷泽湘周进文凤春陈家宽
关键词:沉水植物种群数量生物量
普通野生稻-长喙毛茛泽泻-柳叶箬混作种群的竞争效应被引量:8
2000年
以正交实验探讨了普通野生稻、长喙毛茛泽泻和柳叶箬 3因子各 5个种植密度水平对各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 ,混作对 3种植物均有不利影响 ,初始密度越大 ,影响越大。各种群对于来自种间的竞争是敏感的 ,对来自种内竞争的影响也不可忽视。3个因子中 ,普通野生稻因子作用最大 ,柳叶箬因子次之。从测定的项目看 ,在不同的种植水平上 ,每一种群的无性繁殖率和单株生物量明显受到自身和其它因子的影响。初始密度越大 ,无性繁殖率越小。普通野生稻和柳叶箬种群的单枝生物量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加而提高 ,但长喙毛茛泽泻种群单株生物量则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比起普通野生稻和柳叶箬种群 ,长喙毛茛泽泻种群在光合份额和有性生殖份额方面对密度的变化要敏感得多 ,其无性小株死亡率也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加而上升。总之 ,柳叶箬种群有最强的竞争能力 ,普通野生稻种群次之 ,长喙毛茛泽泻种群竞争能力最弱 ,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当混作实验种群经一个生长季节后 。
周进陈中义陈家宽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长喙毛茛泽泻种群竞争杂草
武昌珞珈山植被及其演替研究 Ⅰ.植被现状被引量:11
1999年
在对武汉大学校园所在地武昌珞珈山全面踏勘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区域的植被图,并将珞珈山植被划分为6植被型组10植被型20群系。通过对其中9个主要群落类型12个样地的样方调查,得到了有关群落结构的基本资料。结果表明,武昌珞珈山的植被性质为人工次生植被,其主体是小叶栎+樟林(面积18.187hm2)、火炬松+樟林(5.479hm2)、锐齿槲栎+槲栎林(2.711hm2)和水松+水杉+池杉林(2.410hm2),四者共占校园面积的21.45%。20群系中9个群系的建群种可自然更新。
周进刘贵华潘明清翟波何建龙
关键词:次生植被群系
湖北斧头湖菱群落的春季动态被引量:2
1991年
斧头湖位于湖北省武昌县、嘉鱼县、咸宁市交界处,东经114°09′-114°20′,北纬29°55′-30°07′,面积约127km^2,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型淡水湖泊之一,由于人为破坏较少,这里湖水清澈,水生维管植物种类较多、生物量大,加上挺水、浮水及沉水植物三种生态类型齐备,从而为系统地展开水生植物群落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场所。本研究旨在探讨适合我国水生植被的分类途径,并为合理开发利用斧头湖及其它内陆湖泊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我们自1990年1月开始至同年12月止,每月定期对斧头进行有关项目的考察,在广泛调查该湖水生植被区系组成及分布的基础上,选取菱群落(Comm.Trapaspp.)和荇菜群落(Comm.Nymphoides peltatum)
周进陈家宽
关键词:水生植物群落
湖北斧头湖浮叶水生植物群落学研究I.菱群落的结构被引量:17
1995年
本文从三方面考察了斧头湖菱群落的结构,并对之进行了周年观察。菱群落内共有15种植物)可归为5个生活型13个生长型,组成种类较为丰富。利用生活型-生长型分析能较好揭示菱群落的结构。从大范围看,菱群落呈带状或斑块状分布;从小范围看,菱种群呈群聚分布,聚块大小从0.16-8m ̄2不等。群落垂直结构分两层:浮叶植物层和沉水植物层,浮叶水生值被的光合作用系统和生物量多集中在水面层)无发达地下根茎系统。菱群落内菱种群的生物量6-7月达最大值,其空间生态位与荇菜和水鳖等部分重叠,但通过时间序列发生生态位分化,以缓和对空间生态位的竞争。
陈家宽周进
关键词:群落结构种群动态
斧头湖挺水植被的群落学研究——Ⅰ.菰群落(Com.Zizania latifolia)的结构被引量:11
1992年
本文从物种结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三个方面结合其时间特征对湖北省武昌县斧头湖的菰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菰群落的区系组成和生长型较为丰富,菰是该群落中唯一的建群种;②菰群落内部表现出不同物种的种群分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化。菰群落内部小环境多样,存在着许多小群落。菰的抽条为群聚分布,表现出形态学格局;③菰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多数情况下仅存在一个挺水植被层。群落生产结构的变化与水位及其本身的生长特性有关。菰群落的地下成层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李伟周进王徽勤钟扬
刈割频度对普通野生稻实验种群的影响
1996年
本文通过考察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实验种群对不同频度刈割的反应,揭示刈割对该种群的密度、株高、生物量、单枝生物量和有性生殖份额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累积株高增长和光合系统份额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刈割频度越大,作用越大。但对后两者的促进是以消耗地下部分的物质和能量为前提的,超过一定频度的刈割不仅可使其有性生殖份额降至零,还可导致种群消亡。提示过频破坏普通野生稻地上部分是该种部分种群发生地方性绝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周进陈家宽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刈割频度实验种群
武夷慈姑珠芽营养繁殖的生物学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对武夷慈姑的珠芽形成动态、珠芽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武夷慈姑的珠芽于6月底开始形成,至11月初成熟,成熟珠芽在植物生物量中所占比例较大,珠芽数目与植株大小有关,珠芽适宜于土表和水面萌发,其幼苗的定植需在水深小于10cm处.
王海洋陈家宽周进
关键词:营养繁殖珠芽生物学慈姑属泽泻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