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蓓清

作品数:12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腺样
  • 5篇腺样囊性癌
  • 5篇囊性
  • 5篇囊性癌
  • 5篇泪腺
  • 4篇泪腺腺样囊性...
  • 3篇上睑
  • 3篇上睑下垂
  • 3篇肿瘤
  • 3篇睑下垂
  • 2篇悬吊
  • 2篇眼睑
  • 2篇手术
  • 2篇肿瘤干细胞
  • 2篇重度先天性上...
  • 2篇细胞系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上睑下...

机构

  • 7篇郑州市第二人...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周蓓清
  • 5篇孔宇
  • 5篇杨晓珂
  • 4篇何彦津
  • 3篇林婷婷
  • 3篇程洋
  • 2篇陈陆霞
  • 2篇朱利民
  • 1篇陈鹏
  • 1篇谢连凤
  • 1篇梁申芝
  • 1篇薛山
  • 1篇沙青锋
  • 1篇王银龙
  • 1篇杨红涛
  • 1篇刘勋

传媒

  • 4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首届中华医学...
  • 1篇2014年河...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培养、观察及其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分离培养
目的:   1.为了获得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为建立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奠定前期基础。   2.初步了解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包括细胞形态、生长特点、细胞标志物和电镜结构,为深入了解该细胞提供理论依据。...
周蓓清
关键词: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形态学特征诱导分化生物学行为
CFS悬吊术与额肌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对比分析
孔宇周蓓清杨晓珂程洋
无痛麻醉在眼睑整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氯胺酮、丙泊酚用于眼睑整形手术中麻醉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进行的双眼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眦开大术的120位年轻女患者,按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临床试验组术前给予静脉滴注氯胺酮(0.4—0.55mg/kg)和丙泊酚(0.4—0.55m马/kg),待受术者进入睡眠状态后,用2%利多卡因、10%罗哌卡因(二者容积比1:1)和肾上腺素(100000;1)混合液行眼睑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术前仅用上述药物行眼睑局部浸润麻醉。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分别记录两组于术中局部浸润麻醉时、术后1、2、6、12及24h的疼痛分级,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疼痛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记录试验组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术后1、2及6h的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疼痛发生率较低。结论眼睑整形手术前给予氯胺酮和丙泊酚,对于术中及术后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安全、元痛的麻醉方法。
周蓓清沙青锋杨晓珂杨红涛付梦凯王银龙孔宇
关键词:氯胺酮疼痛分级
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4.5%,总有效率95.5%,均高于对照组的28.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穴位注射对于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明显。
程洋薛山周蓓清
关键词:甲钴胺穴位注射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节制韧带悬吊新手术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节制韧带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64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34眼)采用节制韧带悬吊术;对照组24例(30眼)采用额肌悬吊术。通过评价术后睑缘高度、睑缘弧度、眼部肿胀程度、睑裂闭合情况和上睑迟滞情况,比较两种术式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两种手术方式都能有效矫正上睑下垂,改善外观。试验组术后眼部肿胀较轻,睑缘弧度自然,上睑迟滞轻微;对照组中4眼欠矫,1眼睑缘弧度欠佳,1眼发生上睑内翻,术后早期眼部肿胀较重,上睑迟滞较明显,2眼睑裂裂闭合相对延迟,半年后仍有闭合不全者6眼。结论用上直肌节制韧带代替上睑提肌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可靠,上睑运动与生理运动方向一致,术后眼睑外形动态与静态均较自然。
孔宇杨晓珂梁申芝周蓓清辛容镐
关键词:眼睑下垂先天性
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LACC中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研究从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LACC中分离培养泪腺腺样囊性癌干细胞的方法,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实验研究.将LACC细胞消化、离心制成单细胞悬液,悬浮于无血清培养基(SFM)中获得肿瘤细胞微球体;应用有限稀释和单克隆形成实验确定该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的比例;MTT法检测肿瘤微球体的增殖能力以及其耐药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志CD44+/CD24-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向SFM中滴加含有血清培养基诱导LACC肿瘤微球体分化,并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细胞增殖实验中两种细胞的吸光度(A)值和两种细胞的IC50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LACC细胞系中有(0.92±0.02)%的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能够存活增殖形成自由漂浮的细胞球并可稳定传代;LACC肿瘤微球体和LACC贴壁细胞的IC50分别是22.53 mg/L,11.06mg/L(t =37.94,P <0.05),说明肿瘤微球体对顺铂具有更强的耐药性.流式细胞仪表面标志检测,LACC细胞CD44 +/CD24-比率为23.77%,而LACC肿瘤微球体CD44 +/CD24-比率为84.25%.在含血清环境下LACC肿瘤细胞微球体可贴壁分化为普通的腺样囊性癌细胞.结论 用含有生长因子的SFM悬浮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LACC可获得泪腺腺样囊性癌肿瘤细胞微球体,此肿瘤微球体中富集肿瘤干细胞,为人泪腺腺样囊性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系统.
谢连凤周蓓清何彦津林婷婷朱利民吕建美
关键词:泪腺腺样囊性癌肿瘤干细胞
中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的病变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对28例40眼40岁-72岁的后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局麻下施行上睑下垂矫正术.术中发现患者提上睑肌腱膜处有裂洞或提上睑肌腱膜与睑板上缘处有部分分离,行提上睑肌腱膜...
孔宇杨晓珂周蓓清陈鹏
改良Park法与Y-V成形法应用于内眦开大术的对比分析
孔宇周蓓清杨晓珂程洋
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其形态学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 实验研究.取2011年5月16日至6月1日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位泪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术中标本,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原代细胞.运用连续传代、机械刮除、反复贴壁和消化排除等方法去除杂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结蛋白(desmin)、S-100蛋白、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pan)、CD34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vimentin、desmin、S-100蛋白、cytokeratin(pan)等蛋白的表达情况.消化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结果 组织块原代培养第5天见周围开始有细胞爬出,此后细胞缓慢增殖,至第32天进行首次传代,第69天发现典型的上皮样细胞克隆.运用多种方法去除杂细胞后,至第8代细胞基本纯化.纯化后细胞现已稳定传至100代以上.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第25代细胞呈典型的上皮样细胞形态,可出现接触抑制消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第25代细胞呈现低分化恶性肿瘤细胞的典型特点,细胞间信号沟通丰富.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第25代癌细胞vimentin、cytokeratin (pan)和S-100蛋白呈阳性,desmin、CD34蛋白呈阴性,与源肿瘤组织染色结果一致.细胞生长曲线类似“S”形,细胞倍增时间37.1 h.结论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可以获得基本纯化的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有可能通过此法获得稳定的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
周蓓清何彦津林婷婷朱利民
关键词:泪器疾病组织培养技术
人泪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裸鼠异种种植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人泪腺腺样囊性癌(LACC)细胞系裸鼠异种种植模型的建立及荷瘤的组织生物学行为.方法 实验研究.将人LACC细胞系接种于10只裸鼠腋下的皮下,注射细胞悬液后每天观察裸鼠以及测量裸鼠荷瘤的最长径L和最短径W,并用公式V(荷瘤体积)=(LxW2)/2计算出荷瘤的体积.分别于注射细胞悬液后14、28、35、42、49 d随机取2只裸鼠的荷瘤以及裸鼠的肝脏、肺和腋下淋巴结.对注射细胞后14 d的荷瘤行透射电镜观察,对注射细胞后14、28、35、42、49 d的荷瘤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eratin、Vimentin、α-SMA、S-100、Desmin的表达以及提取其总RNA,用RT-PCR检测该荷瘤的人类β-actin的表达情况.对所取的裸鼠肝脏、肺和腋下淋巴结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有无肿瘤转移.结果 接种细胞系后7d,10只裸鼠腋下皮下全部长出荷瘤.HE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荷瘤具有典型的上皮性肿瘤组织结构.对荷瘤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Keratin、Vimentin、α-SMA、S-100阳性,Desmin阴性.RT-PCR检测荷瘤表达人类β-actin基因.光镜下观察,均未发现肿瘤转移至裸鼠肝脏、肺和腋下淋巴结.结论 人LACC细胞具有一般恶性肿瘤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腺样囊性癌细胞的特点.荷瘤具有与原瘤一致的组织学特性,该动物模型易复制,时间短,成功率高,是研究LACC的良好模型.
谢连凤周蓓清何彦津林婷婷刘勋陈陆霞朱利民
关键词:泪器疾病眼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