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晖

作品数:87 被引量:502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9篇幼鱼
  • 14篇细胞
  • 12篇养殖
  • 11篇石斑
  • 11篇军曹鱼
  • 10篇血细胞
  • 10篇卵形鲳鲹
  • 9篇盐度
  • 9篇石斑鱼
  • 9篇斑鱼
  • 8篇罗非鱼
  • 7篇饲料
  • 7篇同位素
  • 7篇稳定同位素
  • 6篇排氨率
  • 6篇
  • 5篇毒性
  • 5篇血细胞发生
  • 5篇鱼类
  • 5篇生态学

机构

  • 79篇广东海洋大学
  • 15篇广东省水产经...
  • 9篇暨南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海南省海洋与...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广东恒兴集团
  • 1篇渔仁堂生物科...

作者

  • 87篇周晖
  • 69篇陈刚
  • 60篇张健东
  • 54篇汤保贵
  • 44篇黄建盛
  • 29篇潘传豪
  • 27篇王忠良
  • 26篇施钢
  • 7篇吴灶和
  • 6篇谢数涛
  • 4篇纪多亮
  • 4篇王赛
  • 4篇施刚
  • 3篇谢瑞涛
  • 3篇白丽蓉
  • 3篇初庆柱
  • 3篇叶富良
  • 3篇郭慧
  • 3篇龙思思
  • 3篇方玲玲

传媒

  • 24篇广东海洋大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热带海洋学报
  • 3篇水产科学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生态科学
  • 3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湛江海洋大学...
  • 2篇大学教育
  • 2篇2008年全...
  • 1篇环境教育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6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热带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安全越冬与抗寒应急技术
张健东陈刚周晖林勇谢达祥等
该项目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课题“亚热带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安全越冬与抗寒应急技术研究”。项目经2年多的研究,建立起一套亚热带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安全越冬和抗寒减灾技术体系与规范,鉴定委员会评价该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项目设计优化...
关键词:
关键词:水产养殖越冬技术
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鱼幼鱼血细胞发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以全鱼粉作为唯一蛋白源(D1),用豆粕替代10%、20%鱼粉(D2、D3),玉米蛋白粉替代10%鱼粉(D4),啤酒酵母替代10%鱼粉(D5),配制5组等氮等能饲料,每种饲料设置3个实验组,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通过血液和组织涂(印)片、细胞染色和显微观察,研究人工培育的褐点石斑鱼幼鱼外周血液白细胞的分类组成,头肾、脾脏、体肾和肝脏等4种组织中各类血细胞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鱼血细胞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点石斑鱼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由淋巴细胞(53.30%±4.66%)、血栓细胞(35.69%±3.85%)、嗜中性粒细胞(10.34%±3.14%)、单核细胞(0.28%±0.36%)、浆细胞(0.24%±0.34%)和嗜酸性粒细胞(0.15%±0.27%)组成;组织印迹片中,未成熟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主要在头肾印迹片中出现,未成熟的单核细胞主要在头肾和脾脏印迹片中出现,血栓细胞在肝脏印迹片中数量最多,推断褐点石斑鱼幼鱼主要的造血组织是头肾,其次是脾脏;在4种组织中均观察到浆细胞,在体肾印迹片中观察到嗜碱性粒细胞,在肝脏印迹片中观察到巨噬细胞,在头肾印迹片中还观察到巨大原红细胞。显微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都表明,投喂5种蛋白源不同的配合饲料,未对褐点石斑鱼4种组织中血细胞的发生情况造成显著影响。
王赛陈刚张健东纪多亮吴灶和周晖
关键词:血细胞造血组织
红罗非鱼Na^+-K^+-ATPase α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盐度条件下mRNA表达差异被引量:1
2014年
为获知红罗非鱼(Oreochromis sp.)Na+-K+-ATPaseα基因的全长分子结构及其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表达情况,采用同源克隆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PCR)方法,首次在红罗非鱼鳃组织中克隆到了全长为3 379 bp的Na+-K+-ATPaseα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包含3 07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143 bp的5'末端非编码区(UTR)和164 bp的3'末端非编码区(UTR),编码102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12.5 kD,理论等电点为5.26。BLAST分析显示红罗非鱼Na+-K+-ATPaseα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已知物种相应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7%-9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红罗非鱼Na+-K+-ATPaseα亚基与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和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亲缘关系较近。应用Real-time PCR技术,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对不同盐度(0、15、25、32 g/L)条件下鳃组织中Na+-K+-ATPaseα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盐度为25 g/L时,Na+-K+-ATPaseα基因的表达量达到峰值,而盐度升至32 g/L时,其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各盐度处理组中,养殖12 h后Na+-K+-ATPaseα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并达到最高;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24 h后该基因mRNA表达量开始降低,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表达量值(P<0.05)。
王忠良张健东黄建盛汤保贵周晖施钢潘传豪吴灶和陈刚
关键词:红罗非鱼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
大刺鳅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用HE染色方法研究了大刺鳅(Mastacembelue armatus)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结果显示:大刺鳅的食道短小,食道粘膜上皮中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胃壁较厚,胃壁内侧有较多的的粘膜褶。贲门部和胃体部的固有膜中分布大量的胃腺。幽门部开口很小,有一层很厚的环肌。肠管上的粘膜上皮有致密的小肠绒毛,纹状缘发达。肝脏致密。胰脏弥散分布在肝脏周围。
初庆柱陈刚张健东潘传豪周晖
关键词:组织学
香港牡蛎在综合养殖池塘育肥期间不同组织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周转
2023年
本研究采集了在鱼虾混养池塘育肥的香港牡蛎样品,监测牡蛎体质量、软体组织质量、出肉率,以及闭壳肌、外套膜和鳃的δ^(13)C和δ^(15)N值随育肥时间的变化,计算了牡蛎3种软体组织的代谢率常数m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周转时间,为开展综合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经过44d的育肥,虽然牡蛎体质量无显著增加(P>0.05),但软体组织质量和出肉率显著上升(P<0.05)。育肥期间牡蛎外套膜、闭壳肌和鳃的生长与整个软体组织的生长基本同步。牡蛎各组织的δ^(13)C和δ^(15)N值在育肥16d后就显著减小(P<0.05)。比较同一天采集的组织,牡蛎闭壳肌的δ^(13)C和δ^(15)N值都显著大于外套膜和鳃(P<0.05),而外套膜和鳃的δ^(13)C和δ^(15)N值则无显著差异(P>0.05)。闭壳肌和外套膜的代谢周转常数m为0,其碳、氮稳定同位素周转完全由生长决定,因此闭壳肌和外套膜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周转时间相同,t50和t95分别为40.77d和176.22d。鳃的碳、氮稳定同位素代谢周转常数m分别为1.09%·d^(-1)和1.76%·d^(-1),说明鳃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周转还受到代谢的影响;鳃氮稳定同位素周转的t50和t95分别为20.02d和86.53d,而碳稳定同位素周转的t50和t95分别为24.85d和107.42d。在本研究的育肥期间,香港牡蛎闭壳肌、外套膜和鳃的δ13C和δ15N值具有鲜明特点,并且随育肥时间延长呈现出迅速且有规律的变化,表明香港牡蛎能够反映池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基本特征,适合作为中、长时间尺度的基线生物用于综合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研究。
周晖汤保贵伍栩民彭梓峰钟培贵于鸽孔繁森
关键词:育肥
注射光合细菌后罗氏沼虾血细胞组成的变化被引量:3
2003年
以光合细菌作为刺激物,对罗氏沼虾进行肌肉注射,在注射后12、24、36、48、60h依次从罗氏沼虾心脏取血,用改良后的瑞氏染色法制成血涂片,光镜观察罗氏沼虾血细胞组成的变化。结果发现罗氏沼虾透明细胞在循环血细胞中所占地比例由正常状态下的66.62%略微下降至60%左右;36h左右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到30%左右;48h左右开始逐步回升;60h恢复至55%;接受刺激后的变化遵循缓慢下降、急剧下降、缓慢回升的过程。
龙思思谢数涛周晖骆育敏
关键词:光合细菌罗氏沼虾血细胞免疫学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血细胞染色方法的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甲壳类血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是甲壳类免疫学研究的基础。本文选择三种甲壳类血细胞的常用染料:瑞氏染液、姬姆萨染液和瑞氏-姬姆萨混合染液,研究它们对于克氏原螯虾血细胞的染色效果。通过改变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分色方式以及分色时间等染色条件,观察、比较不同染色条件下血细胞内的颗粒、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着色情况,以及细胞整体轮廓清晰程度,确定适用于克氏原螯虾血细胞染色的理想染色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操作程序。
周晖谢数涛龙思思段舜山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血细胞染色甲壳类免疫学
不同饵料强化剂对龙虎斑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与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无节幼体分别以浓缩小球藻、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强化后,投喂龙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仔稚鱼,研究不同强化剂对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强化剂强化后的生物饵料均可显著提高龙虎斑仔稚鱼的存活率、体长和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鱼体粗脂肪含量以及肠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海鱼油组仔稚鱼存活率最高,浓缩小球藻可以显著提高胃、肠蛋白酶活性和鱼体粗蛋白含量,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可以显著提高肠脂肪酶活性(P<0.05)。结果表明,3种强化剂各具优点,均可用于龙虎斑仔稚鱼生物饵料的强化,尤其以深海鱼油提高存活率最显著。
刘忠优张健东周晖陈刚施钢潘传豪李向民
关键词:鞍带石斑鱼饵料强化剂消化酶活力体成分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血细胞的分类与组成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对罗氏沼虾的血细胞进行分类,研究各类血细胞的组成情况.方法:从罗氏沼虾心脏取血制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光镜观察.结果:根据血细胞的形态、核质比、细胞质颗粒的大小与分布以及染色情况,可将罗氏沼虾的血细胞分为:①透明细胞,其胞质中无明显颗粒,核质比大;②半颗粒细胞,其胞质中含有明显的颗粒,颗粒大小不均,分布不均匀,核质比小;③颗粒细胞,其胞质中含有明显的颗粒,颗粒大小均一,分布均匀,核质比小.结论:罗氏沼虾的血细胞可分为透明细胞、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3类,它们在血细胞中所占比例依次为:颗粒细胞<半颗粒细胞<透明细胞.
龙思思谢数涛周晖
关键词:罗氏沼虾血细胞光镜
卵形鲳鲹耐低温候选基因△6FAD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克隆了卵形鲳鲹△6脂肪酸去饱和酶(△6FAD)的c DNA全长序列,并对其基因和蛋白序列结构特征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达差异及低温下的时序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卵形鲳鲹△6FAD基因c DNA序列全长1 90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 329 bp,3'非编码区431 bp,5'非编码区135 bp,共编码442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属于疏水性蛋白,无信号肽特征,含有大量蛋白质二级结构和该家族典型的组氨酸富集区及细胞色素b5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卵形鲳鲹△6FAD基因与尖吻鲈、军曹鱼的△6FAD基因在进化关系上最为接近,其次是大菱鲆、蓝鳍金枪鱼和点带石斑鱼,但与斑马鱼、小鼠和人△6FAD基因进化关系较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与环境温度和胁迫时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其表达水平在降温过程中随温度降低而先缓慢下降后又迅速升高,在不同的低温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时序表达模式:13℃时,随时间延长该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又升高至原来水平的变化趋势,16℃和19℃时则表现出一种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的反馈式调节方式。
韩洪波王忠良陈刚汤保贵张健东黄建盛周晖施纲潘传豪
关键词:卵形鲳鲹CDNA克隆低温胁迫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