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
- 作品数:114 被引量:88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资源型城镇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 臧淑英岳德鹏张冬有吴长山张丽娟谢远云周嘉王佳肖海丰张玉红王彤康峰峰董斌
- 本项目研究基于6期遥感影像数据,建立了研究区域土地景观变化与经济、人口等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系统复杂运动力学模型,定量化解释资源型城镇景观动态机制、预测景观变化趋势,实现对景观变化趋势的有效调控。并采用先进的.net技术与...
- 关键词:
- 关键词:土地资源景观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被引量:20
- 2011年
- 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广泛开展,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应用到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大庆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大庆市土地利用类型中未利用地和牧草地面积净减少;湿地、林地和居民及建筑用地面积净增加,其中湿地增加最多;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1996年373.71×108元增加到2010年的787.07×108元,在规划期内净增加了413.35×108元,单项功能服务价值全部在增加,其中废物处理、气候调节和水源涵养增幅最大,这主要是由气候调节作用强的林地增加和水源涵养系数最高的水域增加共同引起的。人均生态服务价值也保持增长的趋势,增长的变化率为83.61%,说明该规划对大庆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 周嘉高丹常琳娜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的气候演化与高原隆升的耦合被引量:16
- 2003年
-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民和黄土的磁化率、粒度、CaCO3和TOC等气候载体进行综合测试分析,可以将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1.90~0.70MaB.P.段划分出7个气候阶段。对民和黄土的气候分析表明,1.10MaB.P.(民和黄土的L11黄土层)前气候差异较小,冬夏季风不强,对抗性较弱,黄土古土壤发育不明显,厚度较薄;1.10MaB.P.后,冬夏季风对抗性迅速增强,气候差异性增强。将民和黄土与其他地区以及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记录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民和黄土的S8、S9和S10古土壤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21、23和25阶段较好地对应,而L9、L10和L11则分别对应22、24和26阶段。L11黄土层以下的黄土记录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的可比性不是很明显。同时,民和黄土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有较好的耦合关系。
- 谢远云李长安张序强周嘉
- 关键词:气候演化高原隆升青藏高原黄土磁化率地层年代
- 基于Copula函数的暴雨要素三维联合分布——以宽甸县为例被引量:12
- 2017年
- 以辽宁省宽甸县为例,利用1955~2012年逐日降水数据,提取年暴雨日数(D50)、年暴雨量(P50)、年均暴雨强度(I)和暴雨比(R)共4个暴雨要素,运用K-S法确定各单要素最优概率分布函数;针对暴雨要素多面性,通过引入Copula函数,构建三维联合分布并进行AIC和RMSE优度检验,确定适合暴雨要素的最优Copula函数,分析多要素联合后暴雨的概率和重现期特征。研究表明:1单变量拟合仅反映暴雨单个要素本身的信息,无法涉及要素间的联系;三维Copula联合可从3方面呈现暴雨要素间的内在信息,更贴近实际;暴雨本身的多要素性,为Copula函数在暴雨分析上提供了广阔前景;2年暴雨日数、年暴雨量和年均暴雨强度的联合适合反映宽甸县暴雨重现期;宽甸县暴雨联合重现期短,多为0~2 a,同现重现期较长,集中于200 a左右;2种重现期变化趋势一致,存在同步效应,反映了暴雨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 张野王康刘欣铭张苏辰周嘉王菜林
- 关键词:COPULA函数重现期
- 阿尔山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阿尔山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表明该市水资源总量较丰富,能够满足近50年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地下水的开采已接近预警值,必须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才能使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李艳芹周嘉
-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供水量可持续发展
- 哈尔滨城市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49
- 2005年
- 本文是以哈尔滨城市经济半径内土壤为基础,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表明城市土壤虽然利用强度高,但土壤肥力并没有下降,城市经济半径内土壤肥力较同类土壤相关理化性质指标要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等在城市土壤中相对富集;pH值也呈上升趋势.
- 孟昭虹周嘉
- 关键词:土壤肥力理化性质PH值土壤污染
- 东北三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18
- 2017年
- 根据2000—2014年东北三省碳排放的相关数据,结合空间探索性分析及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方法,对研究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的空间集聚性、差异性及其重要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存在比较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自相关性在整体上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到2014年全局Moran's I指数达到最高值0.3395.在局部空间相关关系上,东北三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的高-高区域集中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低-低地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表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格局.人均GDP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有负效应,总人口数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影响从正效应转变为负效应,化肥施用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影响程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代表生产技术水平和能源消耗的农业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因素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影响较大,东北三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相关程度有逐渐趋同的趋势.
- 范大莎杨旭吴相利周嘉茹艺
- 关键词:碳排放农田生态系统
-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04年
- 综合评判就是对受到多个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的评价,由于从多方面对事物进行评价难免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文中以绥棱县为例,对其生态旅游的战略环境评价的战略识别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通过专家的评价和论证,证明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 周嘉张洪峰尚金城陈鹏
-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法生态旅游战略环境评价
- 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以新的科学发展观视角,充分发挥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中的促进作用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涵入手,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了100年来其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阶段性与互动性特征。
- 陈晓红满强由明远姜美芳肖海丰周嘉
- 关键词: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中国居民直接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7
- 2019年
- 基于2003-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居民直接生活能耗碳排放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其空间格局变化,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居民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域的碳排放空间依赖作用较为显著;居民消费水平、居民直接生活能耗碳排放强度、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对居民人均直接生活能耗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家庭规模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呈现较强的负向抑制作用。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在碳排放方面凸显为居民直接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差异,并在集聚格局上表现出多种类型。
- 周嘉时小翠赵靖宇王钰萱孙丽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碳排放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