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东升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免疫
  • 2篇蛋白
  • 2篇胃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免疫组化
  • 2篇P53蛋白
  • 2篇LIVIN蛋...
  • 1篇凋亡
  • 1篇凋亡抑制
  • 1篇凋亡抑制蛋白
  • 1篇凋亡抑制蛋白...
  • 1篇抑制蛋白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胃淋巴...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孕激素

机构

  • 4篇贵阳中医学院
  • 4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6篇周东升
  • 3篇胡敏
  • 3篇郝新宝
  • 2篇罗志飞
  • 2篇苏群豪
  • 2篇郑桂兰
  • 2篇周海燕
  • 2篇陶石
  • 1篇曾江正
  • 1篇钟敏
  • 1篇王明华
  • 1篇雷俊华
  • 1篇陈军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73例淋巴结外淋巴瘤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原发于淋巴结外淋巴瘤的预后及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情况。方法:收集73例原发于淋巴结外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及统计学处理。结果:I~II期、III~IV期原发于淋巴结外淋巴瘤患者的3年和5年预期生存率分别为73.7%和45.3%、42.6%和15.6%,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01);预后单因素分析年龄、病理类型、发病部位、Ann Arbor分期、有无B症状、白蛋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鼻腔PENL预后差;MALT淋巴瘤的PENL预后好;多因素分析Ann Arbor分期、病理类型、B症状、白蛋白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淋巴结外淋巴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生存期与分期及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郑桂兰郝新宝周东升
关键词:淋巴结淋巴瘤结外淋巴瘤预后分析
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中ER、PR和Her-2、Ki-67、P53的表达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ER、PR和Her-2、Ki-67、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115例乳腺侵润性导管癌患者病理组织中以上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ER、PR和Her-2、P53的表达都为负相关,和Ki-67的表达无关。ER、PR双阳性和双阴性组与Her-2、P53的表达也为负相关,和Ki-67的表达无关。结论联合检测Ki-67、HER-2和p53蛋白的表达能更清楚地了解乳腺侵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有指导意义。
周东升曾江正胡敏罗志飞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HER-2P53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与免疫表型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比较各型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症状和白细胞分化的免疫表型,为该疾病的诊断、预后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HLALL)和高白细胞性急性骨髓系白血病(HLAML)(共25例)、非高白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NHLALL)和非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NHLAML)(共85例)的临床表现及免疫表型做比较分析。结果与NHLA比较,HLAL发病呈现急性及髓外发展的临床特征;对白血病细胞表面免疫学标记研究发现CD13和CD33为髓系细胞较特异表型,而HLALL可以同时出现多种免疫表型。结论 HLAL发病呈现急性、髓外发展且预测性差,CD33和CD13在白细胞免疫分型的髓系细胞中为较特异标志。
胡敏苏群豪周海燕陶石周东升钟敏郝新宝
关键词: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
Livin和P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   1.本研究观测突变型P53蛋白和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在胃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以及与临床和病理的关系。2.分别使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两种方法,探测Livi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
周东升
关键词:P53蛋白LIVIN蛋白胃癌免疫组化原位杂交
突变型p53和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和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48例胃癌石蜡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与L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分期)患者p53与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胃癌组织中p53、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37.5%,两者在20例正常胃组织中无1例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60岁患者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除此之外,其他各临床、病理因素患者胃癌组织中Livin、p5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53和L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χ2=8.888,P<0.05,r=0.395)。结论:p53和L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可作为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相互影响。≥60岁胃癌患者Livin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凋亡抑制是老年胃癌患者重要的发病原因。
周东升雷俊华罗志飞王明华郑桂兰郝新宝
关键词:P53蛋白LIVIN蛋白胃癌免疫组化
原发性胃淋巴瘤和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临床差异点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据相关资料显示,原发性胃肠淋巴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势头,但是,医学界对该病的临床特征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针对所选患该病病患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抽取自2003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病患共40例。
胡敏苏群豪周海燕陶石周东升陈军
关键词:原发性胃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