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涛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新农村
  • 3篇新农村建设
  • 3篇农村
  • 1篇蓄积
  • 1篇蓄积量
  • 1篇园林
  • 1篇园林植物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保护
  • 1篇生态建设
  • 1篇区位
  • 1篇区位优势
  • 1篇立木
  • 1篇立木蓄积
  • 1篇林业
  • 1篇林业站
  • 1篇苗木
  • 1篇苗木生产

机构

  • 5篇三峡大学

作者

  • 5篇吴涛
  • 2篇彭必源
  • 1篇田强

传媒

  • 2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长江论坛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三峡文化研究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峡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与突破
2007年
文章通过对三峡地区新农村建设制约因素的分析,认为只有真正认识到制约三峡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主要因素的利害性,才能有针对性的探索到化解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从而得以实现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
吴涛
关键词:新农村
三峡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与突破被引量:1
2007年
受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生态环境、人力资本、思想观念等制约因素的影响,三峡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内涵。对这些制约因素的认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的分析,认为只有真正认识到制约三峡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主要因素的利害性,才能从根本上有针对性地探索到化解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从而加强整个三峡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实现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
吴涛彭必源
关键词:新农村
三峡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与突破被引量:3
2007年
受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生态环境、人力资本、思想观念等主要制约因素的影响,三峡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内涵。对这些制约因素的认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的分析,认为只有真正认识到制约三峡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主要因素的利害性,才能从根本上有针对性地探索化解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从而取得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进而加强整个三峡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该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彭必源吴涛
关键词:新农村
三峡地区园林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
2007年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针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基本国情,提出了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
吴涛田强
关键词:园林植物生态环境保护苗木生产基层林业站活立木蓄积量
三峡地区园林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
2006年
三峡地区既有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又有着良好的市场区位优势,但其开发利用的现状表明,必须对这一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本文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期达到统筹采挖与培育、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终促进三峡地区园林植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吴涛
关键词:区位优势生态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