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对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对麻醉恢复室(PACU)护理管理安全性的影响。方法:PACU共有护士30名,选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实施前)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120例,PACU实施常规排班模式;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实施后)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122例,PACU实施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后PACU患者麻醉苏醒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PACU患者意识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短于实施前(P<0.01),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躁动评分均低于实施前(P<0.01);实施后,PACU患者寒战、躁动、恶心呕吐、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1,P<0.05),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能有效提高PACU患者麻醉苏醒质量,降低患者麻醉苏醒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吴敏陈善桂王燕伟
-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并发症满意度
- 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 2023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94例冠心病伴高血压行PCI术患者病历资料,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按纳排标准,最终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51例。2组冠心病患者均接受二级预防常规药物治疗,此外,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口服贝那普利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2组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月的连续服药治疗,并完成治疗后30 d及6个月的随访。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不良反应,以及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住院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LVEDD与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LVEF(54.96%±7.34%)比对照组(52.91%±4.17%)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T-pro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水平大幅下降,在治疗30 d时观察组(315.92 ng/L)较对照组(672.65 ng/L)明显降低(P<0.05),且持续至治疗后6个月(312.71 ng/L比519.70 ng/L,P<0.05)。观察组的SPB[(107.24±4.08)mmHg](1 mmHg=0.133 kPa)较对照组[(112.12±5.97)mmHg]在30 d时有明显下降(P<0.05),且持续至6个月[(107.98±4.254)mmHg比(112.07±5.6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PB[(66.31±3.50)mmHg]较对照组[(70.37±4.76)mmHg]在30 d时有明显下降(P<0.05),且持续至6个月[(66.04±3.67)mmHg比(69.51±4.1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15.69%(8/51)比37.21%(1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再次心肌梗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观察到不良安全事件(低血压、高钾血�
- 钱倩倩程自平吴敏陈晨杨辉
-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后医护心血管疾病
- FeNO在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舒张试验(BDT)阴性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我院门诊收治的206例BDT阴性的慢性咳嗽患者,将其中符合CVA诊断的86例患者设为CVA组,其他原因导致慢性咳嗽的120例患者设为NCVA组。比较两组FeNO浓度,同时收集肺功能相关变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CVA组FeNO水平明显高于NCVA组,FEV_(1)%、FEV_(1)/FVC、PEF%、MEF75%、MEF50%、MEF25%、MMEF%水平均明显低于NCVA组(均P<0.05);通过ROC曲线显示,FeNO诊断BDT阴性CVA的效能高于其他肺功能指标,FeNO诊断BDT阴性CVA患者的灵敏度为58.1%,仅次于MEF50%的68.6%,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明显提高79.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VA组中FeNO水平与咳嗽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FEV_(1)%、PEF%、MEF50%、MMEF%不相关。结论FeNO水平对BDT阴性的CVA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且FeNO与MEF50%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BDT阴性CVA的检出率;咳嗽时间越长的患者FeNO越高,提示FeNO能反映BDT阴性CVA的病情转归。
- 金蒙蒙马玲吴敏黄芸李永怀曹晓慧
- 关键词:呼出气一氧化氮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
- 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对吉非替尼耐药非小细胞肺癌PC9/GR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对吉非替尼耐药的人非小细胞肺癌PC9/GR(gefitinib resistance)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不同给药情况将PC9/GR细胞分为安罗替尼单药组、吉非替尼单药组、安罗替尼和吉非替尼联合用药组及阴性对照组,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p-ERK1/2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安罗替尼和吉非替尼作用于PC9/GR细胞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1.91±0.18)μmol/L和(4.83±0.15)μmol/L,两药均呈剂量依赖性的抗增殖作用,且两药联合时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小于1。安罗替尼和吉非替尼单药均可将PC9/GR细胞阻滞于G0/G1期(均P<0.05)。与各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表现出更明显的G0/G1期阻滞(均P<0.05),且下调p-ERK1/2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PC9/GR细胞具有协同抗增殖作用,且可增强吉非替尼敏感性,其协同抗肿瘤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下调p-ERK1/2和p-AKT蛋白的表达相关。
- 吴敏金蒙蒙曹晓慧李永怀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耐药吉非替尼
- 肝脏损伤的分级与术中处理被引量:6
- 1994年
- 肝脏损伤的分级与术中处理马文建,吴敏综述王成友审校(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22)在腹部创伤病例中,肝脏损伤甚为常见[1],其中重症患者的处理仍十分棘手。本文就肝脏损伤程度的分级及术中处理问题综述如下。1肝脏损伤的分级为了便于评价肝脏损...
- 马文建吴敏
- 关键词:肝损伤腹部损伤创伤外科手术
- 全麻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拟行THA的患者随机分为N组和F组,每组60例。N组术前行常规全麻。F组在全麻前行腰骶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舒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出PACU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F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拔管后均低于同一时间点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N组,拔管时间短于N组,出室时间早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恶心呕吐、低血压、低氧血症、低体温发生率低于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能够使THA术后的患者更加平稳地度过麻醉复苏期。PACU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好患者复苏的各种观察和护理。
- 张正琴吴敏陈善桂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复苏期
- 漫画形式亲子互动结合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全麻患儿术后苏醒及拔管结局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漫画形式亲子互动结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全麻患儿术后苏醒及拔管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月我院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儿86例,将2020年4月-2021年2月接受BIS监测与常规干预的患儿43例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3月-2022年1月接受BIS监测与漫画形式亲子互动干预的患儿43例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特质焦虑量表(STAIC)评分、儿童抑郁评定量表(CDRS)评分、苏醒指标、治疗依从性、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TAIC、CDR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中BIS均值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苏醒、离室、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漫画形式亲子互动结合BIS监测能够减轻全麻患儿负性情绪,提高麻醉配合度、麻醉质量与苏醒质量,降低麻醉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吴敏
- 关键词:麻醉复苏期脑电双频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