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敏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人工林
  • 2篇树干
  • 2篇树干解析
  • 1篇养分
  • 1篇养分流
  • 1篇养分流失
  • 1篇油杉
  • 1篇云南松
  • 1篇生产力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生物量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天然林
  • 1篇秃杉
  • 1篇秃杉人工林
  • 1篇尾巨桉
  • 1篇物量
  • 1篇经济评价
  • 1篇聚类分析

机构

  • 7篇广西大学

作者

  • 7篇吴敏
  • 4篇秦武明
  • 1篇覃小玲
  • 1篇何诗雄
  • 1篇黄承标
  • 1篇张凯
  • 1篇李春叶
  • 1篇李赟
  • 1篇罗励

传媒

  • 2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72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长规律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广西国有雅长林场72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2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53.40 cm(去皮)、26.3 m和2.5523 m3.胸径在第1~9年生长缓慢,第10~55年进入快速生长期,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第54~55年,之后生长明显降低.第9~34年为树高生长的快速期,连年生长峰值出现在第19年,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第34~35年之间.材积的连年生长在第1~11年增长十分缓慢,材积累积量仅为0.0215 m3,仅占总材积生长量的0.84%,第11年之后材积的增长迅速增加,第48年时达到最大值0.0802 m3/年,直到第68~69年材积生长达到数量成熟.经拟合的生长模型有很高的精度,其中胸径、树高以及材积分别以威布尔模型、理查德模型和威布尔模型最优.
吴敏李春叶秦武明蓝柳凤吴方程李赟
关键词:天然林
秃杉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经济评价指标,对主伐期秃杉人工林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6年生秃杉人工林投资项目的总产值为631 860元/hm2,总利润为455 484元/hm2;项目的净现值为15 489.84元/hm2,财务内部收益率15.76%,项目年均利润为17 518.6元/hm2。秃杉人工用材林投资项目处于盈利状态,竞争力较强,并且具备较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何诗雄罗励黄恒川吴敏韦家国黄海仲
关键词:秃杉人工林经济评价风险评估
11年生香梓楠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2012年12月,通过对广西国营高峰林场界牌分场11年生香梓楠人工林进行调查,采用收获法测量其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香梓楠单株生物量随着胸径的增长而增加,不同径阶单株植物的生物量差异明显,其生物量在各器官上的分配为树干>根蔸>枝条>树皮>叶>粗根>中根>细根,呈现一致的规律,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之比为3.5︰1;香梓楠人工林总生物量为85.58 t·hm-2,其中乔木层的生物量为82.05 t·hm-2,林下植被的生物量为3.53 t·hm-2,分别占总生物量的95.88%和4.12%,各层之间生物量的分配规律为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林分的平均生产力为11.21 t·hm-2·a-1,乔木层为9.45t·hm-2·a-1,占林分总生产力的84.26%,林下植被层为1.76 t·hm-2·a-1,占总生产力的15.74%,林分中生产力在各层中的分配规律大小依次为乔木层(9.45 t·hm-2·a-1)>凋落物层(1.17 t·hm-2·a-1)>草本层(0.48 t·hm-2·a-1)>灌木层(0.12 t·hm-2·a-1)。
吴敏李松海秦武明覃小玲
关键词:生物量人工林生产力
铁坚油杉天然林生长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树干解析方法对广西国有雅长林场30a铁坚油杉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a铁坚油杉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14.4m、32.80cm和0.479 9m3。树高和胸径快速生长期分别为1~12a和6~14a,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分别相交于12~13a和14~15a。材积连年生长量在26a达到最大值0.030 0m3·a-1,之后逐渐降低,模型分析得出材积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38~39a之间。借助系统聚类分析将材积生长期划分为生长缓慢期(1~8a)、生长加速期(9~19a)和生长快速期(20~30a)3个阶段。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回归方程分别以理查德、理查德和威布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韦秋思吴敏黄毅翠秦武明钟连香
关键词:聚类分析
尾巨桉(DH32-28)二代高产林生长规律及经济效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广西南宁地区尾巨桉(DH32-28)二代高产林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年生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材积分别达21.33 m,13.62 cm,0.142 4 m^3/株。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都在第1年时最大且连年生长量曲线均为反"J"型,材积连年生长曲线则呈抛物线状并在第4年出现峰值。经模型研究得出,林分材积数量成熟年限为6 a。二代高产林分的经济效益可观,5年生人工林项目的累积财务净现值为41 960.14元/hm^2,内部收益率为85.76%,高产林年均利润为14 186.00元/hm^2。投资项目年均投资利润率、年均利税率分别达到93.43%和110.09%。
唐日俊韦晟珠吴敏钟连香秦武明
关键词:树干解析
11年香梓楠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树干解析方法对11年香梓楠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年香梓楠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达到了12.4 m、14.80 cm、0.1337 m3/株。树高和胸径快速生长期刚好相反,树高快速增长期为第8~11年,期间连年生长量在1.33~1.67 m/a之间,而胸径快速增长期则为2~6 a,连年生长量在1.60~2.10 cm/a之间。材积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都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到11年时分别为0.0261、0.0122 m3/a,材积生长在11年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采用Richards模型对材积生长进行拟合时决定系数高达0.9997。根据材积生长模型推断香梓楠人工林材积生长在21年达到数量成熟。
覃毓魏国余吴敏张凯
关键词:树干解析
木论喀斯特森林水土流失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森林水土流失是森林水文生态效益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坡面径流小区测流法,于2006—2010年连续5a对木论喀斯特森林及灌草坡植被进行水土流失的对比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年地表径流量为0.78~2.85mm,年均值为1.77mm,占年均降雨量的0.10%,比灌草坡(5.87mm)减少了69.8%;(2)林地年土壤侵量为9.9~28.5kg/hm2,年均值为17.7kg/hm2,比灌草坡(58.7kg/hm2)减少了69.8%;(3)林地年养分(N,P,K)流失量为0.008~0.028kg/hm2,年均值为0.019kg/hm2,比灌草坡(0.064kg/hm2)减少了70.3%;(4)土壤及养分流失主要集中在5—8月,分别占全年流失总量的76.3%,92.7%,与该区同期降雨量的年内分配相匹配。
黄承标谭卫宁覃文更韦国富吴敏韦月鸾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水土流失养分流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