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位移载荷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 2021年
- 在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外加载荷加载可以分为力载荷和位移载荷两种形式,但是几乎没有关于有限元位移加载原理的文献。针对这种现象,文章首先详细推导了在力载荷和位移载荷下的有限元原理,然后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两种外加载荷下的有限元程序,最后对两种加载方式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外加载荷下所计算出来的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运用位移载荷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
- 吴敏
- 关键词:有限元MATLAB
- 八轴机车轴箱结构设计及曲面优化
- 重载运输已经成为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方向,轴式为C0—C0的DF4、DF8和DF11系列内燃机车已不适应牵引5000t重载列车的需要,开发大功率的八轴内燃机车是一种较好的技术措施。八轴机车采用B0—B0+B0—B0轴式,其...
- 吴敏
- 关键词:铁路货运轴箱体有限元计算
- 文献传递
- “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厌氧毒性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本文通过厌氧毒性试验(ATA),研究"老龄"垃圾渗滤液对厌氧微生物的毒性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渗滤液的厌氧毒性随着其体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渗滤液浓度达80%时,污泥产甲烷活性开始出现中度抑制,而100%渗滤液能够使污泥相对活性下降55.5个百分点,最大产甲烷活性区间滞后14d。渗滤液对污泥的抑制类型是多种毒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低浓度主要表现为代谢毒素,高浓度时表现出生理毒素作用。
- 王艳捷吴敏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厌氧毒性
- 微波消解法测定污水中COD被引量:4
- 2007年
- 试验了家用微波炉消解、快速测定污水中COD的方法,讨论了消解功率、消解时间、Cl^-1干扰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当消解功率为850w、消解时间为5min时,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RSD≤5.3%,加标回收率为100%~102%,与标准回流法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5%。
- 吴敏邱忠平王艳捷杨立中
- 关键词:COD微波消解污水
- 蔡畅妇女思想初探
-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受到政权、族权、神权、父权四种权力的压迫,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对于妇女的悲惨处境,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给予了深切的同情。新文化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广为传播,掀起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潮流。蔡...
- 吴敏
- 关键词:妇女解放
- 文献传递
- “中老龄”垃圾渗滤液重金属和氨氮的厌氧毒性被引量:14
- 2008年
- 通过厌氧毒性试验(ATA)研究了"中老龄"垃圾渗滤液的重金属和氨氮对厌氧微生物的毒性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中老龄"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金属和氨氮使厌氧污泥产甲烷活性分别下降14.4%和36.7%,4倍受试渗滤液重金属浓度或4000 mg/L的氨氮浓度均可使污泥活性受到重度抑制。通过对不同浓度重金属和氨氮的厌氧毒性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氨氮和重金属对厌氧微生物的IC50分别为2265 mg/L和2.9倍试验用渗滤液的重金属浓度;"中老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对厌氧污泥的毒性影响较大,高浓度重金属对厌氧污泥活性的抑制较难恢复;实际渗滤液处理工艺中,在采用厌氧工艺前,应对氨氮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其对厌氧微生物的毒性作用,同时避免水质剧烈波动对厌氧处理系统的冲击。
- 王艳捷邱忠平吴敏茆灿泉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氨氮重金属厌氧毒性
- 投加优势菌强化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 SBR能有效地处理市政污水和低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去除废水中COD、悬浮物和氨氮,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垃圾渗滤液水质十分复杂,含多种有机污染物,COD和氨氮含量高,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常给SBR运行带来很大的冲击。所以...
- 吴敏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SBR处理生物强化优势菌COD去除率
- 文献传递
- 基于SOCKET通信机制的远程透明传输平台
- 在现有的因特网应用中,企业网是通过在因特网基础上的虚拟局域网来实现的.企业网主要用于企业各地的子公司联系和交流.为此,需要建立一个远程传输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各地的子公司可以彼此方便而可靠地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数据的共享...
- 吴敏
- 关键词:通信机制软路由路由算法
- 文献传递
- 优势菌株对垃圾渗滤液COD的降解特性被引量:14
- 2006年
- 采用不断增大垃圾渗滤液浓度的方法,筛选出5株有效降解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的优势菌株,研究其对渗滤液COD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5株优势菌株均是好氧微生物,对COD的最佳降解时间为120 h,最适pH均为7;混合菌株比单一菌株的降解效果好,在30℃,pH为7时COD去除率为45.3%;加入碳源有利于渗滤液COD的降解,但加入无机氮源使COD的去除率降低.
- 邱忠平杨立中刘丹刘源月吴敏王艳捷
- 关键词:优势菌株垃圾渗滤液COD降解
- 广漳铁路工程经济评估
-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