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于淳
-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甲胎蛋白临床诊断肝母细胞瘤行新辅助化疗可行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基于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和肝脏影像学的临床诊断行经验性新辅助化学治疗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临床诊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收治的80例原发肝占位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肝母细胞瘤50例和非肝母细胞瘤30例。分析血清AFP对临床诊断儿童原发肝占位为肝母细胞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根据化疗前是否有病理证据将50例肝母细胞瘤患儿分为经验性化疗组和有病理化疗组,比较两组最终病理结果、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结果血清AFP异常升高诊断儿童原发肝占位为肝母细胞瘤的灵敏度为98%,特异度100%;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高(Kappa=0.97,P<0.001)。肝母细胞瘤经验性化疗组和有病理化疗组3年OS分别为88.3%和90.7%,EFS分别为74.8%和81.3%;经Log-rank检验,OS和E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年龄、性别因素后,化疗前有无病理证据对PRETEX分期Ⅲ、Ⅳ期肝母细胞瘤3年OS和EFS影响无统计学意义(HR=4.68,95%CI:0.55~39.91;HR=2.34,95%CI:0.53~10.28)。结论根据血清AFP明显升高,可鉴别儿童肝母细胞瘤与其他儿童原发肝占位性疾病。基于血清AFP升高临床诊断肝母细胞瘤可指导手术耐受差的患儿术前新辅助化疗,降低手术风险。
- 廖雪莲蒋莎义杨静薇邵静波刘江斌吕志宝吴于淳王雪莉
- 关键词:血清甲胎蛋白肝占位肝母细胞瘤儿童
- 12例儿童膝关节隐匿性损伤的MRI表现分析
- 唐雯娟吴于淳吴伟军张军韩燕乔
- 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失败原因探讨被引量:19
- 2000年
- 目的 分析小儿肠套叠空气整复失败病例的临床及X线表现。材料与方法 X线荧屏下行结肠注气整复小儿肠套叠497例 ,成功 45 4例 ,失败 43例。结果 空气灌肠整复失败 43例均经手术复位 ,其中复杂型 2 4例 ,器质性肠套叠 1例 ,2例肠坏死 ,16例肠壁损伤 ,2 5例阑尾被套。结论 整复失败与复杂型肠套叠、病程长、年龄小、肠管畸形、肠腔坏死等有关。透视下见套入头呈大团块影、分叶状和在间隙气压作用下套入部呈“弹簧”样表现是难整复的主要特征。
- 韩燕乔吴于淳
- 关键词:肠套叠儿童
- MSCT及MPR在儿童继发性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平面重组(MPR)重建技术在儿童继发性肠套叠诊断中的征象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6例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MSCT表现。结果肠套叠类型:回-回型6例,回-回-结型1例,回-结型9例。影像表现:所有16例MSCT横轴面图像结合MPR图像均显示"靶征"或"同心圆征","彗星尾征"伴"肾形肿块征"12例,"血管卷入征"8例;MSCT检出原发病灶12例。病理结果:肠壁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6例,肠重复畸形2例,淋巴瘤1例,小肠息肉3例,克罗恩病1例,回肠末端狭窄2例,腹部手术后应激性肠套1例。结论MSCT薄层图像对儿童继发性肠套叠及其原发病变有较高的检出及定性能力,结合MPR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显示肠套叠的套入部位及诱发病因,对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吴于淳刘菁华张骥朱珍
- 关键词:继发性肠套叠体层摄影术图像处理
- MDCT对小儿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价值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及其后处理图像对小儿甲状舌管囊肿(TD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小儿甲状舌骨囊肿的临床资料和MDCT的表现,将MDCT的表现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51例TDC中50例为单个病变,50例中35例位于舌骨下方水平,另15例位于舌骨水平。51例中仅1例存在2个病灶(1个囊肿位于舌骨水平,另1个囊肿位于舌骨上方水平处)。51例病例的52个囊肿位于颈前正中者31例,偏左侧者11例,偏右侧者10例。50例单个病灶的病例囊肿呈低密度44例,等密度6例。存在2个病灶的1例病例,舌骨水平的囊肿呈低密度,舌骨上的囊肿呈等密度。51例中仅1例囊肿的下壁见点状钙化。51例均行增强CT检查,51例囊内容物均无强化,28例囊壁光整,增强后无强化,内未见明显的分隔;另23例囊壁毛糙,有强化,其中15例囊肿内见不规则分隔,分隔有强化。结论:MDCT的重建图像可准确显示TDC的空间位置,MDCT对小儿TDC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张骥朱珍吴于淳
- 关键词:儿童甲状舌管囊肿图像处理
- 基于甲胎蛋白的儿童肝母细胞瘤临床诊断可行性分析(附80例肝占位病例)
- 目的 肝母细胞瘤常需先予化疗使肿瘤缩小而行手术完整切除,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但初诊时不宜手术切除的患儿,往往由于肿瘤巨大、转移广泛和全身情况差,手术风险较大。肝母细胞瘤血清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而良性肝占位...
- 廖雪莲蒋莎义蒋慧杨静薇邵静波刘江斌吕志宝吴于淳王雪莉
- 关键词:甲胎蛋白肝占位肝母细胞瘤儿童
- 扩散加权成像在小儿髓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小儿髓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颅后窝肿瘤,其中髓母细胞瘤8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4例,回顾性分析其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图像。结果:小儿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小脑蚓部(7例),发生于小脑半球1例,肿瘤实质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有中度~明显强化。肿瘤实质DWI呈高信号,ADC值为(0.60±0.07)×10-3mm2/s;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肿瘤实质DWI呈低信号,ADC值为(1.28±0.28)×10-3mm2/s;室管膜瘤D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ADC值为(0.89±0.11)×10-3mm2/s;正常脑白质的ADC值为(0.78±0.05)×10-3mm2/s。结论:DWI对小儿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吴伟军吴于淳张军唐雯娟韩燕乔
- 关键词:脑肿瘤髓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 DWI序列在颅内室管膜瘤的诊断价值
- 任翔吴于淳杨秀军
- 少年痛风一例
- 2007年
- 韩燕乔吴于淳
- 关键词:踝关节肿痛痛风少年类风湿因子叩击痛血尿酸
- 儿童肝母细胞瘤的CT-MRI诊断
- 目的: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CT 及MRI 表现,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肝母细胞瘤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017 年本院28 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HB 患者的...
- 吴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