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作品数:8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更多>>
辽宁东北部大豆食心虫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大豆食心虫是辽宁省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运用通径分析和相关系数方法,筛选影响大豆食心虫发生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越冬期主要影响因子是12月最低气温;5月下旬平均气温和5月上旬降水量是影响大豆食心虫复苏的主要因子;8月中旬降水量多、8月相对湿度高对大豆食心虫的生长发育比较有利;9月中旬日照条件好,脱荚就早。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大豆食心虫提供科学依据。 冯雪菲 张富荣 张淑杰 吴丹 冯雪君关键词:大豆食心虫 气象条件 朝阳市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2015年 概述了朝阳市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促进朝阳市公共气象服务顺利发展提供参考。 冯雪菲 冯雪君 吴丹 依航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 基于阈值分析法的江淮流域汛期极端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1951~2004年江淮流域91个测站汛期(5~9月)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阈值分析方法来确定强降水的阈值,对强降水阈值和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淮流域中西部地区强降水阈值总体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东部地区呈南高-中低-北高的分布特征;54年间江淮流域有4个年际变化突出的区域;强降水日数总体上呈南高北低的趋势,且54年的年际变化不明显。 吴丹 黄乾 刘鹏飞 于芳健 冯雪菲关键词:江淮流域 极端降水 汛期 850hPa温度在朝阳地区最低气温预报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NCEP/NCAR逐6 h的850 hPa温度再分析资料,采用双线性插值法(BI)计算出朝阳、北票、叶柏寿、凌源、喀左5个观测站的2:00、8:00、14:00、20:00 4个时次850 h Pa的温度值,与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实况日最低气温建立相关性,并对地面观测资料按照相关分析和相关检验原理对预报方程进行因子初选,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分县、分月的预报方程,并使用数值预报产品T639的850 h Pa温度和中央气象台指导产品的气象要素资料对预报方程进行检验和订正。结果表明:分月建立的朝阳地区温度预报多元回归方程对于日最高、最低温度的预报有一定指导意义,预报准确率有一定提高。 刘鹏飞 于跃 郭佰汇 毕明林 吴丹 陈硕 包浩关键词:最低气温 完全预报方法 辽宁省朝阳市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辽宁省朝阳地区3个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站1963—2012年近50年来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累计距平等方法,分析近50年来朝阳市日照时数演变的一般特征规律。结果表明,近50年来朝阳地区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 冯雪菲 冯雪君 吴丹 张富荣 王晓霞 冯淑霞关键词:日照时数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冰雹探空物理量综合指标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冰雹现象的发生发展条件,利用朝阳地区1998—2013年间的冰雹个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必须考虑的20个探空物理量因子进行降维,转化为能够基本保留原始物理量信息的6个综合指标:层结指数、高度指数、能量指数、温湿指数、热动指数、综合指数。总结出朝阳市16年间36次冰雹灾害中,有7次主要受层结指数影响,8次主要受高度指数影响,4次主要受能量指数影响,7次主要受温湿指数影响,5次主要受热动指数影响,5次主要受综合指数影响。 郭佰汇 吴丹 于芳健 刘鹏飞 陈硕关键词:冰雹 主成分分析 辽宁省朝阳地区近60年气候特征变化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辽宁省朝阳市1953—2012年近6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朝阳地区近60年的气温及降水等基本气候条件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得出,近60年朝阳市气候变化总的特征是:年平均气温稳步上升,尤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年平均降水量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但降水变率明显增大。这些气象因子的变化对朝阳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粮食生产安全等均构成了威胁。 冯雪菲 冯雪君 吴丹 张富荣 王晓霞 冯淑霞关键词:气温 降水 2014年辽宁省朝阳市春季第1次透雨的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2014年5月10—12日对朝阳地区春季第1场透雨的天气过程的成因、形势特点、高低空急流作用及相关物理量场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透雨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发生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以及上升运动为透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水汽的辐合与输送也对透雨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郭佰汇 吴丹 王梦琳 陈硕 于芳健关键词:天气尺度系统 物理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