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孟涛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嘉道理慈善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电子健康档案与医患间电子化交流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介绍一个设计、开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项目,致力于支持患者授权及通过电子健康档案来加强与卫生保健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交换。方法个人健康档案的功能可能是从交互数据录入及数据检索的单一网页界面到一个更强有力的系统中的各种变化,这个更有力的系统还能支持在初级卫生保健从业者或医院的临床信息系统之间进行的电子化数据/文档交流,甚至支持对授权居民基于健康维持的提示,从而在相关疾病管理程序的基础上积极地保护居民健康。它是一种支持患者授权的手段,从而通过工具来支持构建患者社区。因为电子健康档案中数据的存储与交换由智能的个人健康数据构成,其中的每一项功能需要对特定的安全与登录管理条件进行考虑与执行。结果已经有临床试验项目在实施或正在制定。
- 吕孟涛李道苹饶克勤
- 关键词:电子健康档案
- 中国2005年部分地区农村妇女产前检查状况分析
-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农村妇女产前检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在10省46个项目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30个乡920个村的13532名3岁以下儿童母亲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
- 崔颖杨丽吕孟涛
- 关键词:产前检查农村妇女影响因素
- 电子健康档案现状分析与展望被引量:70
- 2006年
- 吕孟涛李道苹吴静饶克勤
- 关键词:电子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卫生信息化数据库管理
- 新疆、安徽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新疆、安徽两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时间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在2006年1月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随着时间推移,调查对象产前检查覆盖率及住院分娩比例等都在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产前检查开始时间较晚,产前检查次数较少等问题。2000年以来,孕早期检查比例只有52.5%,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比例也只达到54.0%。另外,住院分娩比例也还需进一步提高,非住院分娩妇女中43.8%的人由家人/朋友接生。结论:加强产科建设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产前保健服务质量,加大提倡住院分娩的工作力度,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水平。
- 杨丽崔颖吕孟涛田晓波
- 关键词:孕产期保健服务产前检查
- 心血管疾病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04年
- 讨论了基于 C/ S框架的心血管疾病信息检索系统的研制方法 。
- 蔡筱英李孜赵宇龙吕孟涛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信息检索
- 新疆和安徽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社会性别意识及孕产期保健状况调查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新疆和安徽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社会性别意识及孕产期保健状况,分析孕产期保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新疆和安徽农村地区妇女社会经济地位较低,93.2%的妇女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妇女政治意识和行动不足,只有63.1%的被调查妇女亲自参与选举并投了票。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妇女家庭地位与男性相当,但家庭重要事务的决策权仍主要掌握在男性手中,如47.3%的家庭由丈夫当家;37.7%的家庭由丈夫管理钱财;当家庭有大笔开销时,35.2%的家庭都是由丈夫决定;当妇女和丈夫处理同一问题的意见不一致时,“大多数是按照丈夫意见办”占44.2%,“大多数是按妻子的意见办”占6.3%。妇女社会性别意识各条目得分普遍不高,尤其表现在性的平等意识以及对男性的领导态度上。在孕产期保健行为上,73.9%的妇女进行了产前检查,未住院分娩的妇女占30.3%。社会性别意识、文化程度等因素对妇女的孕产期保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结论提高农村妇女社会经济、家庭地位和社会性别意识是加强孕产期保健工作的重要领域,应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和社会性别意识,促进孕产期保健水平的提高。
- 杨丽吕孟涛崔颖邓立娜田晓波
- 关键词:孕产期保健社会性别妇女
- 村卫生室公共医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一套适宜评价村卫生室公共医疗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的标准值和权重值。结果针对村卫生室应承担的公共卫生工作和基本医疗工作,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对村卫生室承担的公共卫生工作共设立42个绩效评价指标,对基本医疗工作共设立11个绩效评价指标。结论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代表性,适用于评价村卫生室公共医疗绩效。
- 崔颖杨丽吕孟涛
- 关键词:村卫生室公共医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分类研究
-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城镇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当前社区卫生中,存在着多种卫生信息不规范现象,社区卫生信息标准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研究目的
探索将“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与“自下向上”的业...
- 吕孟涛
- 关键词:卫生信息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分类
- 文献传递
- 为乡村医生提供社会养老保障的必要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从理论、现实及角色比较三个方面论证为乡村医生提供社会养老保障的必要性。理论角度分析乡村医生有权享受兼备公平与效率的社会养老保障;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乡村医生目前可选择的养老途径已无法满足其应有的保障水平,并逐步引发社会矛盾;从类似社会角色的比较分析中,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状况处于最劣势。因此,无论是理论论证、现实佐证,还是横向比较,都证明为乡村医生提供适宜的社会养老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 李彬杨洁敏李泉吕孟涛崔颖
- 关键词:乡村医生社会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险
- 中国2005年部分地区农村妇女产前检查状况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农村妇女产前检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10个省46个项目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30个乡920个村的13532名3岁以下儿童母亲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产前检查的影响因素进行牙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532名妇女产前检查覆盖率为95.7%,平均产前检查为4.9次。≥5次产前检查比例为50.8%。孕早期检查比例为25.9%,不同省的产前检查覆盖率、≥5次产前检查比例和孕早期检查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民族和不同家庭经济情况产前检查利用情况不同。文盲妇女的产前检查覆盖率、≥5次产前检查和孕早期检查比例最低,分别为91.4%、27.9%和18.3%。汉族和25—34岁年龄组的妇女≥5次产前检查和孕早期检查比例较少数民族妇女和其他年龄组的妇女高。家庭中有电视机的妇女≥5次产前检查和孕早期检查比例分别为52.8%和26.7%。家庭中有交通工具的妇女≥5次产前检查和孕早期检查比例分别为56.7%和28.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民族、母亲文化程度、年龄、家庭是否拥有电视机和交通工具、是否接受过孕期保健宣传和住院分娩动员与产前检查有统计学联系。结论欠发达地区、文盲、自我保健意识差和少数民族等农村妇女产前检查比例低。
- 崔颖杨丽吕孟涛
- 关键词:产前检查农村妇女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