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淋巴
  • 13篇淋巴瘤
  • 9篇预后
  • 9篇细胞
  • 7篇肿瘤
  • 7篇晚期
  • 7篇细胞淋巴瘤
  • 7篇化疗
  • 7篇儿童
  • 6篇尿嘧啶
  • 6篇嘧啶
  • 6篇疗法
  • 6篇疗效
  • 6篇氟尿嘧啶
  • 6篇肠癌
  • 5篇叶酸
  • 5篇直肠
  • 5篇儿童青少年
  • 4篇预后因素
  • 4篇直肠癌

机构

  • 28篇中山大学
  • 4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1篇向晓娟
  • 18篇何友兼
  • 11篇李宇红
  • 10篇甄子俊
  • 10篇凌家瑜
  • 10篇夏奕
  • 10篇孙晓非
  • 8篇管忠震
  • 7篇林慧
  • 7篇罗文标
  • 7篇刘冬耕
  • 7篇郑磊
  • 6篇徐瑞华
  • 6篇姜文奇
  • 5篇张力
  • 5篇黄慧强
  • 5篇林桐榆
  • 5篇夏忠军
  • 4篇彭柔君
  • 4篇贾新建

传媒

  • 12篇癌症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第十次全国淋...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2例初治尤文氏肉瘤家族肿瘤综合治疗疗效和生存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背景和目的:尤文氏肉瘤家族肿瘤(Ewing's sarcoma family of tumor,ESFT)恶性度高、进展快,其最佳治疗方法目前仍在探讨中。本研究旨在分析ESFT的临床特点和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4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92例初治ESFT。结果:骨尤文氏肉瘤(Ewing's sarcoma of bone,ETB)23例,骨外尤文氏肉瘤(extraosseous Ewing'ssarcoma,EOE)21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43例,Askin瘤5例。中位随访时间31.5个月(10~137个月)。局限期综合治疗38例,单一治疗19例,两组3年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63%、20%,3年无事件生存(events-free survival,EFS)率分别为46%、18%,两组间生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局限期综合治疗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手术加或不加放疗组远期生存均优于化疗+放疗组(χ2=7.591、9.212,P=0.006、0.002)。CAV/IE交替方案对局限期接受综合治疗患者延长了无事件生存期,但其总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950、3.530,P=0.008、0.06)。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治疗模式以及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局限期ESFT患者疗效和生存,手术加化疗加或不加放疗的治疗模式在疗效和生存方面优于化疗加放疗治疗模式。治疗模式和近期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彭柔君孙晓非向晓娟甄子俊凌家瑜童纲领夏奕徐光川姜文奇
关键词:尤文氏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瘤ASKIN瘤
紫杉醇和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双周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初步报告被引量:26
2003年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Ⅱ期临床研究显示,紫杉醇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药物,紫杉醇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轻。本研究拟观察应用紫杉醇和5-FU/醛氢叶酸(leucovorin,LV)双周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有可评价病灶。治疗方案为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3h;LV200mg/m2,静脉滴注2h;5-FU375mg/m2,静脉推注10min;5-FU2.8g/m2,静脉灌注48h。以上方案每2周重复1次,每2次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化疗后,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率为8%(2/25),部分缓解(partialremission,PR)率60%(15/25),中位缓解期4个月。无治疗相关死亡,主要不良反应为静脉炎、感觉异常和脱发。结论:紫杉醇和5-FU/LV双周疗法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周宁宁周中梅刘茂珍李宇红徐瑞华滕小玉向晓娟田维华刘冬耕胡丕丽张蓓丘惠娟钱穗毅何友兼
关键词:紫杉醇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双周疗法晚期胃癌
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双周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张力何友兼李宇红周宁宁向晓娟余更生
参考国外经验,在国外报道的de Gramont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实际,设计了简化的5-FU/CF持续静脉滴注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具体方案为:CF 剂量为200 mg/ m 2加入5 %葡萄糖溶液中IV 滴注2个小时。...
关键词:
关键词: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双周疗法
提高儿童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生存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孙晓非管忠震刘冬耕夏忠军甄子俊李苏夏奕向晓娟凌家瑜林桐榆黄慧强严苏丽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1998年起针对当时国内儿童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生存率低的现状,积极引进国外发达国家治疗儿童NHL的治疗策略和方案。结合我国国情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良和完善治疗:  1、对儿童NHL的病理诊断...
关键词: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儿童青少年强烈化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相关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相关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资料完整患者96例,收集相关预后因素并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计算预后指数(PI)。结果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子;由此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利用ROC曲线工作原理,当PI≤5.23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3年预后结局较好。结论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重要的预后指标,可为临床医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后患者个体预后结局估计提供有力的工具。
贾新建向晓娟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化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COX模型
紫杉醇或草酸铂联合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双周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向晓娟贾新建何友兼王风华李宇红
关键词:5-氟尿嘧啶晚期胃癌草酸铂紫杉醇双周疗法醛氢叶酸
非霍奇金淋巴瘤survivin、caspase-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lphoma,NHL)最常见的类型,约60~70%的病人对常规治疗失败或治疗...
向晓娟何友兼李宇红张力董秋美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RVIVIN蛋白CASPASE-3蛋白预后因素
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的治疗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e lymphoma,LBL)和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 phoma)是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儿童青少年,常侵犯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进展快,死亡率高。CH...
孙晓非刘冬耕甄子俊夏奕向晓娟夏忠军黄慧强凌家瑜罗文标郑磊林慧姜文奇何友兼管忠震
文献传递
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53例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17
2004年
背景与目的:胃肠道是淋巴瘤最常见的结外侵犯部位。本文对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各种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980年1月至2000年1月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共53例,均在我院腹部外科或内科接受手术治疗或化疗并进行随访。应用SPSS10.0软件行生存分析并对各临床指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年总生存率为49.59%,10年预期总生存率为41.33%。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免疫表型(T/B)、有无B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是否升高、临床分期(包括Musschoff和Rohitiner两种分期法)、PS状态、能否完全切除、肠病灶数等因素都与生存密切相关。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治疗模式与总生存期无关。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仅病理免疫表型(T或B细胞型)与总生存期有关。结论: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免疫表型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T细胞性淋巴瘤其临床进程快、疗效及预后差。
向晓娟何友兼李宇红黄慧强夏忠军黄河
关键词:手术治疗免疫表型肠肿瘤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血清CEA、CA199水平一过性升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背景与目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血清CEA和(或)CA19-9水平增高,常提示肿瘤进展。然而国外有文献报道部分化疗有效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出现血清CEA水平一过性增高。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性化疗前后血清CEA和CA19-9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我国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和(或)CA19-9水平一过性增高的发生率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2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病理学证实,PS评分(ECOG)≤2分,接受含奥沙利铂和(或)伊立替康方案化疗,化疗前后进行血清CEA和CA19-9水平的动态测定。结果:121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了CEA"一过性增高",发生率为11.6%(14/121)。CEA"一过性增高"患者基线CEA的中位水平为45ng/mL(9.67~2208μg/L),中位峰值水平为80.1μg/L(13.38~4044μg/L)。从化疗开始至出现CEA"一过性增高"的中位时间为4周(2~6周),中位持续时间为6.5周(4~14周)。14例患者中有11例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的化疗;3例患者接受含伊立替康方案的化疗。14例患者中近期疗效评价部分缓解7例,病情稳定7例。5例(3.8%)患者化疗后发生了血清CA19-9水平"一过性增高",但与临床疗效无关。结论:我国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或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时存在着CEA"一过性增高"现象,"一过性增高"并非提示肿瘤进展,而与较好的化疗疗效有关。化疗后血清CA19-9水平"一过性增高"与近期疗效无关。
李宇红安欣向晓娟王志强王风华冯芬姜文奇何友兼徐瑞华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清CEACA199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