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璐
-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通过研究学生的自我认识、情绪智力、人格特质,分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相关性;通过研究人本主义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与心理动力论、特征—因素论与人格特质论,分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基础相关性,探讨两者相融合的可能性。
- 叶晓璐
-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高职生依恋与自尊的关系及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 2022年
- 本研究旨在探索高职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自尊的现状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提升高职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高职生家庭教育提供对策建议。本研究使用父母同伴依恋量表及自尊量表对333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高职生自尊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2)高职生同伴依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同伴依恋显著高于男生。(3)高职生母子信任、母子沟通、父子信任、父子沟通、同伴信任、同伴沟通与自尊呈正相关,母子疏离、父子疏离、同伴疏离与自尊呈负相关。(4)回归分析显示,母子疏离、父子沟通、母子信任对高职生自尊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 陈琦叶晓璐
- 关键词:高职生同伴依恋自尊
- “产出导向法”理念下中国文化融入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 2024年
- 高职学生只有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才能建立文化自信和培养民族使命感。然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针对此问题,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指导,从“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探讨中国文化融入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模式与实践,提升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增强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 钟健儿叶晓璐
- 关键词:中国文化英语口语教学
-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自此之后,我国开始进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意味着网络将会与学生群体越来越密不可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及时解决。本文立足于当前教育信息化2.0的大背景,通过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各个阶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来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并且找到高职大学生心理不良发展的原因,以此来融入教育信息化2.0,探究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路径。
- 叶晓璐
-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高职生气质类型与班级人际距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高职生气质类型和班级人际距离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关系:多血质学生多的班级课堂参与度高,但课堂纪律不佳;黏液质学生多的班级课堂纪律好,但课堂参与度不高;多重混合气质学生多的班级,课堂纪律与课堂参与度均不佳;班级学生气质类型越分散,课堂表现越普通;多血质、黏液质与多血粘液混合型的学生多且比例平均的班级,课堂表现最佳;班级人际关系越好,课堂参与度越高。掌握学生的气质类型和班级的人际关系状况,合理设计课程,对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叶晓璐
- 关键词:高职生气质类型人际距离课堂教学效果
- 隔代抚养幼儿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特点及相关性调查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及同伴关系特点,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温州市2所幼儿园的95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家长进行调查,运用实验法、量表测量法和社会测量法分析幼儿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及同伴关系特点。结果不同年龄的隔代抚养幼儿的错误信念、情绪理解、欺骗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性别的隔代抚养幼儿心理理论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幼儿依恋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幼儿社会偏好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依恋分数与整体情绪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同伴接纳的最喜欢(LM)方面、社会偏好性(SP)方面与错误信念任务存在相关关系(P<0.05)。SP与欺骗任务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心理理论方面,隔代抚养幼儿与一般幼儿相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关键期为4岁左右;在依恋质量方面,隔代抚养幼儿安全型依恋略低于一般幼儿,逃避混乱型多于一般幼儿;在同伴关系方面,隔代抚养的5岁幼儿社会偏好性低于4岁幼儿,女童相较于男童更容易受同伴喜欢和接纳,同伴接纳总体发展水平与一般幼儿不一致。隔代抚养幼儿祖孙依恋与心理理论的情绪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隔代抚养幼儿受同伴欢迎程度与心理理论的错误信念表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会偏好性与欺骗任务存在相关性。
- 叶晓璐刘宣文
- 关键词:隔代抚养幼儿心理理论同伴接纳
- 家庭抚养形式对幼儿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现在,儿童的家庭抚养形式日趋多元化。基于幼儿家庭抚养形式对幼儿的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幼儿的家庭抚养形式中,父母抚养仍为最主要的抚养形式,隔代抚养次之,共同抚养与其他抚养所占比例较小;幼儿的家庭抚养形式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幼儿的同伴接纳与教师接纳不存在抚养形式的差异。
- 叶晓璐
- 关键词:隔代抚养师生关系
- 儿童同伴关系的性别特点及教育启示——基于150名5岁儿童样本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学前期需要发展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有助于儿童社会技能与社交应对策略的发展,而且具有明显的性别特点。采用同伴提名法对幼儿园大班150名5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5岁儿童的社会偏好性和社会影响力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5岁儿童存在明显的同性别交往倾向;5岁儿童各同伴关系的类型数量在性别上存在着一定差异。家长和老师要根据儿童同伴交往的性别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儿童给予不同的关注和帮助,促成家校合作,以更好地帮助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 叶晓璐
- 关键词:学前儿童
- 冲突情绪在学前教育阶段发展趋势研究:面部表情识别与情绪观点采择的作用
- 2020年
- 研究考察3~6岁儿童冲突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128名儿童参与以图片与主试口述的方式进行的面部表情识别、情绪观点采择及矛盾情绪故事游戏,结果发现5~6岁儿童比3~4岁儿童的冲突情绪发展更好,面部表情识别和情绪观点采择部分中介了年龄的效应.研究表明面部表情识别和情绪观点采择的发展能够解释学龄前儿童冲突情绪的变化.
- 叶晓璐
- 关键词:面部表情识别学前教育
- 国外及港台地区家校合作实践研究综述被引量:10
- 2011年
- 家校合作是由教育合力中的以父母为代表的家长和以学校教师和管理者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组合而成。在英语表达中,“家校合作”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家校合作)和“parent-teacher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配合),此外,还有“parent involving”(家长参与)、“parent participation”(家长参与决策)、“educational intervention”(教育介入)。
- 叶晓璐
- 关键词:家校合作教育工作者家长参与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