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雨晨
- 作品数:36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管钙化大鼠模型肾脏β-Klotho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表达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血管钙化对大鼠肾功能的损伤情况,及其与肾脏组织局部β-Klotho[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辅助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表达变化关系,探讨β-Klotho及FGFR1在血管钙化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实验动物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钙化组,每组6只。钙化组采用维生素D3联合尼古丁诱导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以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酐浓度,以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浓度,以生化法检测大鼠血钙及血磷浓度,以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大鼠肾脏组织ALP活性,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β-Klotho及FGFR1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管钙化组大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升高[(35.200±4.087)μmol/L vs(26.000±5.0990)μmol/L,(P<0.05);(6.900±0.623)mmol/L vs(5.400±0.803)mmol/L,(P<0.05)];大鼠肾脏组织局部ALP活性升高[(60.510±31.090)U/g vs(26.590±8.664)U/g,(P<0.05)];肾脏组织β-Klotho蛋白表达量增加[(9.052±1.238)ng/mg vs(6.860±1.036)ng/mg,(P<0.05)],而血钙及血磷浓度及大鼠肾脏组织FGFR1蛋白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大剂量维生素D3肌肉注射联合尼古丁灌胃可导致大鼠肾脏组织局部钙超载及微血管钙化形成,并导致肾功能不全,出现早期慢性肾脏病(CKD)临床表现。同时病变肾脏组织局部β-Klotho表达量上调,而FGFR1在肾脏组织局部未见明显变化,提示FGF21在血管钙化大鼠肾脏组织局部的调节作用可能不是通过增加其受体FGFR1的数量,而是通过上调其结合辅助因子β-Klotho的表达而实现的。同时提示β-Klotho参与了血管钙化肾脏损伤的早期调节过程,可能为预测机体钙超载情况及CKD早期的预警信号,对CK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史雨晨柳景华
- 关键词:血管钙化
-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血管钙化大鼠特异性caspase-12凋亡途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大鼠血管钙化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为深入研究血管钙化机制,研发预测因子及治疗药物,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21只,平均体质量(190±10)g,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血管钙化组和血管钙化+FGF21组,每组7只。血管钙化组采用维生素D3联合尼古丁(VDN)诱导大鼠血管钙化模型。以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和钙含量试剂盒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ALP活性和钙含量,以TUNEL法检测大鼠主动脉细胞凋亡情况,以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主动脉细胞α-actin表达情况,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主动脉细胞caspase-3及caspase-12表达情况。结果:血管钙化组大鼠主动脉钙含量和ALP活性相较对照组分别升高6.84倍(P<0.01)和3.07倍(P<0.05)。而与单纯血管钙化组大鼠相比,FGF21可显著降低大鼠主动脉钙含量和ALP活性57.9%(P<0.05)和49.3%(P<0.05)。血管钙化组大鼠主动脉中凋亡细胞数目显著增加,而α-actin表达量显著降低。给予血管钙化大鼠FGF21后,凋亡细胞数目减少,同时α-actin表达量有所增加。进一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显示,血管钙化组大鼠主动脉细胞caspase-3及caspase-12表达量显著增加,而FGF21可以抑制两者的表达。结论:外源性FGF21对大鼠血管钙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特异性caspase-12凋亡通路信号有关。
- 史雨晨柳景华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血管钙化凋亡
- 论局限性心脏压塞的症状和体征及治疗方式被引量:2
- 2017年
- 心脏压塞是PCI、射频消融术和心脏起搏器置入等心脏介入手术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其中,PCI中因冠状动脉穿孔出现心包积液的概率为0.1%-3.0%,并有0.5%的患者需要心包穿刺引流。PCI引起冠状动脉穿孔导致心脏压塞的常见原因有:处理成角病变时导丝偏移,导丝穿出血管引起冠状动脉穿孔;应用旋磨技术,引起血管损伤,导致冠状动脉穿孔;处理慢性闭塞性病变时,
- 史雨晨吴丹妮彭丁柳景华
- 关键词:心脏压塞心包积液中心静脉压血流动力学每搏输出量心脏外科手术
- 冠心病患者存活心肌评估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近年来存活心肌评估指导血运重建备受关注,相关技术蓬勃发展,但临床效果存疑。本文综述存活心肌评估现状并汇总相关领域动态,以期探讨存活心肌评估在血运重建术中的地位和预后价值。
- 赵天禄史雨晨郑泽柳景华
- 关键词:存活心肌冠心病血运重建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中胶原酶辅助介入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被称作是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的最后一座堡垒,基于CTO病变病理成分相关研究而开发的血管内药物辅助介入治疗可软化CTO病变成分,易化导丝通过,目前Ⅱ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有望为CTO病变再通提供新途径。本文就胶原酶辅助介入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申学谦史雨晨见闻柳景华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基质金属蛋白酶
- 动脉粥样硬化中B淋巴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目前已被证明是一种与同脂质密切相关的慢性血管炎性疾病,其发展过程涉及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研究显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对于不同B细胞,这一作用并不相同。本文综述了不同B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针对B细胞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的治疗策略,希望能够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 梁敬轩史雨晨柳景华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免疫B细胞炎症
- 围术期不同水化治疗方案对预防支架置入术后对比剂肾损伤的Meta分析
- 2023年
- 目的:对围术期不同水化治疗方案预防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对比剂肾损伤疗效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多种水化治疗方案预防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对比剂肾损伤发生的效果并给出最优的干预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纳入国内外有关水化治疗的不同干预方法对于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对比剂肾损伤疗效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收集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Men5.4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5篇文献,总计988例支架置入病例,结果显示围术期静脉水化治疗对于预防对比剂肾损伤的效果优于围术期口服水化治疗,总有效率(RR=0.59,0.95%CI:0.40~0.87,Z=2.70,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围术期单纯口服水化治疗,围术期静脉水化治疗可更好地减少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对比剂肾损伤的发生率。
- 李志颖马迎宾李芳杨红岳坤白硕柳景华史雨晨林小龙
- 关键词:水化治疗支架置入术META分析
-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钙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5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其发病趋势逐渐呈现低龄化现象。血管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普遍存在的病理过程,是其标志之一,亦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必然结果。本文将从动脉粥样硬化钙化形成机制、动脉粥样硬化与钙化关系、动脉粥样硬化钙化与斑块稳定性以及动脉粥样硬化钙化干预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 史雨晨柳景华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 饮食、肠道菌群与血管钙化
- 2025年
- 肠道菌群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抑郁症、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益生菌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血管钙化(VC)的过程受到严格调控,涉及矿物质沉积物在血管与瓣膜中的积累,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危险因素。饮食对肠道菌群与血管钙化具有多重影响,可以通过菌群代谢产物影响心血管健康。尽管肠道菌群与血管钙化的关系已经得到证实,但饮食成分对血管钙化的确切影响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旨在综述不同饮食模式下肠道菌群与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未来V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刘怡铭陈文杰史雨晨柳景华
- 关键词:肠道菌群血管钙化
- 人工智能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与挑战:从影像学分析到多组学联合
- 2025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数量持续增长,个性化和精准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人工智能凭借其在处理和分析医疗数据方面的优势,通过整合临床信息、影像检查和各种组学分析,人工智能为临床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并在风险预测、诊断优化及个性化治疗策略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人工智能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分析其在风险预测、诊断优化和治疗决策中的贡献与面临的挑战,展望其在心血管医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潜力。
- 陈文杰刘怡铭史雨晨柳景华
- 关键词:冠心病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