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翔

作品数:8 被引量:11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地震
  • 4篇汶川MS8....
  • 4篇古地震
  • 4篇大地震
  • 3篇龙门山
  • 3篇发震
  • 3篇发震断裂
  • 3篇M
  • 2篇地表
  • 2篇断层
  • 2篇汶川地震
  • 2篇变形样式
  • 1篇地表破裂
  • 1篇地质
  • 1篇断裂带
  • 1篇山前
  • 1篇探槽
  • 1篇逆断
  • 1篇逆断层
  • 1篇破裂型

机构

  • 8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山西省地震局

作者

  • 8篇史翔
  • 7篇冉勇康
  • 7篇陈立春
  • 5篇陈杰
  • 4篇王虎
  • 4篇宫会玲
  • 3篇陈桂华
  • 3篇尹金辉
  • 3篇李陈侠
  • 2篇刘瑞春
  • 1篇刘进峰
  • 1篇董少鹏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汶川M_S8.0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初析被引量:77
2008年
在历史记录中,成都和龙门山地区没有发生过类似汶川MS8.0地震强度的地震。那么,在地质记录中是否会存在类似震级的古地震遗迹?作者分别在中央和前山断裂中段的地表破裂带上4个地点开挖了探槽4个和剖面1个,并进行了断错地貌面的实测。文中从几个地点新老地貌面累计变形量、探槽揭露的古地震遗迹等方面讨论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存在的基本事实。结果表明:无论在中央断裂的小鱼洞、擂鼓镇还是前山断裂的白鹿镇、汉旺等地,汶川5.12地震之后Ⅱ级阶地断层陡坎与Ⅰ级阶地陡坎高度基本呈倍数关系,探槽揭露Ⅱ级阶地标志地层(黄砂土层)在断裂两盘的位差也是5.12地震的约2倍,显示在龙门山地区区域Ⅱ级阶地形成之后,汶川5.12地震发生之前,存在一次与汶川MS8.0地震地表变形规模相当的地震事件。
冉勇康陈立春陈桂华尹金辉陈杰宫会玲史翔李陈侠
关键词:古地震
汶川M_S8地震最大地表同震垂直位移量及其地表变形样式被引量:20
2010年
汶川地震的同震变形量及其分布是揭示汶川地震孕育机制、破裂扩展特征的重要科学依据.已有研究显示汶川地震致使龙门山中央断裂中-北段和前山断裂中段分别产生长度为240和90km的地表破裂带.在对北川县沙坝村一带地质地貌调查和广泛走访老乡,获得震前地貌、建筑物信息和照片实证的基础上,对主要的地物标志、被断错建筑物位差等进行全站仪和差分GPS实测,得到沙坝村邹家院一带最大垂直位移为(9±0.5)m,右旋位移量约为(2±0.5)m.尽管沙坝村一带地表表现为正断层,但与其他地段的同震变形一致,表现为断层西北盘上升,不存在一般正断层上盘重力下滑迹象;这些说明,(9±0.5)m的位移值应为汶川5.12地震地表最大同震垂直位移量.
冉勇康史翔王虎陈立春陈杰刘瑞春宫会玲
关键词:汶川地震变形样式
汶川Ms8.0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初析
本文仅从几个地点新老地貌面累计变形量、探槽揭露的古地震遗迹、相关断裂的活动性等方面讨论汶川MS 8.0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存在的基本事实。
冉勇康陈立春陈桂华尹金辉陈杰宫会玲史翔李陈侠
关键词:汶川地震
龙门山前山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发生的地质地貌证据被引量:19
2009年
龙门山前山断裂大地震是原地重复发生的吗?针对这一问题,对前山断裂的同震地表形变带进行了追踪,并选择5.12汶川地震区九龙、白鹿以及汉旺等3个地点开展了古地震探槽研究工作。调查结果是:前山断裂5.12地震地表形变带基本沿1:200000地质图上先存基岩断裂发育,但仅限于通济-安昌以南段;白鹿-八角一带同震地表形变带继承先存断层陡坎或断层沟谷发育;偏离先存断裂而被一些学者视为断裂全新世活动重要证据的永安附近T1阶地上线性陡坎实为废弃河岸;白鹿、汉旺探槽剖面揭示这两个地点5.12汶川地震之前至少有过一次古地震事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前山断裂大地震是沿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原地重复发生的,此次地震是沿先存活动断裂又一次发生的大地震事件,为大地震原地复发模型提供了一个新的震例支持。在沿该断裂周边进行规划建设时应当合理避让。
陈立春冉勇康陈杰王虎史翔刘进峰董少鹏
关键词:龙门山地震古地震
龙门山中央断裂北川-邓家—带古地震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龙门山断裂带是否存在类似汶川5.12大地震的地质记录,是地震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科学问题之。处于中央断裂带中段和北段分界地区的北川-邓家一带,古地震研究对认识整个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震复发特征有重要意义。沿北川-邓家地震地表破裂带,可能有过早期活动,并兼顾是否有较多细粒第四纪沉积物,以便能较清晰地分析、判断古地震事件以及采集测年样品,所以我们在沙坝1组、和尚坪和邓家海光6组等3个地点开挖了4个探槽,并进行了断错地貌的实测,发现了该地区明显的古地震遗迹,以及该地区特殊的正断层地表破裂样式。通过探槽和实测地貌情况与前人在龙门山中央和前山断裂带的古地震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至少发生过两次地震事件(包括5.12地震事件在内),与龙门山中央和前山断裂大部分地点已揭露的古地震事件相吻合。而通过对该地区地貌侵蚀特征与地震陡坎的高度变化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之前的地震事件与5.12地震的大小相近。
史翔冉勇康陈立春王虎刘瑞春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龙门山古地震
汶川Ms8.0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初析
1引言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M8.0地震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在中国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最大的地震。但在成都和龙门山地区的历史记载时期中并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大地震。那么,在地质记录中是否会存在类似汶川"5·12"事件大小的...
冉勇康陈立春陈桂华尹金辉陈杰宫会玲史翔李陈侠
文献传递
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北川—邓家地区构造变形样式及古地震研究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Ms8.0地震。5.12汶川地震成为自1976年唐山地震(Ms7.8)以来中国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破坏性地震。鉴于: ①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
史翔
文献传递
地表破裂型逆断层地表缩短量计算方法探讨——以汶川M_S 8.0地震地表变形为例被引量:10
2008年
合理估计逆断层地表破裂缩短量是全面认识同震地表变形参数的核心内容,目前还没有较成熟的方法。以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为例,尝试通过探槽开挖来研究逆断层水平缩短量的计算问题。在分析汶川地震同震变形的基础上,总结了3种陡坎的成因模式:断层断错地表型、挠曲型、断层与挠曲叠加型,并依据这些模型提出了一些水平缩短量的计算方法及其限制条件,以及如何理解逆断层地表破裂探槽开挖所揭示的信息。最后给出了汶川MS8.0地震白鹿中心学校和汉旺全新村两地点水平缩短量的求解过程及结论,计算得到白鹿中心学校探槽水平缩短量为(2.83±0.3)m,汉旺全新村探槽水平缩短量为(0.61±0.11)m。
王虎冉勇康陈立春史翔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逆断层探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