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静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英文
  • 1篇早泥盆世
  • 1篇枕区
  • 1篇三维表面模型
  • 1篇生鱼
  • 1篇水稻
  • 1篇水稻土
  • 1篇泥盆世
  • 1篇鸟类
  • 1篇蜥蜴
  • 1篇硝化
  • 1篇面模型
  • 1篇可视化
  • 1篇可视化工具
  • 1篇化石
  • 1篇古生物
  • 1篇古生物学
  • 1篇反硝化
  • 1篇白垩纪
  • 1篇N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新英格兰大学

作者

  • 4篇卢静
  • 3篇卢静
  • 1篇乔妥
  • 1篇魏文学
  • 1篇朱敏
  • 1篇陈安磊
  • 1篇王敏
  • 1篇李志恒
  • 1篇朱敏
  • 1篇王敏
  • 1篇盛荣
  • 1篇刘金波
  • 1篇刘毅

传媒

  • 2篇古脊椎动物学...
  • 1篇古脊椎动物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Vayu,一种三维表面模型编辑与处理新工具
2023年
Vayu 1.0,一个专门用于处理三维表面模型的新的免费软件,可以广泛应用于古生物学、生命科学、医学、考古学等多种领域的三维表面模型的可视化乃至虚拟空间交互等方向的研究。Vayu 1.0提供了一整套针对三维表面模型的编辑、渲染、标注、分析等可视化工具,同时自带VR模式以及快捷的动画制作方法。详细介绍了Vayu 1.0版本和基本操作方法,对于未来古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数字可视化方向的探索和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卢静
关键词:三维表面模型古生物学
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四足形类奇异东生鱼后顶甲及脑颅耳枕区化石兼论早期四足形类脑颅特征演化(英文)
2019年
首次报道了产于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约4.09亿年前)最古老的四足形类--奇异东生鱼(Tungsenia paradoxa)头后半部耳枕区的化石材料。东生鱼的耳枕区特征与早期的肺鱼形类,如杨氏鱼非常相似(如具发育的颈下脊,向耳突,以及不发育的桥窝等),同时也展示出与之后更为进步的四足形类相似的特征(如背侧动脉汇合于颅后,具分离的腹中板等)。这些特征的镶嵌为厘清早期四足形类脑颅特征的获得序列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将新获得的东生鱼形态数据加入包含主要早期四足形类分类单元及形态特征的矩阵中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仍支持东生鱼位于四足动物支系最基干位置。东生鱼耳枕区新材料的发现填补了对早期四足形类脑颅耳枕区结构认识的空白,为认识四足形类后顶甲膜质骨型式及脑颅耳枕区的特征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卢静卢静胡雨致乔妥乔妥
关键词:早泥盆世
短期落干对水稻土反硝化微生物丰度和N_2O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为了探明水稻土落干过程对温室气体排放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通过模拟水稻土淹水落干过程,系统监测了落干开始后24 h内N2O的释放和氧化还原电位(Eh)的变化,并利用实时PCR(qPCR)方法测定了反硝化功能基因narG和nosZ的丰度.结果表明:落干开始后4 h N2O释放量就明显增加,在24 h时N2O的释放量比淹水对照增加了5倍多;narG和nosZ基因丰度也随着落干过程的推移而快速增加;而且N2O排放通量与narG基因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水稻土短期淹水落干过程中,含narG基因反硝化微生物是驱动N2O释放的主要功能微生物.
卢静刘金波盛荣刘毅陈安磊陈安磊
关键词:水稻土
眼齿鸟再分析显示其蜥蜴属性
2021年
最近在白垩纪晚期缅甸琥珀中报道了一件小型头骨化石,原论文作者将其鉴定为一蜂鸟大小的鸟翼类(Avialae)恐龙,并命名为宽娅眼齿鸟(Oculudentavis khaungraae)。基于这件标本,原论文提出了中生代恐龙(包括鸟翼类)体型演化和生态类型的种种假设。但原论文的插图和描述均显示这件头骨呈现出多个鳞龙类的典型形态学特征,这些特征很少在主龙类中出现。原论文先验地将标本鉴定为鸟翼类,继而进行仅包括鸟翼类作为内类群的系统发育分析。该分析的取样过于局限,不能对其系统位置归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对宽娅眼齿鸟正型标本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原始数据重新进行了重建、渲染和分析,结果揭示了多个新的头骨形态学特征,包括侧生齿、开放的下颞孔以及头骨腭面着生有腭齿等,这些均为典型的鳞龙类/有鳞类特征,不支持其主龙类,遑论鸟翼类的系统位置归属。基于上述新的形态学发现,使用一双孔类(Diapsida)形态特征矩阵重新分析了眼齿鸟的系统演化位置。数据矩阵的分类单元涵盖了蜥蜴、鸟类和鳞龙形类与主龙形类中的主要支系。分析所得的严格合意树明确了眼齿鸟属于鳞龙形类中的有鳞类。因此,宽娅眼齿鸟的正型标本显示了足够丰富的形态学信息,完全能够指示眼齿鸟的系统分类位置应为有鳞类,而不是鸟翼类或非鸟恐龙。
李志恒王维胡晗王敏王敏王敏
关键词:白垩纪鸟类蜥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