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小管癌
  • 1篇青春期男性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癌
  • 1篇子宫内膜样
  • 1篇子宫内膜样腺...
  • 1篇腺癌
  • 1篇小管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观察
  • 1篇内膜
  • 1篇内膜癌
  • 1篇内膜样腺癌
  • 1篇宫内
  • 1篇宫内膜
  • 1篇宫内膜癌
  • 1篇宫内膜样腺癌
  • 1篇癌前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卢晓红
  • 2篇祁晓莉
  • 1篇刘洪波
  • 1篇王春艳
  • 1篇张轶华
  • 1篇王彦
  • 1篇乔星
  • 1篇张珊珊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AX-2、PTEN、ER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研究配对盒基因2(PAX-2)、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雌激素受体(ER)和肿瘤增殖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行分段诊刮术或全子宫切除术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明确的6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包括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9例,局灶癌变(<2 mm)1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7例及其中37例肿瘤旁具有增生期子宫内膜的组织,行PAX-2、PTEN、ER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AX-2、PTEN、ER和Ki-67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局灶癌变、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AX-2、PTEN、ER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局灶癌变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的表达明显减弱或失表达,与肿瘤旁增生期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37例增生期子宫内膜中绝大部分组织Ki-67增殖指数<5%(97.3%),而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局灶癌变组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中的表达明显增多(大部分病例组织Ki-67增殖指数>5%,大于5%的阳性率分别为79.0%、80.0%、94.6%),与肿瘤旁增生期子宫内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X-2、PTEN、ER及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简单、方便地判断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于协助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变病变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可以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
祁晓莉张轶华王春艳张立英刘洪波王彦卢晓红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癌前病变
青春期男性乳腺小管癌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青春期男性乳腺小管癌的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观察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1例青春期男性乳腺小管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青春期男性,发现右乳肿物1年余.细针穿刺考虑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增生活跃.手术切除标本为灰白色肿物,3 cm×2 cm×1.5 cm大小,质脆,并见直径0.2~0.6 cm的囊腔数个,内可见细乳头状物.镜下肿瘤由开放的单层小管上皮细胞组成,浸润性分布于增生的纤维间质中,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罕见.在其周伴随微乳头型及筛状型导管内癌结构.免疫组化显示小管外周肿瘤细胞肌上皮标记阴性.术后随访5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发生于青春期的男性乳腺小管癌罕见.需与微腺型腺病、放射状瘢痕、男性乳腺发育等良性病变及具有小管结构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等鉴别.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
乔星祁晓莉张珊珊卢晓红
关键词:乳腺小管癌青春期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